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收听Yoga Lights Us,一档由两位瑜伽老师/疗愈师,好朋友共同主持的探索情绪、心理、哲学与灵性修炼的播客。
明明是超棒的我们,为啥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Yinai 回忆初中被“打压式老师”批评,三天一小哭、五天一大哭,靠妈妈的“宇宙夸夸团”找回了自信!Zhao Zhao 分享从芬兰的“平等文化”中学会接纳自我,摆脱“比较陷阱”。从脑科学的“默认模式网络”到瑜伽的“正念觉察”,再到北欧的“詹特法则”,希望这一期成为点亮大家生活和内心温柔的光,点亮我们积极的内心对话!让大脑换个频道,活得舒坦又明亮!让我们一起拥抱平凡又独特的自己吧!
————————
时间码小工具🔧
- 0:59 自我对话的痛点😢:朋友觉得自己“不够好”,Yinai 忆初中被老师批评泪奔!
- 2:57 与自己的关系🌈:Zhao Zhao 聊从小自卑到芬兰找回自信的心路!
- 6:14 芬兰平等魔法🕊️:不炫耀、不比较,北欧文化教你接纳本来的自己!
- 9:01 觉察内心的声音🧠:负面对话像“木马程序”,正念改写大脑剧本!
- 14:51 人生AB面⚖️:女性在职场家庭切换,平衡不存在?接纳动态节奏!
- 19:01 告别比较陷阱🚫:超妈超模压力bye bye,瑜伽哲学教你拥抱平等光!
- 26:54 脑科学解密🔬:默认模式网络播放“不够好”磁带,正念调频换频道!
- 33:57 詹特法则🌍:北欧反精英哲学,平凡即幸福,减少比较更自由!
- 39:39 温柔练习🌿:感恩日记,点滴重塑大脑,内心稳稳哒!
————————
📖资料分享:
Jantelagen(中文通常翻译为“詹特法则”或“詹特定律”)是理解北欧文化中“低调、平等、不比较”价值观的核心。如果你想理解北欧人为何不强调外貌、身材、成就上的优越感,Jantelagen 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Jantelagen 源自1920年代一本由挪威-丹麦作家 Aksel Sandemose写的小说 《一个逃犯记录的生活》(A Fugitive Crosses His Tracks)。
在小说中,虚构的北欧小镇里流行一套不成文的社会规则,核心是:
“你不应该以为你比别人特别。”
这套法则列出十条“你不应该……”的规则,最有名的是:
你不要以为你很特别。
你不要以为你比我们好。
你不要以为你比我们聪明。
你不要以为你比我们多了解什么。
你不要以为你比我们重要。
这听起来好像是“打压个体”,但实际上在北欧文化中,它是一种对炫耀、精英主义、自我中心的深刻反思与抵制。
antelagen 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 积极面:
鼓励平等意识,人人都值得尊重
减少嫉妒与社会阶层的对立
培养群体归属感与“我和你是一样”的信任基础
不靠外表或成绩来获得社会认同,重视“内在一致性”
❗可能的副作用:
个体表达有时会被压抑
出类拔萃的人可能被看作“太锋芒毕露”
追求卓越可能需要更加私密、内在的动力
但近年来北欧也在平衡这点: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鼓励独特性,但依然不崇尚张扬。
Jantelagen 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文化镜子:
它告诉我们,“你并不需要完美或优秀才值得被爱”
它解构了很多东方文化里“通过变好变强才能获得认可”的信念
对女性尤其重要:你的美不需要被证明,你的身体也不是用来赢得比较的
————————
🔗联系方式:
赵赵老师的公众号/小📖账号:赵赵的吾疗空间
微信联系赵赵老师:Yogalightme-Zhao
Yinai的小📖账号:ABunDance-Yinai
微信联系小Yinai: Yinai1102
————————
音质问题🎵:播客的初衷是源于Yinai与Zhao曾经是家只间隔一条马路的距离,但2024年5月Zhao搬家去了海南🏝️,两个好朋友相隔两个城市,每周约定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才产生了把交流录成播客作为成长记录的形式。录音技术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学习摸索,现在的确比较简陋,可能大家会听到两面的音量忽大忽小,猫咪和狗宝宝叫唤等杂音,实在是抱歉!
给我们点时间来摸索录音和编辑方式,一切肯定会越来越好哒!在此呼吁,大家如果有好方法,欢迎私信,欢迎留言👏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