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离开谁都行,我离不开精神生活。”
——幕幕
本期节目请到了我的朋友幕幕,爱看电影的金融业打工人。前段时间的2025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我和他各自看了十几部影片,各自有不少感悟和收获,赶紧抽时间聊了聊。
————————————————————
嘉宾:幕幕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4月30日
发布日期:2025年5月12日
————————————————————
本期核心话题
00:00 北京国际电影节观影体验分享
02:05 北京国际电影节观影体验分享与建议
04:52 沉浸式参与电影节的体验与策略
09:21 重新发现老电影的魅力
12:19 回顾经典:林青霞首秀与电影节佳片
15:03 电影门泽尔的独特魅力与电影艺术探索
17:57 电影《牧羊人》:从广告人到阿尔卑斯山放羊人的转变
19:01 意大利共产主义运动与贝林格的政治妥协
22:32 意大利女性权利与历史背景的电影探讨
25:25 70年代日本左翼运动与时代背景
29:02 通过电影探索全球左翼运动与跨文化认知
31:56 北京国际电影节观影经验分享
38:59 VR电影:全新影像语言与情感体验
43:39 通过气流变化感知世界的新视角
46:14 韩国慰安妇历史的VR影片震撼人心
51:12 电影、职场文化与生活平衡的探讨
————————————————————
提到的一些影片:
《银幕的魔术师》(捷克,1979)导演:门泽尔,捷克新浪潮代表。
亮点:以电影人日常切入,展现胶片时代放映、选片、交易的幕后故事,构图如油画。
《牧羊人》(主竞赛单元)剧情:加拿大广告人辞职到南法阿尔卑斯山放羊,诗与远方的视觉盛宴。
关键词:自然风光、逃离都市、真实原型改编。
《贝林格:宏图大志》(意大利,主竞赛)背景: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贝林格的「历史性妥协」政治抉择。
关联:与《还有明天》(女性争取离婚权)共构70年代意大利社会图景。
《窗外》(中国台湾,1973)意义:林青霞银幕首秀,琼瑶小说改编,复古台词引发当代观众会心一笑。
VR单元:韩国导演三部曲片名:《Comfortless》《Tearless》《Bloodless》
主题:美军驻韩时期的官办慰安妇村落,沉浸式体验历史创伤。
文化碰撞:电影节引发的思考
70年代全球左翼运动:意大利共产党、日本「东亚反日武装战线」、经济危机与越战背景;
推荐延伸:书籍《意大利为什么没有共产主义化》。
老电影的魅力:胶片时代的表演张力(如石辉自导自演《我这一辈子》);
默片放映的奇妙仪式感(资料馆集体观影)。
职场与生活的边界:加班文化侵蚀个人时间,「准时下班羞耻感」的社会反思;
对比欧洲四天工作制,探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实用信息 & 彩蛋
转票攻略:开场前1小时低价收票,挂票建议提前2天(30-50元折价)。
影院彩蛋:万达/百老汇送纪念票根;
最后一排站着看《无耻混蛋》体验「露天电影」怀旧感。
冷知识:《漫长的告别》(1973)中有年轻施瓦辛格客串黑帮打手。
————————————————————
配乐:
Ennio Morricone - Cinema Paradiso
Canzoniere delle Lame - Le otto ore(八小时工作制)
后期:西红是番茄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