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46分钟
播放:
1.03万
发布:
4年前
简介...
VOL 4
本科的日子里,我们对“学界”和“业界”的思考如影随形。在两种职业方向之间来回尝试、总结、比较和取舍的过程,构成了我们三人蜿蜒又有趣的求学之路。
这一期最好玩的部分是,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些“框架”:做选择时我们常考虑哪些要素?怎样实习能帮我们找到理想职业?学界和业界既然不是二元对立,它们究竟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我们不掌握答案,但相信在下一次走到岔路口的时候,经过反思的经验可以帮我们理清思绪。
希望这些思考练习也可以给你带去启发。
/内容
00:35 recap我们在学界业界之间跳跃的经历
05:38 影响职业选择的要素:热爱,擅长,影响力和环境
18:06 分享近期的MIT Panel:"Academia or Industry?"
20:13 如何通过实习找到心之所向
24:49 与人交流的重要性:看到行业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29:57 学界和业界的共同点与差异
36:02 如何借“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自己与职业的匹配程度
42:33 小结&预告
/前奏与尾声
《借我》- 谢春花
/联系我们
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李真狗
4年前
22
18:05 除了意义、价值感、热爱,一些看起来鸡毛蒜皮的事情也影响了工作的幸福感。是的!比如食堂,比如同事关系,比如办公环境……
想Link沈奕斐的播客27:哪些看似无用的事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童欣
4年前
16
一直在想 学界和业界之间为什么会有鸿沟?
学界能提供的研究 大部分居于象牙塔内 总是滞后 大部分在业界出现新的动向后 结合传播理论做的分析 运用的传播研究方法也局限在对内容的分析 对受众的调查
业界能提供的是新的传播形态 但他们希望得到学界的前期指导 学界的指导经常流于画框架 给理论 无创意 长年累月 是谓鸿沟
我觉得对话的可能性在于 学界的研究能否走出象牙塔 研究能不能做预判 预判能不能被验证 最简单的 通过研究的结论 能不能和业界一起做出一款爆款的节目或者产品
李元秀
4年前
13
三个好朋友,对人生规划有非常多的探讨和思考。积极主动去尝试不同实习,试图找到心之所向。非常棒的分享👍💪🌷🌷🌷

甜椒不辣
4年前
13
28:41 点赞这里的平均值思维!努力成为金字塔顶端的那一撮人,但也要做好成为分母的准备。
worry
4年前
13
三位妹子太年轻了,真的驾驭不了这样的话题。都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吧,谈什么学界业界 😂
三应永远的听者
4年前
9
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奋斗的道路都不会一直平坦,但只要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幸福感,则既可坚守一界也可跨界发展,人生有无限可能性。

Whitney
4年前
8
做学术太压抑了…材化生环无比痛苦

Alice2
4年前
7
非常棒的一期[强]!三个闺蜜很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在面临学界、业界选择时的心路历程,干货满满!感受到了年轻人自我探索的勇敢、朝气蓬勃的力量。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真的是你们的!加油😊

ohnoisa
4年前
7
正在纠结这件事儿呢!感谢分享!

大米_R
4年前
7
感觉这个时候听到这个话题真的蛮惊喜的。
前一段时间,我们作为大一新生,刚刚经历了专业分流,那几天对我来说还是挺纠结的。我把我的选择范围缩小后,一个是学校的强势学科,但是很明显的就是一条学术道路走到黑,(这个专业很不好就业)一个是比较热门的学科。
我发现大家大部分如果有选择的权利的话,大都还是选择了容易就业的学科。
但是对我这个稍微有那么点情怀,而且曾经一度想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的人,我简直就是纠结到了极致。可能未来我在回头看的时候,这也许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选择,但是当时,我就是认为这可能是我人生的不同种状态和选择的不同道路。而且我还有一种顽固的思想,既然学了这个,那就不要变了,一直坚持走下去。
听完了这个播客后,我也有所感悟,最明显的就是要去多尝试,都要去试一试,感受一下自己适合的并且喜欢的。在这个社会中,有着太多的声音和建议以及你所了解到的别人的经历,但终究只有自己去感受了,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另外一个感受比较深的就是要了解行业的天花板,听完之后,我觉得这个也挺重要的,只有你了解到了山顶的高度之后,你才能大致知道自己处于山的那一个位置,我可能爬到山顶吗以及我是不是要换座山爬。
现在已经分流结束了,最后我还是暂时选择了属于业界的那个专业吧,但是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我觉得应该去多了解,多体验才行。
——一个纠结很久突然听到了和我生活相关播客的学生自述
感谢播主的分享啊!

深白色
4年前
6
11:28影响力再细分成,个人在工作决策上的影响力+工作对社会的影响力

深白色
4年前
6
20:12研究助理是学界的实习生

Flo_Flo
4年前
6
32:26 相同点:解决问题。不同点:1.资金来源;2.end goal;3.工作强度;4.工作时间线;5.工作范围。
欧姆
4年前
5
36:51 任何一个行业最后都看解决问题能力
今昔横云有雨
4年前
5
讲的太好了!站在选择之点,乐观向前,合理分析
FinnegansWake
4年前
4
26:40“了解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很有道理!
阿莫爱吃Puff
4年前
4
MIT的panel有链接吗~
馅饼果果
4年前
3
哭了,好棒啊!!真的……下一期什么时候

知23
4年前
3
07:05同社会学!做研究真的很幸福
阿莫爱吃Puff
4年前
3
如果在国内,我更倾向于在业界,因为在业界的实验室也可以一样带学生🤔而且学生水平也高,上手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