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顺向交易能力,逆向交易运气,来自小嘉嘉投基指北。

近期基金自购潮再现,交银施罗德、融通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机构分别宣布自购旗下基金。

疫情出现之前的10年间,较大规模的基金自购潮分别发生在2010年、2015年和2018年,每年发生的基金自购规模分别为9.5亿元、3.7亿元、3.8亿元,基本都是在股灾期间。而自每一次基金自购潮至今,我们可以观察到股票型基金总指数分别上涨了102.58%、26.81%、67.55%。

而自疫情开始后,2021,2022,乃至2023年至今,每年均发生了大规模的基金自购潮,自购规模分别为15.8亿元、18.8亿元、5.8亿元(2023年,截至7月)。

基金自购既重振市场信心,也提示大家低位买入的机会。历史或许不会重演,但有时却惊人的相似;而普通投资者需要做的,便是坚定信心,长期投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基金经理们是如何看待后续市场表现和投资机会的呢?

中庚基金邱栋荣于最近发布的基金二季报中表示,从估值上看,A股整体估值水平至历史低位,经济温和回升仍有利于企业盈利见底回升,权益资产对应了更高的风险补偿水平,机会大于风险。

从结构上看,随着股价回落和业绩消化,显而易见的高估值公司比例较大幅度降低,机会更广泛分布在价值股和产业转型预期的成长股中。

港股二季度振幅较A股更大,港股整体估值水平基本处于历史较低的10%分位左右,港股性价比很高,且部分公司具备稀缺性,继续战略性配置;如港股互联网股兼顾确定性和成长性,如港股医药科技股估值回归理性,具有较大的创新可能性。此外,关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价值股,重点关注供给端收缩或刚性行业,及其在需求复苏情况下的潜在弹性,主要行业包括: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和能源运输公司,大盘价值股中的地产、金融等。

国投瑞银施成于基金二季报中表示,我们倾向于认为,2023年全年的行情可能都会更偏成长一些,因为市场刚从两年的熊市中复苏过来。后续成长的演绎,有可能实现虚实的切换,业绩成长股会迎来机会。而在经济没有进入过热的情况下,龙头公司在复苏前期阶段表现会更为突出。

目前的时点不少制造业已经走过,或即将走过其产能过剩的节点,未来盈利能力预计不再下滑。而其中的龙头公司,在行业大幅过剩的背景下仍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具备投资价值。上游资源品,具备资源属性的,由于其长期供应的速度限制,盈利中枢会持续上行。以上是我们认为具备投资价值的两个逻辑。

新能源汽车方面,目前状况和我们预期比较接近。销量、库存、价格、预期都到了一个比较极限的状态,已经处于衰退的末期。随着需求的恢复,未来 2-3年的时间都会持续向好。

TMT行业,看好汽车智能化和机器人。汽车行业的产能充分释放,使得2023年竞争将会很激烈。而作为规模经济的行业,头部企业可能会迅速拉大和尾部企业的差距,2023年很可能是两极分化剧烈的年份。车企从分化中走出的胜者,未来有可能继续走向全球,我们会仔细观察其投资机会。

主播...
雪球官方账号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