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9分钟
播放:
6.56万
发布:
5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一问题埋在美国妇女的心地,无人提及,已经有许多年了……当她整理床铺时,当她去商店买日常用品时,当她选配沙发套子时,当她跟孩子们一块儿吃花生酱夹心面包时,当她开着汽车去接送童子军的小家伙们时,当她夜里躺在丈夫身边时——她甚至不敢在心里对自己发出无声的诘问:’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吗?’”1963年,美国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开篇这样写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5年中,这种样板间式的中产阶级郊区主妇生活被视为唯一正确的、主流的生活方式。而伴随着美国六十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和反战浪潮,女性也在觉醒。贝蒂·弗里丹的书便是这种觉醒的表现之一,她戳破了样板间式的“美国梦”以及萦绕在无数家庭主妇心中的“未命名的问题”——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吗?



无独有偶,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在报纸社会版担任记者的斋藤茂男也将目光投向日本的家庭主妇群体,在《妻子们的思秋期》一书中,他聆听和记录了许多寂寞、苦闷、因丧失生存目标而感到茫然,只能依靠酒精填补内心空虚的家庭主妇。而她们的丈夫,则是上班族,是不眠不休的企业战士,是奋战在战后日本高速发展的经济最前沿的中坚力量。



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在其著作《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中谈到,作为职业的家庭主妇是近代的产物,是随着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逐渐形成的一个阶层,也是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妥协的结果。到战后的60年代,男主外、女主内,男性从事生产劳动、女性负责家务劳动的性别角色和劳动分工成为社会绝对的主流,工作到结婚为止,婚后做全职主妇几乎成为了女性唯一的人生选择。



与此同时在集体主义时期的中国,城市家庭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望下又被赋予了和美国、日本截然不同的含义。这一时期的劳动话语一方面承认家务劳动的必要性,认为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家务劳动也是在为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服务,从而赋予了家庭妇女合法的劳动者地位。而另一方面,这其中依然包含着一种隐秘的等级序列,即生产劳动高于家务劳动,家务劳动虽然具有社会性,但并非妇女解放的终极目标。



本期节目始于三位主播对家务劳动的切身观察和感受,进一步讨论到家务劳动的性别分工以及这种分工的坚固、持久和不可撼动——不论是在美国、日本还是中国,都是如此,女性依然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无论是国家还是市场,都没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案。在今天的中国,由于城市育儿成本的飞升,也有越来越多的中产女性选择在生育后暂停工作,并期待着在孩子上学后重回职场。中产女性的”主妇化“会是未来的趋势吗,中国会形成新的主妇阶层吗?已经醒来的女性如何再回到家庭?这或许是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3:30]《妻子们的思秋期》想要探讨“资本主义与人的关系”

[08:13]从“问题女性”到“女性问题”

[14:30]家务劳动不单纯是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和情感劳动

[17:30]女性倾向于把家务执掌者和照料者的角色内化

[25:03]女性成为家务承担者,是享受掌控感还是“戴着镣铐跳舞”?

[29:09]家庭主妇需要的技能是“跨学科”的

[34:15]现代社会中生产劳动和再生产劳动的分离与性别分化

[40:10]作为职业的家庭主妇是近代化的产物

[44:11]美国家庭主妇的轨迹:“工作到结婚为止”

[47:40]20世纪60年代美国梦的“破产”

[53:25]娜拉出走后会怎样?

[56:30]家庭究竟是什么?再生产场所vs爱的场域

[1:00:10]中国集体主义时期的家庭主妇:从寄生虫到社会主义建设后备军

[1:06:20]社会主义时期大生产没有解决劳动的性别分工

[1:08:20]进城务工的男性参与家务劳动是一种实用主义策略,并未撼动父权制

[1:12:40]男性并非为女性解放而妥协,但客观促进了性别平等,这种妥协可以接受吗?

[1:14:40]女性解放的出路存在于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辩证法中

[1:24:10]中国的新兴中产主妇阶层是否正在形成?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Gracias” by Rigo Tovar,from Roma OST

片尾:“Mar y Espuma”,by Acapulco Tropical,from Roma OST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和剧集】



