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角逐中,特斯拉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关键市场,其地位正受到不断冲击。为了扭转局势,特斯拉似乎把宝押在了一款低价 “Model Y” 车型上,试图借此重新夺回市场优势。

近期,特斯拉在全球多个市场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2025 年 2 月,特斯拉中国市场总销量为 30688 辆,同比暴跌 49%,其中 Model Y 车型销量仅 8006 辆,同比跌幅高达 77% 。欧洲市场同样不容乐观,1 月销量下降 45%,在德国,1 - 2 月总交付量仅有 2706 辆,同比下跌 70.6%。美国本土市场销量更是连续四个月下滑。全球销量的疲软直接反映在股价上,在美股交易中,特斯拉股价一度下跌 15%,创下 2020 年 9 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一个电动汽车发展成熟的市场。然而,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原因十分明显 —— 产品竞争力下降。从 2024 年 12 月到 2025 年 2 月,小米 SU7 销量连续三个月超越 Model 3;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 R7 上市 5 个月累计订单突破 8 万辆;小米 YU7、小鹏 G7、理想 i7 等与 Model Y 定价定位相似的车型也将在 2025 年推向市场,这让 Model Y 面临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为应对这一困境,36 氪从产业处获悉,特斯拉中国团队主导开发了一款新车型 —— 低价 “Model Y”。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款车采用特斯拉内部的 depop 开发思路,在主体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简化配置实现快速推出,其电池、动力与底盘等部分基本沿用现售 Model Y 的配置。此前,特斯拉已在墨西哥推出减配低价版的 “Model 3”,而此次低价 “Model Y” 由中国团队主导的程度更高。新车项目代号也摒弃英文名称,采用字母 + 数字的方式,上市时间将根据焕新版 Model Y 的订单表现而定,如果焕新版 Model Y 表现不佳,今年下半年这款低价车型就有望推出。
不过,特斯拉推出低价 “Model Y” 的策略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智能配置方面,国内车企进步迅速,智能语音体验、AI 大模型在车内广泛应用,智能驾驶功能不断拓展,而特斯拉的智能语音本地化进程滞后,FSD 在中国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对本土道路情况适应不佳。在车辆配置上,国内车企大打 “配置战”,“冰箱、彩电、大沙发” 成为常见卖点,相比之下,特斯拉一直以来的 “简约设计” 在减配后更显劣势,可能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配置的需求。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曾经凭借价格策略尝到过甜头,2024 年下半年的五年 0 息政策助力 Model Y 成为销量冠军。但如今,国内品牌纷纷跟进推出免息贷款政策,特斯拉的价格优势正在被削弱。即便低价 “Model Y” 推出后可能会吸引部分潜在消费者,但国内车企迭代速度快、供应链灵活,特斯拉想要长期维持价格竞争力并非易事。
除了低价 “Model Y”,特斯拉在华还有其他布局。2025 年初,特斯拉 FSD 开始进入中国,试图在智能驾驶领域发力;同时,特斯拉中国团队计划引入 Cybertruck。然而,FSD 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媒体评测和车主实际体验中出现闯红灯等情况,要适应中国市场还需进一步优化。而 Cybertruck 作为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受众有限,更多是承载着提升品牌形象的作用。
在国内车企逐步走向成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的当下,特斯拉仅靠 Model 3 和 Model Y 两款主力车型,且车型更新迭代主要集中在续航、底盘体验及外观等方面,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低价 “Model Y” 或许能在短期内刺激销量,但特斯拉要想在中国市场真正站稳脚跟,还需在技术创新、产品优化和本地化服务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