
2021是「在场Presence」元年。我们在5个月内共上线20期节目,努力以“轻疗愈”的心理学解读重拾生命体验。本期节目中,两位主播回顾节目创立之初的目标与期待,以及制作过程中生活变化与自我整理。我们共同盘点了所有播出节目,分享它们的选题思路、合作体验和轶闻拾趣。两位主播也回应了受朋友们关心的几个问题,并与此结合提出未来的节目架构和期待。
感谢参与丁老师与薛博士过去一年的朋友,愿我们在新的一年感受别样的在场。
02:10 回顾《在场》之初:从心理学出发,那些初衷都实现了吗?
04:49 做播客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不同?幸福的烦恼
08:03 由播客打开新的社群:专注说与听的小而美
10:28 节目风格的松绑:探索随性的知识分享
12:24 最初的心声:作为心理学人的自我整理
13:30 《在场》做到了什么?来自心理师的真实与真诚
16:40 像对待作品一样有创造力地做节目
17:30 《在场》在流行上是失败的,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体验为上
19:26 节目承载了主播的局限性:仍在寻求成长
21:45 往期节目大盘点:录制背后的故事,哪个更打动你?第0-7期
28:06 第8-13期
32:29 第14-19期
40:34 回应疑问:《在场》还会再做多少期?
41:41 未来的节目走向:会邀请更多的嘉宾吗?
42:17 《在场》未来会有听众群吗?
44:33 对《在场》的期待:更愉快的收听体验和更多朋友的节目反馈
45:55 更丰富的节目形式:视频的酝酿与多元化参与
47:18 丁老师的开年寄语:永远为下一秒幸福做选择
47:44 薛博士的开年寄语:感受不忽视、不压抑、不否定的尊重
如果你有想对我们说的,或者感兴趣的话题,欢迎在节目后评论留言。玩得开心,有所收获。
联系我们:薛凌峰(即刻/知乎/bilibili:@没精神的薛老师)、丁汝楠(即刻:小太阳的巴哈姆特;公众号【喃喃自语】)。合作或问询请致函:[email protected];另有合创公众号【氤人而愈】。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