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遵循着两套完全不同的运转逻辑。很多在微观尺度下发生的现象,一旦放到宏观层面会显得格外地反常。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隧穿与能量量子化”,就是把这种只能在微观世界中存在的现象,带到了宏观世界。
首先,什么是量子隧穿呢?
在我们的日常直觉里,当一颗小球撞上一堵墙时,它会被挡住,或者被弹回来。但是在微观的世界里,粒子在碰到墙的时候,是可能会穿墙而过的哦。
为什么呢?
因为在微观世界里,粒子并不是一颗颗小球,而是一个概率波(波函数)。你没有办法确定它在某个时刻所处的位置,你只能计算它在某个时候出现在某个位置的概率,比如它可能在 A 点出现的概率是 30%,在 B点出现的概率是 10%,在c点出现的概率是 50%,而且这个概率还是随着时间波动的。
当这团波在遇到一道势垒,也就是一堵墙或者一个能量障碍时,它不会像小球一样被挡住,而是会有一小部分波渗透进去,出现在另一侧,这就是量子隧穿。
它并不是靠能量去“撞穿”这堵障碍,而是因为粒子的存在范围从来就不是局限在一个点上,它出现的概率在遇到墙的时候确实会衰减,但即便衰减到很弱了,仍然会有一些概率的尾巴出现在墙的另一侧,只要概率不为零,那粒子就有机会出现在墙的另一边。
这个现象在量子世界非常常见,但是在宏观世界里,这种穿墙术还从来没有被真正看到过。那如何把量子穿墙放大到宏观层面呢?
科学家发现,超导体是一种神奇的材料。这类材料在超低温的条件下,电阻会降为零。
在普通的金属里,电子穿行的时候会不停地被原子撞击,就像你在拥挤的人群中奔跑,不停被人撞到,电子的能量会被消耗,这就是电阻。
但是超导体的温度很低,原子的热运动降到很低,电子不再被阻碍,更奇妙的是,电子会出现奇怪的行为,它们会成对结合,形成库珀对。
原本电子都带负电,本应该同性相斥,但一个电子经过时会轻微吸引金属里带正电的原子核,这种微弱的吸引会对后来的电子产生牵引,于是两个电子变得“间接吸引”,结成了一对。
这些库珀对的运动是协同的。 在普通金属中,每个电子都有各自的运动状态,是杂乱的,但在超导体中,所有电子的波函数合并成了一个整体,
它们不再是独立的,而是拥有同一个节拍、同一个动作,整个系统变成了一个宏观量子态,所以,金属结构没有办法散射它们,电子的能量也不会被耗散,所以电阻为零。
这个时候,整个超导体的电子,就像一个庞大的“量子波”,于是,它也就具备了量子隧穿的可能。
接下来,科学家要用它做实验了。
他们准备了两块超导体,然后在两块超导体中间放了一层极薄的绝缘层,这个绝缘层相当于一堵电子无法穿过的能量墙。
此时,整个系统进入了量子相位耦合态。什么意思呢?
既然左右两边都是庞大的量子波,既然是波,就有波峰和波谷,也有波动的节奏,这个节奏叫作相位。
如果两个波,波峰与波峰对齐,波谷与波谷对齐,它们的相位差就是0,如果一个波的波峰对上了另一个的波谷,它们的相位就是彼此抵消的。
在这个实验装置里,左右两边泛起的电子海洋,节奏是不一样的,有明显的相位差,虽然中间的绝缘层看起来阻隔了彼此,但波是可以穿墙的,两边的相位开始相互感应,产生一种“要让节奏对齐”的趋势。
于是,一部分相位信息就会从一边流向另一边,两边建立了绑定的关系,这就是量子隧穿的结果,也叫做约瑟夫森效应。
不过,这个时候,两边的相位虽然达到了协调,但是进入了一种静态的稳定结构,我们没办法直接观测到它内部发生的变化,所以科学家要想办法让这种隧穿的现象放大,让我们肉眼可以看到。
于是,他们给这个系统施加了一点点电压,这个电压非常非常弱,它只是起到一个触发的作用,就像一个八音盒的发条,它让八音盒启动,但八音盒要发出什么声音,不关它的事。
在这个电压的触发下,系统的相位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原本两片电子海洋的节奏一致,现在其中一片的波开始略微加速,比如左边的波开始比右边的快半拍,于是,两边的波峰开始不断错位——对齐——再错位。这种持续的节奏差,就像一种能量的脉动,会形成电流,这种电流,被科学家探测到了。
这股电流并不是外部电源“供给”的,而是系统自己产生的,并且这个信号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呈现周期性地振荡,
就像心脏一样跳动,这说明系统里的能量变化并非连续的,而是以离散的方式发生的,这就是能量量子化的表现。一种原本只属于微观世界的特征,现在在宏观尺度上也可以看到了。
其实量子隧穿和能量量子化的理论早就存在的,而且物理学家约瑟夫森在 1962 年提出了:超导体之间隔着绝缘层,会出现量子隧穿的现象。
今年得奖的三位科学家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 和 约翰·M·马蒂尼斯用非常精妙的方法,在宏观层面上观测到了量子隧穿与能量量子化的振荡信号。这项研究其实量子计算机的硬件基础,证实了宏观电路也可以存在量子行为。
我们普通人懂得这些知识,并不是要去真的研究,而是理解一个个世界运转的逻辑,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趣的。
***广而告之
一、我的书《迷你物理学》上架中~这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前不久中科院物理所推荐了这本书哟!
上册写了 100 个常见的物理知识点,下册记录了我感兴趣的物理哲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微信、京东、抖音、淘宝等平台均有销售
二、我的连载前沿科技·科学专栏《静止的量子》已更新两年,未来会继续更新,我会陪伴大家一起探索世界的美妙。(有订阅读者社群)
我的微信:xiubing234 (欢迎跟我分享有价值的东西)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