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文科分数线大涨,全球名校却纷纷削减人文专业。在AI横扫职场、理科优先的浪潮中,一桩匿名向复旦大学哲学系捐赠1亿元的新闻,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有人正用“最世俗的金钱”,守护“最无用的思想”。本期节目从高考困境出发,穿越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直面AI替代危机,追问:文科的真正价值,是否正在被时代误判?
📌 时间戳
00:00-02:00 | 文科困境的现实背景
广东2025高考文科分数线创历史新高!特控线↑18分,本科线↑36分,理科生笑到最后?
灵魂拷问:“文科已死?”罗振宇却高呼人文学科的春天正在到来,王树国校长痛批文科消亡论
02:00-08:00 | 历史对照与经济周期论
50年代: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反映经济重建期对理工科的依赖。
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北岛、舒婷、顾城等诗人引发全社会思想启蒙,文学承载精神需求。
规律性波动:经济上行期文科复兴;经济低迷时理工科更受重视。
08:00-12:44 AI技术发展终结文科?
AI的局限:可替代事务性工作(如公文写作),但无法创作有“人味”的诗歌或艺术作品(如儿童诗中的灵性)。
人文的不可替代性:守护伦理底线;引领技术方向;回应终极问题: “我是谁?如何安身立命?”
12:45-18:10 给个体选择的建议:
反对盲目跟风:文科衰落是周期现象,需结合自身兴趣与能力
文理融合的必要性:顶尖科学家常兼具人文素养;普通人需平衡理性逻辑与人文情怀。
高考并非终点:大学才是自主学习的开始,转专业、辅修提供灵活路径。
18:11-25:00 文科的“大用”守护文明根基
麦子金句:“理科造菜刀,文科决定切菜还是杀人!”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警示科技缺乏人文约束的灾难。
5:00-32:00 | 神秘人砸1亿捐赠文科:用六便士鼓励看月亮的人
- 年度最疯捐赠:匿名大佬向复旦哲学系捐1亿!“有人用六便士,鼓励更多人看月亮”
- 逆袭案例:北大考古女孩在敦煌修文物,国际生专攻“天坑专业”杀回清北
32:00-结尾 | 终极文理之争指南
麦子金句:真正的学习从大学开始:转专业/辅修/跨学科=无限重生卡”
结语:“没有科技的人文是愚昧的,没有人文的科技是危险的”
📚 提到的书籍:
斯蒂芬·茨威格 |《昨日的世界》(奥地利)
🎤 提到的演讲/谈话:
1、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主题演讲:《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2、罗振宇与复旦大学姜鹏老师直播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