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97分钟
播放:
274
发布:
15小时前
简介...
【本期音乐】
Like a Star, by Corinne Bailey Rae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中年回忆录
01:08 这是一个聪明、洒脱、带着些孩子气的女性,在人到中年的一份自我袒露。比起晚年的回忆录,更贴近我们此刻的生活。
04:33 “长书当诉”这个书名,会让人联想到一本书信集。书信这种形式本就最能真诚地流露情感,而这封“长书”,既写给戴安娜自己,也写给每一位读者——写给我们。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片段
全书分为17个未命名章节,共14万字,出版于1963年。
14:14 第27页,选自第二章,碗理论:
“我觉得人们就像被囚禁在一个漂浮在海面的碗里。虽然依偎在碗底也可以自满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但碗在海面上旋转、颠簸,有时也会将其中一个人推到一边,看到碗的边缘——四周是混沌危险、冰冷灰色的无尽海水,直到那时人们才察觉,自己一直以来以为的安全之所只是一个小碗而已,令人无法忍受。”
惊讶于这是一个十岁小孩对“生活”这一抽象概念的感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自然和女性启发了这个小女孩。她自在、自由、懒惰、聪明、坚强、有好奇心,因此就像拥有了更多的时间。而且,她没有只把这些时间用来玩乐。她直面着“混沌、危险、冰冷灰色的无尽”,也正视着“有时也会将其中一个人推到一边”这样的巧合。
27:22 第107页,选自第八章,樱草花:
“在我眼中,樱草花在那里长得茂密理所当然,它们一向如此,但保罗长期生活在伦敦和海边,那些地方的樱花草并不繁盛,所以他看到这些花时,便蹲下来把脸埋在花丛中,笑着说:‘我的天哪,这些花真漂亮。你就像诗里写的那个家伙——对他而言,河边的樱草花/只是一朵黄色的樱草花/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刹那间,樱草花那脆弱、微红、略微毛茸茸的茎,那娇嫩的花瓣,那精致的花心漏斗状结构,那在更暗、更宽的老叶子中蜷缩着的浅绿新叶,以及每簇花朵的排列组合,还有它们那仿佛刚被雨水冲洗过的甜美芳香——有关樱草花的一切都变得鲜活起来。”
这是一个恋爱中的小女孩感受到爱情魔法的瞬间啊,怦然,心动。她还什么都没做,却在手心的触感和视觉的感受里,连结起心里的汹涌澎湃。戴安娜通过爱,进入了一个更鲜活的世界。她的爱人保罗,正是打开这个世界的钥匙。
35:57 第137页,选自第九章,city walk的意义:
“……我喜欢独自漫步,没什么令我分神,尽情沉浸在这些街道和建筑之中。对我来说,这个地方仿佛会散发出什么气息,令我的皮肤也能有所感性。在牛津,如果发生了任何让我生气、厌烦或沮丧的事,如果我不开心、感到孤独或生自己的气,我总能在这些地方恢复过来。我在这里的最后一段时光,还经常会特意出去‘沉浸其中’。”
“沉浸”是一种带着欣喜与幸福,带着满足感、甚至优越感的体验。它极致到近乎一种特权,一份天赋。当一个环境、一座城市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沉浸”时,它便真正开始滋养人。
52:58 第167页,选自第11章,绝对的孤独:
“……就在罗布德河面,那订婚的一对儿肯定正窃窃私语,时而发出笑声;在船舱里,休和表妹会紧紧拥抱、亲吻。而我站在月光下,站在风里,知道自己处于绝对的孤独之中。这绝对之感如此清晰,我一时间竟觉得自己已然是一具尸骨,正躺在某个地方,就像保罗不久后将要躺着的那样,等着被大自然挑拣得干干净净。”
戴安娜体验着多重孤独:聚会中形单影只,情感上得不到回应……孤独甚至让她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一具白骨。然而她也逐渐意识到,万物的孤独大抵如此——空旷,却不必悲伤。于是,她选择允许这种孤独存在。以这样的状态出席聚会的她,依然体面、依然善解人意,更让人心疼。
1:07:45 第177页,选自第12章,参与某个时刻:
