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别人的生活,是一种堕落,还是一种无可避免的本能?
从屏幕上的窥探到三岛的死亡,我们该如何面对虚无?
三岛遗书的终极思辨是否能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简介——
我们从三岛由纪夫的绝笔之作《天人五衰》出发,聊到了他笔下轮回与偷窥、虚无与救赎的交织。
本多的偷窥欲是否折射了现代人对社交媒体窥探文化的痴迷?清显的轮回为何最终被彻底否定?而三岛的人生实践,又是否成为了对虚无主义的反击?
从拉康的“凝视”到加缪的“荒谬”,从西西弗斯的石头到华莱士的“水”,我们试图在这些思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时间轴——
00:00 三岛的绝笔遗书:虚无结局背后的故事,是文学终章,还是生命注脚?
05:14 《天人五衰》内容简介:如果我不是命定中人,我的存在意义又在哪里?
13:26 本多的偷窥欲:窥探为何触及不到真实?拉康的“凝视的荒谬”
21:55 越界的偷窥:微观权力的控制对个人主体性的消解
26:16 一个彻底不同的结局!三岛为何否定轮回,将意义推向虚无?
31:38 庆子对所谓“天命人”的无情戳穿:“你可以过上一生都无人登门的日子!”
34:12 师徒的微妙裂隙:三岛与川端康成,诺贝尔奖背后的竞争与幻灭。
41:54 从西西弗斯的石头到华莱士的水:琐碎与荒谬中,如何找到自由与意义?
50:32 被嘲笑的演讲:三岛为何早已预判失败?你的梦醒时分会在何时到来?
54:47 三岛的虚无主义指向何处?“意义”是否只能存在于短暂瞬间?
58:19 虚无的答案:人类丧失理智、毫不计算的纵身一跃。
——参考书影——
三岛由纪夫:《天人五衰》
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
雅克·拉康:关于“凝视”的相关文献(《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This is Water》(中文译《这就是水》)
井上隆史:幻の遺作を読む~もう一つの『豊饒の海』
——BGM——
TWO ROADS-AAA
If You Don’t Know Me By Now – Martina McBride(电影《再见,总有一天》配乐)
——特别怀念——
中岛美穗(2024年12月6日辞世):她在《再见,总有一天》中塑造的神秘与美丽永存。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