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4分钟
播放:
223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轮动仍将是今年的常态,来自黄弢-创金合信。


上周市场呈小幅上涨走势,海外市场上周大幅下跌。


上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27个行业上涨,只有4个行业下跌,涨跌幅前五名的是煤炭、钢铁、家用电器、轻工制造和国防军工;涨跌幅后五名的是美容护理、食品饮料、传媒、医药生物和社会服务。


年初以来市场最重要的特征是轮动快,有卖方机构统计称,今年1-2月的行业轮动速度已经创了记录,作为市场参与者,我想多数人的直观感知也是类似的。行业层面,从1月的新能源、消费到2月上旬的计算机,到上周的钢铁、煤炭等;风格层面,从1月的大盘价值和大盘成长到2月上旬的中小盘成长与价值,到上周重回低估值大盘价值。


除轮动快之外,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和预期变化之快也是前所未有,举最新的例子来看,2月16号和17号市场连跌两天之后,2月18号的周末出现诸多看空的声音,与基本面有关的核心驱动逻辑是经济复苏不达预期,然2月20日市场大涨,主要上涨板块是与地产链相关的金融、家电家具、工程机械以及建筑建材等,收盘点评给的理由是地产销售超预期,二手楼的火热带动一手房销售预期的提升,以家具城里若干家居品牌店人流量大增等草根数据为证。


从常识的角度看,在当下信息传递如此之快的背景下,信息不应该出现真实状况层面的极大反差,尤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基本面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变的还是基于局部数据解读基础上的人心而已,由人心的变化驱动了风险偏好以及相应板块的轮动。


过去的2022年,也是一个波动极大的市场,但行业和风格其实是相对稳定的,波动是来自于黑天鹅事件在宏观层面引发的震动。对于2023年,市场的总体预期在我看来是相对确定的,就是弱复苏背景下的震荡上扬行情,在经过了1-2月的实践检验之后,看起来这种走势的确定性在进一步加强。


但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或许如2022年的大熊市或者是2019年相对大级别的牛市是更“舒服”的年份,如果是大熊市,基本没有啥念想,亏钱当然是不舒服的,但没有预期了也就是集体躺平,因为普遍不看好,大家一起亏而已;而如果是大牛市,那就是集体狂欢,一起赚钱罢了。


挑战更大的年份是震荡市甚至是小阳春,这种时候市场参与者总体是有预期的,希望在普遍跌过了的市场中找到机会,而基本面又有复苏的现实基础,但复苏的核心驱动力、复苏的路径以及复苏的强度往往又不好把握。因此心态是纠结的,一涨怕错过,一跌怕套牢,行业和风格的快速轮动,核心原因或许在此。


从今年往后的时间来看,维持心态的平和,相对冷静和客观地看待经济复苏以及市场的表现,维持行业和风格的相对均衡,或许是更佳的一个选择,更多从常识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配置别极端,涨了别轻易空中加油,跌了别着急斩仓止损。


今年的轮动预计仍然会是常态,因为信息太多,信息太快,信息解读的预期差太大,而股价更是远走在基本面之前。另外一个问题是,随着金融行业内卷的加剧,以前更稳定的相关性,更行之有效的统计规律,都在变得不那么稳定和不那么有效。从最近的例子来看,往年说年度增速最快的行业表现一般不会差,但2022年增速最快的行业,如新能源,完全没有股价的优势,仍然有效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子板块:户储。


有人开玩笑说A股是全球最大的付费知识平台,自从会议软件、直播软件大面积推广以后,确实大大降低了市场参与者获取知识的难度,信息和知识本身、甚至于获取信息的速度都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如何评估和利用这些信息在变得更重要。总体来看,常识的价值不容低估,市场参与者经验值的自我不断进化不可缺失,从心态的角度看,我们更需要理解有些下跌是为了更好的上涨,有些上涨或会迎来更大的下跌,投资时需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