“每个人都应该以某种程度参与某个时刻:不仅仅是危急时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现在的错误并不比当时少,因为我仍然没有参加任何政治或社会活动;我从未参加过反对氢弹的游行,从未散发过督促抵制南非商品的传单。是否有一天,我会因为秉持这个观点而采取行动,我不知道,但从我过往的经历来看,似乎不太可能。处于习惯和本能,我继续坚持着任性肆意的那层“保护壳”,它能守护我的私人空间以及我作为女性所感知到的、与社会层面的真相并行的另一种真相:这是关于出生、交合、死亡的身体层面的真相,这种真相只能在人际关系以及沉思冥想中才能触及。”
这段自白让我们想到:我们都是那些庞大、抽象、远方事件的一部分吗?如果我不在社会空间里对某件事发表看法,是不是不对?不参与,是不是一种损失?哪怕有这些迟疑,我们能确认的是:戴安娜一定参与进了一件事——描述女性真实的生活经历,揭露女性生活的真相。
1:21:30 第285页,选自第17章,我即是我:
“对于那些依靠感官接收信息来保持内心平衡的人来说,当感官开始衰退时,考验就会到来。当我再也无法看见(我外婆在去世前十年就没再见过星星了),再也无法听见(她说先是云雀的叫声消失,然后所有鸟儿的叫声都消失了),当我的身体——不仅给了我所有最可靠、最令人慰藉的快乐,也帮助我走出局限性,去接触其他人和其他事物 ——变成一个痛苦的负担(想想吧,微不足道的消化不良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那个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实可能证明,这种生命的跳动只不过是血液在我耳朵里流动的声音。我所希望的是,即便如此,我也不会害怕,如果不是因为我也像花朵、火柴盒、狗或其他任何人一样,以同样的强度存在着,那为什么就算有这么多我本无须活下去的理由,血液却依然如此稳定地跳动了这么久呢?只因为这一切,都是一个更大世界的组成部分,而这个更大的世界,只能用‘我即是我’这几个字来表达,不需要别的证明或理由。”
原来无论失败或成功,都可以像戴安娜这样坚持审慎的态度看待自己。这不是成功学的故事。因为哪怕取得了光鲜的、来自外在世界的成就,戴安娜依旧是那个最初的自己,不需要过多附加的认可和证明。
Like a Star, by Corinne Bailey Rae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中年回忆录
01:08 这是一个聪明、洒脱、带着些孩子气的女性,在人到中年的一份自我袒露。比起晚年的回忆录,更贴近我们此刻的生活。
04:33 “长书当诉”这个书名,会让人联想到一本书信集。书信这种形式本就最能真诚地流露情感,而这封“长书”,既写给戴安娜自己,也写给每一位读者——写给我们。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片段
全书分为17个未命名章节,共14万字,出版于1963年。
14:14 第27页,选自第二章,碗理论:
“我觉得人们就像被囚禁在一个漂浮在海面的碗里。虽然依偎在碗底也可以自满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但碗在海面上旋转、颠簸,有时也会将其中一个人推到一边,看到碗的边缘——四周是混沌危险、冰冷灰色的无尽海水,直到那时人们才察觉,自己一直以来以为的安全之所只是一个小碗而已,令人无法忍受。”
惊讶于这是一个十岁小孩对“生活”这一抽象概念的感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自然和女性启发了这个小女孩。她自在、自由、懒惰、聪明、坚强、有好奇心,因此就像拥有了更多的时间。而且,她没有只把这些时间用来玩乐。她直面着“混沌、危险、冰冷灰色的无尽”,也正视着“有时也会将其中一个人推到一边”这样的巧合。
27:22 第107页,选自第八章,樱草花:
“在我眼中,樱草花在那里长得茂密理所当然,它们一向如此,但保罗长期生活在伦敦和海边,那些地方的樱花草并不繁盛,所以他看到这些花时,便蹲下来把脸埋在花丛中,笑着说:‘我的天哪,这些花真漂亮。你就像诗里写的那个家伙——对他而言,河边的樱草花/只是一朵黄色的樱草花/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刹那间,樱草花那脆弱、微红、略微毛茸茸的茎,那娇嫩的花瓣,那精致的花心漏斗状结构,那在更暗、更宽的老叶子中蜷缩着的浅绿新叶,以及每簇花朵的排列组合,还有它们那仿佛刚被雨水冲洗过的甜美芳香——有关樱草花的一切都变得鲜活起来。”
