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1959年,为迎接建国10周年,闵行江川路仅用了78天时间即告建成。闵行一条街随即成为上海的骄傲和全国的焦点。这里,曾经是承载着上海的工业文明,诞生了闻名遐迩的“四大金刚”,香樟一条街也传承至今。
今年6月,刘海粟美术馆携手江川路街道,选择在这样的老工业区“培育”独居特色的红园美术馆。红园的前身是上海汽轮机厂专属绿地,后经改建,变为现在的红园公园。红园美术馆的开幕展希望超越怀旧,以社区艺术展的形式,敏锐观察和捕捉城市发展“阵痛”下诞生的传承与变化。
本期节目,我请到粟上海团队成员徐缓之,来聊聊筹备这家社区美术馆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人和事。
嘉宾/徐缓之,粟上海团队成员
采/制/王越洲
时间线
03:02 上海一号路简介
04:53 80后、90后对闵行的记忆与工业无关
08:58 闵行的工人社区与其他地方氛围不同
13:01 上海汽轮机厂专职摄影师冯培山的故事
17:21 能导能剪的企业文化工作者余家塘先生
21:05 工厂历史档案里的日常生活线索
28:37 闵行民间地方志写作者骆贡祺
35:23 地铁5号线两边的高校区与老社区有着割裂感
40:58 嘉宾比较想做的社区项目是关于家乡盐城
42:44 对上海的认同很大程度来源于外部的刺激
46:50 国内外社区艺术营造的案例
声音素材来源
纪录片《走近闵行(上)》
红园歌会现场录音
粟上海团队采访录音
微博/微信:城记播客
主播...
williamswang

junnoise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伊夏
4年前
1
南京也有地方历史课的,蛮好的这种课。还记得那本教材叫《可爱的南京》。
wijerje
4年前
1
有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