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 各位日新月异的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12月20日星期五,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分享。
昨天我一个朋友他的公众号突然有一篇文章爆了,平时的阅读可能就几十,那篇文章6000,底下有好多人的评论。
他当时的文章内容是,朋友买了房子,然后房子的现金流可能会叫做是负的现金流。这就是这件事情可能需要做一些改变,比如把房子出租出去,或者说把房子隔成好几间出租,让房租的金额大于房贷。就因为写了这篇文章,所以底下可能因为房产这个词它属于比较大众关心的,所以那篇文章就爆了。
然后下面很多人评论说,你有没有租过房子?你觉得租房子有这么简单吗?或者说你觉得把房子隔断不需要成本吗?有很多这类似的反对的评论。
然后这个朋友他就给我分析,他说:“这些人其实他们想的也对”。
然后我就跟他说:“很多时候。当我们的意见或者说辩论都不是为了答对某个问题,讨论某个问题,而是它就是一种情绪,它就是为了让别人关注到我。”
就好像有时我的公众号里,有时候我写文章,我写勤奋很重要。
然后有人就会说:“那你不认真思考也有可能是无效行为。”
然后我说:“鸡汤挺好的,你多喝鸡汤,多看墙上的青龙,就能让你有能力去做事。”
他说:“那又怎么样呢?你又赚不到钱。”
然后我说:“橘子可以补充维生素,它是一个挺有营养的水果。”
有人会说:“其实还要剥皮。”
你看这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叫做张冠李戴。
就是我谈论A,他就找一个B的角度来思考,他从来不在乎我A讲的到底是对的还是不对的,他就想找到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杠一下。
因为人都有一种天性,就是他希望找到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让自己显得格外不同,来让自己被关注。这时候的辩论他就不是为了得到真相,而是为了显得自己很厉害,很与众不同。
这种评论如果出现在公众号就完全不用关注,因为没意义,这是一种情绪,它不是为了讨论问题,反而就会让自己很不开心。
当然这个点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也不能用这种思维去讨论别人问题。不能别人在讨论A,我们找一个B的角度去讲这件事情。那就说明我们也会变成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让别人关注到我们而反对,为了显得自己与众不同而反对,这也是一个阻碍成长的很大的原因。
所以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平时的思考方式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一些状况。我们描述A、讨论A的时候,是不是突然找一个别的角度。
当然据我观察,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有的逻辑思维偏差,甚至于它是一个本能的事情,我们有时候甚至都没有觉察。
所以当你把自己写讨论的问题写下来,你看着自己的逻辑,就会清楚我又在瞎干了,这种觉察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步。
OK谢谢各位,祝各位周五愉快。嗯,保持好心情,加油。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