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
有你和我,还有很多人”
——北岛《爱情故事》
#导语
做《爱情故事》的灵感来源于我和小A老师在闲聊中劝解、“批判”饱尝感情困苦的朋友(正是我们第一期的嘉宾小乔)的经历。恨铁不成钢的“批判”结束以后,小A老师说,为什么不做一档专门探讨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的播客呢?
这是一个好主意。从北京、苏州到伦敦、牛津、巴黎,我们两个人见到形形色色的同龄人,他们几乎都对亲密关系充满焦虑,哪怕身在热恋之中。大到未来、婚姻、生育、是否排他(degree of exclusiveness),小到AA制与纪念日,年轻人对于爱情的定义从未像今天这般多元过。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对“爱情”重新定义的时代。
全球化时代,大家看似更亲密,其实反而更遥远。超远距离异地恋、疫情造成的封锁,都在加深我们对于感情的恐慌。社会压力、社交媒体,所有时代与文化因素都在侵入私人情感领域。
我们也在见证女性意识以及非二元意识的觉醒。除去社会权益,亲密关系也必然面临重塑。原本在感情中占据压倒性优势的一方遭到挑战,彼此的权利与义务都需要重新协商。
更不用说,爱情本身就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亲密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根本之一,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年来,学术领域也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乃至哲学等不同视角研究爱情的研究越来越多。
本期节目,我与小A老师主要介绍了我们自己,以及这档节目的来历与意义。在未来的节目中,我们将主要以邀请嘉宾讲述故事并提炼关键课题的方式,向大家呈现当代年轻人亲密关系的不同侧面。
#主播介绍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11岁独自来到英国求学,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长大。
在巴黎,在牛津,我切身体会到了不同文化里各个朋友对待感情的看法。
但无论多么不同,我们都会在彼此身边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在《爱情故事》里,我希望把我了解的在不同文化中对待感情的不同看法以及对待问题的解决方式分享给大家。
我和白老师希望能在你为情所困时为你排忧解难,也为你带来欢笑。”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当代,爱情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有你有我,还有许多人。
亲密关系成为学术界的研究对象;一段一段恋情成为叙事,成为虚构,在互联网、街头巷尾的热搜与流言中传播。
每个人都在审视他人的爱情,每个人的爱情也在接受审视。
事到如今,我们才后知后觉,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借范柳原之口所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
或许,我们应该先为恋爱下个定义。
这是我与小A老师来到这里的原因。”
#音乐来源
Brian Culbertson - I Could Get Used To This
本期主编:黄小妖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