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1分钟
播放:
101
发布:
14小时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当AI成为表演者,当梦境变成舞台,当中国人的梦与苏格兰人的梦在同一个空间碰撞——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正在英国戏剧学院上演的真实创作。
什么是《Drememakars|梦人|Dreammakers》?一部让科技作为表演者共存在梦境世界的实验剧场作品。它用三种语言讲述同一个故事,收集真实的梦境,将虚幻与现实、技术与人性编织在一起。
但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意味着什么?当我们把最私密的梦境搬上舞台,当禁忌的梦——排泄、春梦、谋杀——成为艺术素材,当面无表情的“造梦砂人”从苏格兰传说中走出,我们究竟在探索什么?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在英国戏剧学院攻读戏剧实践硕士的创作者,分享《Drememakars|梦人|Dreammakers》从概念到实现的完整历程。从梦境收集的伦理困境,到中西方梦境文化的差异;从卡夫卡式重复异化的噩梦,到卓别林工厂流水线的现代隐喻——这不仅是一次戏剧创作的幕后揭秘,更是对科技时代人类创造力边界的深度思考。
当剧场遇见AI,当梦境成为共享空间,我们是在见证艺术的未来,还是人文精神的最后挣扎?
【嘉宾】
* Caiqi:《Drememakars|梦人|Dreammakers》主创,相信每个梦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 Yi:《Drememakars|梦人|Dreammakers》主创,在英国剧场中寻找梦境与现实的边界
【主播】
* Zoe:戏剧博士在读,相信梦境是理解人类的密码
* 铎铎:电影行业从业者,好奇科技与艺术碰撞的火花
【时间轴】
02:00 在英国戏剧学院的求学之路
* 戏剧实践专业的学习体验
* 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与艺术理想
* 中国学生在英国戏剧教育中的文化适应
07:05 《梦人》一句话概括
* 科技作为表演者共存在梦境世界
* 三种语言构建的多元叙事空间
* 实验剧场的边界探索
08:45 梦境的三种人类
* 最近记忆最深刻的梦境分享
* "不做梦的人"、"爱做梦的人"、"现实反映在梦中的人"
* 梦境与个体心理状态的关系
11:57 作品诞生的起源
* 科技与梦境的概念碰撞
* 梦的记录:从私人体验到公共艺术
* 创作灵感的哲学思考
16:51 梦境的筛选与文化差异
* 如何选择哪些梦境进入作品?
* 中国人的梦和苏格兰人的梦:文化背景下的潜意识差异
* 跨文化梦境研究的艺术价值
20:30 创作过程中的挑战
* 几个具体梦境案例分析
* 卡夫卡式梦境的重复与异化主题
* 卓别林工厂流水线:现代生活的梦境隐喻
* 将抽象梦境转化为具体舞台语言的技术难题
25:30 面无表情的造梦者
* 苏格兰传说中的"造梦砂人"
* 神话元素在现代戏剧中的运用
* 面部表情缺失的表演挑战
28:00 禁忌梦境的艺术处理
* 排泄、春梦、谋杀:人类潜意识的阴暗面
* 如何在艺术框架内处理敏感内容
* 观众接受度与艺术表达自由的平衡
* 禁忌作为创作素材的伦理考量
37:20 科技作为表演者的哲学思辨
* AI在剧场中的角色定位
* 创作者对科技的复杂态度
* "剧场会被AI取代吗?"——人文艺术的存在价值
* 技术工具 vs 创作主体:边界在哪里?
46:09 观众的真实反馈
* 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反应差异
* 实验剧场的接受度挑战
* 梦境共鸣:个体经验的普遍性
48:21 未来的创作方向
* 《梦人》项目的后续发展
* 科技戏剧的可能性探索
* 个人艺术理念的长远规划
【思考问题】
* 当我们把梦境搬上舞台,是在分享人类经验还是侵犯内心隐私?
* 科技能成为真正的"表演者",还是始终只是人类创意的延伸?
* 在AI时代,戏剧艺术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关注我们】
如果你也有印象深刻的梦境,或对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有自己的思考,欢迎写信分享:
📮 [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订阅、转发,或留下你的评论。每一次互动,都是我们继续探索艺术边界的动力。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