《妻子们的思秋期》[日]斋藤茂男 著

《女性的奥秘》贝蒂·弗里丹 著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日]上野千鹤子 著

《醒来的女性》[美]玛丽莲·弗伦奇 著

《革命之路》[美]理查德·耶茨 著

《伤逝》鲁迅 著

《“回家”还是“被回家”——市场化过程中“妇女回家”讨论与中国社会意识形态转型》宋少鹏 著

《公中之私——关于家庭劳动的国家话语(1949-1966)》宋少鹏 著

《男性妥协》蔡玉萍、彭铟旎 著

《记忆的性别》[美]贺萧 著

美剧《美国夫人》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扫描公众号内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久久没有动静
5年前
260
于是,一种诡异的混合体诞生了。在人们的想象中,她地位极高;而在实际生活中,她根本微不足道。她的身影遍布诗歌的字里行间,却在历史中缺席。小说里,她主宰君王和征服者的命运;真实生活中,她一旦被父母强行套上一枚戒指,就会沦为某个男孩的奴隶。文学作品中,她的双唇吐露一些最深刻、最发人深省的思考;现实生活中,她几乎不识字,也不会写字,只不过是她丈夫的一件财产。——《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弗吉尼亚·伍尔夫
PocketSun
5年前
100
52:57爱也是政治性的!The Dialectic of Sex里面就有一章专门讲爱这个概念。浪漫之爱是男性通过幻想化、神秘化、美化、来改变对女性(低一等的人)的看法,注定不长久。而女性是知道这不会长久的,但为了生存需要,所以想出各种办法来让男性做出承诺。
仙葩書呆子
5年前
60
37:38非常建议大家去读“the straight mind+other essays”,monique wittig法国拉拉女权主义者写的著作(需要话俺可以提供),她总结了女人在异性制度下所收到的压迫剥削。她亦探讨异性恋制度如何被幻想化,浪漫化,美化,此勾结成强迫性异性恋(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而男权的再产生与异性恋以及恐同密不可分,因为异性恋规定女性必嫁出去,属于男人的,且不允许女人爱女人。那就是说,没有强迫性异性恋就难以维持父权以及男制度。其实这本书给了我勇气出柜,不仅仅是理论著作而对我和我许多拉拉朋友,是救命稻草还有启蒙的起始点。
PocketSun
5年前
56
随机波动有点太异性恋视角啦,感觉大多时候忽视了同性、跨性别、酷儿等亲密关系的情形。
分成两半的K
5年前
43
让我先洗完碗再来听🤣正好早晨从七点半开始读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到现在仍有二十页未读完,中间数次被一些琐事打断,而我甚至不是承担主要家务的母亲。
柴丽丽
5年前
30
21:54我自己不配吃好吃的饭吗????🤣
HDLauren
5年前
29
我和shiye太像了,宁愿降低生活标准也不想动
多巴胺鹑
4年前
29
20:5421岁大学生也在听 我想说想教育让我做家务可以,别找什么“嫁不出去”"婆家”的理由,那我是绝对不干的,我做家务必然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给家里大家创造舒适的环境,而不是给现在不存在,以后有没有还另说的所谓“婆家"做的。我想现在这个时代,不会有一个女生希望自己以后嫁的人,是把自己当保姆一样对待吧。成年之前学会干家务的技能是每个正常人都应该会的,连个家务都学不会的怕不是sha子,所以根本没有“学做家务”这个说法,我都多大了,出去生活多少年了,我什么不会做呢?
Nat_Liu
5年前
22
让我想到了过去多年对“上海男人”这一刻板印象的歧视和冷嘲热讽,以及现在风向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这种男性与女性在家庭角色中平等分工,以及男性照顾家庭本身是值得称赞的男性气概。讨论一开始大家聊到过年厨房的景象,不得不说在上海地区很多情况下正好相反呢,妈妈们打麻将爸爸们带围裙烧菜才是常见风景(笑
我不跑调
5年前
20
01:13家庭主妇的知识和技能是跨学科的🤣🤣🤣
钱老板
5年前
19
20:55天下的妈妈大概都不能忍子女居所的卫生状况(
Franny
4年前
18
我和朋友们说,不要相信收入差距很大的两个人在一起之后可以均摊家务,这完全不符合经济学原理。
小豫米躲藏
4年前
11
00:45 他不是不理解家务,而是装糊涂,大部分男性是非常会逃避责任的
麦小麦
5年前
10
19:57读书好像真的可以弥补做家务(平时串门,亲戚也是会有这样的说,“你去看书去。吃饭了我叫你。”
星期
5年前
10
想问下在三位老师的家庭模型里就没有爱、感情在里面吗?因为爱对方、爱这个家而做家务是否可行(不论男女)?非要把谁做家务就想成是被压迫被安排吗?来自一个双职工家庭,家务做的较多的男生的留言。
HD37201z
5年前
8
绝了,“要不我们就别做了”哈哈哈哈
CCCCi
5年前
8
《伤逝》大概是决定我跟我爹爱情观的小说,我爸年少时候看完得出一句结论“不能喝西北风谈爱情”,可是他为了爱情义无反顾的很他喜欢的前桌女生结果了,大概是为了体现勇敢。从此陷入了家庭生活的琐碎,就像小说里一样操心煤球,家禽和小狗。而我,因为我爹的缘故,早早的看了这小说,以至于无法跟任何人有跟进一步的亲密关系。没当考虑要不要跟谁同居的时候,小说的情节就不自觉的在脑海中播放。
盒豚
4年前
8
58:40 58:20 剥离社会整体氛围建构小家庭内部的纯粹,以前年轻时候相信过,现在觉得基本不可能吧。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是社会的产物,我们进入一段关系的时候,必然会带着社会耳濡目染的对另一半的期待,去要求活着努力营造出自认为“对”的状态。而因为长久以来社会的性别分工,只会让精神和人格越来越趋于平等的现代人,更加遭受着情感期待与现实之间分裂的折磨。对于很多现代女性来说,她们愿意自主剥离掉所有对男性养家糊口的传统期待,来希望建立精神交流优先的亲密关系,但这是因为被圈禁在家里本来也不是什么真正的优势;而现代男性在寻求精神交流以外,更多的还是期待对方的传统价值,这是因为他们无法拒绝祖传特权的诱惑。这两者之间的分裂需求,造成了许多当代情侣的矛盾核心。
沉月
3年前
8
54:58 男性在很多时候都会逃避对妻子应负有的责任,对于家庭的责任更多的表现在上交工资,然后对其他的问题产生一种漠视,并因为自己出钱了而感到心安理得。
蟹黄豆腐包
4年前
7
因为我的家庭里父母双职工家务活1:1而且都是洁癖,父母从小给我呈现的家庭情景就是“家务人人都得干”,导致我打小就无法理解家庭主妇是为啥存在,看见太太乐鸡精等广告里的家庭主妇就感觉非常违和…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