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亚女性在伦敦拿起摄影机,她们如何用镜头语言诉说属于自己的故事?在精英主义盛行的时代,创作如何成为一种反抗的姿态?从编剧到导演,从写作的启蒙到独立电影的探索,我们将深入创作者内心最柔软也最坚韧的角落。创伤能否通过艺术得到治愈?语言壁垒如何影响创作表达?
🎙️【嘉宾】
米米:往返于北京和伦敦两地间的独立电影导演
🎙️【主播】
Zoe:戏剧博士在读
⏱️【时间轴】
02:12 创作的启蒙:中英创意写作课程的差异化体验
规则与自由,工具与灵感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意教育如何塑造我们的表达方式?
07:15 毕业作品的得失:创作满足感的真实面貌
完美作品真的存在吗?
创作者如何在期待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12:14 身份认同的挣扎: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创作者
读编剧专业后的自我反思,创作路径选择背后的复杂心境。
19:50 创作者的脆弱性:艺术灵魂的双刃剑
在追求表达的路上,如何面对内心的不安全感和外界的质疑?
22:00 寻找独特的声音:风格与表达方式的探索之路
每个创作者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这个过程充满了试错与发现。
24:40 从编剧到导演:在实践中学习的转型之路
跨界创作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新领域中建立自信?
27:50 写作的本质动机:在优绩主义中寻找喘息空间
自信、快乐、独特感,写作如何成为对抗标准化社会的个人武器?
短剧编剧的行业观察。
39:50 首部作品《London Drifters》:独立电影的诞生记
从构思到完成,一部独立电影背后的创作历程和情感投入。
45:30 观众期待vs创作初心:电影人的永恒命题
如何在满足观众需求和保持创作纯粹性之间找到平衡?
46:50 创伤与治愈:电影作为疗愈媒介的可能性
艺术创作能否真正帮助我们处理内心的创伤?
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吗?
54:30 异国创作挑战:东亚女性在伦敦的电影实践
语言壁垒如何影响创作表达?
文化背景差异在创作中的体现与克服。
01:01:26 经验边界:创作超越个人体验的可能性
创作者能否讲述完全陌生的故事?
想象力与真实体验的边界在哪里?
01:03:42 灵感的源泉:构建个人艺术世界的养分
电影、书籍、艺术作品如何滋养创作者的精神世界?
01:04:00 伦敦对创作的滋养:自由、艺术、青春的城市印象
从忙碌无序的局外人到融入城市节奏,伦敦如何塑造一个创作者?
01:07:30 推荐清单:三个值得关注的作品
嘉宾精选推荐,为听众提供新的艺术探索方向。
🌟【关注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创作经历和感悟,或发送你的故事到我们的邮箱:
如果这期节目触动了你,请订阅、转发或在各大平台留下你的想法。每一次互动都是我们继续探索的动力,让我们一起在创作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