这是一个恋爱中的小女孩感受到爱情魔法的瞬间啊,怦然,心动。她还什么都没做,却在手心的触感和视觉的感受里,连结起心里的汹涌澎湃。戴安娜通过爱,进入了一个更鲜活的世界。她的爱人保罗,正是打开这个世界的钥匙。
35:57 第137页,选自第九章,city walk的意义:
“……我喜欢独自漫步,没什么令我分神,尽情沉浸在这些街道和建筑之中。对我来说,这个地方仿佛会散发出什么气息,令我的皮肤也能有所感性。在牛津,如果发生了任何让我生气、厌烦或沮丧的事,如果我不开心、感到孤独或生自己的气,我总能在这些地方恢复过来。我在这里的最后一段时光,还经常会特意出去‘沉浸其中’。”
“沉浸”是一种带着欣喜与幸福,带着满足感、甚至优越感的体验。它极致到近乎一种特权,一份天赋。当一个环境、一座城市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沉浸”时,它便真正开始滋养人。
52:58 第167页,选自第11章,绝对的孤独:
“……就在罗布德河面,那订婚的一对儿肯定正窃窃私语,时而发出笑声;在船舱里,休和表妹会紧紧拥抱、亲吻。而我站在月光下,站在风里,知道自己处于绝对的孤独之中。这绝对之感如此清晰,我一时间竟觉得自己已然是一具尸骨,正躺在某个地方,就像保罗不久后将要躺着的那样,等着被大自然挑拣得干干净净。”
戴安娜体验着多重孤独:聚会中形单影只,情感上得不到回应……孤独甚至让她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一具白骨。然而她也逐渐意识到,万物的孤独大抵如此——空旷,却不必悲伤。于是,她选择允许这种孤独存在。以这样的状态出席聚会的她,依然体面、依然善解人意,更让人心疼。
1:07:45 第177页,选自第12章,参与某个时刻:
“每个人都应该以某种程度参与某个时刻:不仅仅是危急时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现在的错误并不比当时少,因为我仍然没有参加任何政治或社会活动;我从未参加过反对氢弹的游行,从未散发过督促抵制南非商品的传单。是否有一天,我会因为秉持这个观点而采取行动,我不知道,但从我过往的经历来看,似乎不太可能。处于习惯和本能,我继续坚持着任性肆意的那层“保护壳”,它能守护我的私人空间以及我作为女性所感知到的、与社会层面的真相并行的另一种真相:这是关于出生、交合、死亡的身体层面的真相,这种真相只能在人际关系以及沉思冥想中才能触及。”
这段自白让我们想到:我们都是那些庞大、抽象、远方事件的一部分吗?如果我不在社会空间里对某件事发表看法,是不是不对?不参与,是不是一种损失?哪怕有这些迟疑,我们能确认的是:戴安娜一定参与进了一件事——描述女性真实的生活经历,揭露女性生活的真相。
1:21:30 第285页,选自第17章,我即是我:
“对于那些依靠感官接收信息来保持内心平衡的人来说,当感官开始衰退时,考验就会到来。当我再也无法看见(我外婆在去世前十年就没再见过星星了),再也无法听见(她说先是云雀的叫声消失,然后所有鸟儿的叫声都消失了),当我的身体——不仅给了我所有最可靠、最令人慰藉的快乐,也帮助我走出局限性,去接触其他人和其他事物 ——变成一个痛苦的负担(想想吧,微不足道的消化不良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那个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实可能证明,这种生命的跳动只不过是血液在我耳朵里流动的声音。我所希望的是,即便如此,我也不会害怕,如果不是因为我也像花朵、火柴盒、狗或其他任何人一样,以同样的强度存在着,那为什么就算有这么多我本无须活下去的理由,血液却依然如此稳定地跳动了这么久呢?只因为这一切,都是一个更大世界的组成部分,而这个更大的世界,只能用‘我即是我’这几个字来表达,不需要别的证明或理由。”
原来无论失败或成功,都可以像戴安娜这样坚持审慎的态度看待自己。这不是成功学的故事。因为哪怕取得了光鲜的、来自外在世界的成就,戴安娜依旧是那个最初的自己,不需要过多附加的认可和证明。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