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36分钟
播放:
2,503
发布:
6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本期核心话题:超级敏感者的自我剖白与情感共振
欢迎回到《Anything Goes》!本期主播艾玛躲在衣橱里和捣乱的猫一起,聊透了 “过度敏感” 这件既困扰又独特的事。她用自嘲和坦诚的口吻,拆解敏感者的内心世界 —— 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情绪褶皱、社交中的自我保护机制,以及与敏感共处的治愈之道。如果你也常因小事触动、习惯过度思考,或许能在这场 “衣橱里的独白” 中找到共鸣。
📌 节目要点速览
1. 敏感的定义:不是脆弱,是灵魂的放大镜
艾玛眼中的 “敏感” 是对他人情绪的超强感知力 + 大脑停不下来的 “反刍模式”:
- 外在矛盾:表面装得 “无所谓”(双子座的自我保护机制),内心却对重要的事 “100% 在意”,情感极端到没有中间值。
- 典型场景:刷到 “用心准备的礼物被忽视” 的视频会爆哭(如男人带香蕉面包去公司无人问津),看迪士尼电影《1/2 的魔法》结局直接哭到喘不过气,甚至因踢到脚趾触发 “情绪崩溃”。
2. 敏感如何重塑社交圈:从断交到筛友的成长
- 童年阴影:小学到高中,因过度解读朋友的语气、动作而自我消耗,甚至切断所有关系;搬到洛杉矶后,因无法忍受 “不真诚的能量” 再次主动筛选朋友。
- 社交真相:讨厌 “50% 的朋友”(关系模糊、充满猜忌),宁愿独处或只和 “让自己感到安全的人” 相处。
进门就能感知他人情绪(像 “人肉情绪雷达”),却总误以为 “别人不开心是自己的错”。
3. 与敏感和解:从糟糕心理咨询到能量读者的疗愈之路
- 童年创伤:11 岁被迫接受心理咨询,因治疗师 “把自己当婴儿对待” 而抗拒,至今对传统心理咨询有阴影。
- 成年自救:转向能量读者寻求帮助,通过电话倾诉释放情绪,逐渐学会 “不把过去的伤害投射到新关系中”。
4. 给敏感者的实用问答:哭是本能,不是弱点
- 关于哭泣:哭是释放内啡肽的 “天然疗愈”(科学实锤:哭泣会分泌催产素和内啡肽,缓解身心痛苦)。
面对他人否定情绪:“如果有人说‘你不该哭’,直接远离,你的感受值得被重视。”
- 情绪管理技巧:被大声喊叫时:深呼吸,告诉自己 “这只是语调,不是攻击”,用冷静回应化解冲突。
月经期间情绪化:“允许自己为小事哭,上完厕所可能就想通了(亲测有效)。”
5. 敏感的礼物:成为更好的倾听者与建议者
- 唯一的 “优势”:因长期过度分析人性,更擅长共情与提供建议,自认 “未来会是个懂孩子的妈妈”。
- 自我改进作业:“不把过去的创伤带入新关系,给每个新人一个‘证明我错了’的机会。”
🎬 节目提及电影清单
- 《1/2 的魔法》(Onward)迪士尼催泪弹代表作,结局被艾玛吐槽 “不合法”,直接引发她与朋友观影时的 “失控爆哭”。
- 《心灵奇旅》(Soul)被提名 “最傻哭点” 电影,探讨灵魂与人生意义,艾玛坦言 “哭点低不是我的错,是电影太戳心”。
🎧 治愈歌单:敏感者的情绪调节器
艾玛私藏的 “心情急救包”,亲测能一秒拉回平静:
- 保罗・麦卡特尼与 Wings 乐队:《Band on the Run》(童年学会的第一首英文歌,充满冒险感)
《Listen to What the Man Said》《Silly Love Songs》(轻快旋律自带治愈滤镜)
- The Smiths:英伦摇滚的细腻与慵懒,适合独处时放空。
- 主播 Spotify 歌单:每月更新的情绪笔记,搜索 “AG Podcast” 即可找到。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Zee_Ho
5个月前
北京
0
姐姐简直世另我!
Zee_Ho
5个月前
北京
0
11:10 是的50%朋友,真的很累,所以我会用其他的名字称呼比如“同事”“同学”,但其中很少很少能最后成为朋友,很幸运的是我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我们甚至只能节假日联系,但是比每天见面的50%“朋友”要更让我安心
kkot27
3个月前
河南
0
从竹子那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