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试着从“长坡、厚雪、慢变”的角度分析基金经理,来自熊行思投资读书笔记。
姜诚对于好公司的理解总结起来是六个字:长坡、厚雪、慢变。我是他的持有人,想试着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基金经理。
首先谈谈长坡。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大约是业务的天花板高,业务可以拓展的范围广。而从选基金的角度,我想大约是以下两点:
基金可容纳规模上限较高。
姜老板坦言基金的规模在长期一定对于业绩会有影响。当业绩过大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叫停。但相对来说他的投资风格对于规模的容纳能力是比较高的。他的换手率整体很低,买的公司的整体规模也比较大,同时因为他更多是左侧交易,在下跌的过程中越跌越买,上涨的过程中逐步卖出,这些都有助于容纳较大的规模。而且是事实因为他的基金经常阶段性的不性感,我其实不太担心他会如某些基金经理一样快速规模膨胀到500亿800亿,很可能很多人看到他短期业绩不错持有了一段但觉得温吞吞的不性感又跑了。
以及基金经理能够管理基金的年限较长。
这个点更有意思,选到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不容易,我们肯定希望这个基金经理能做的久给我们服务的时间长。这里稍微分解一下我觉得一个基金经理能否管的久可能有三个因素:
一是基金经理的意愿。
如果没干几年,业绩好就奔私了,那这个坡就短。这里姜老板自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讲,自己理性的了比较在公募管基金和奔私,认为前者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奔私没办法帮助更多的人,没办法做到更好的业绩,规模可能会更小同时还要损失长期业绩记录,不划算。这样综合考虑后并不以简单赚最多的钱的可能作为最高优先级的决策让人信服。他说过希望管基金直到退休。
二是基金经理的身体。
彼得林奇做了十几年基金经理就白了头发不做了。国内做股价研判,趋势投资的基金经理明显更辛苦。我个人是觉得,姜老板这样能够坚持健身,生活非常规律,不介意做重复的事情,放低预期,责任驱动,财报季能安心睡觉的基金经理更容易做的长久。
三是基金公司的风格。
如果一个基金公司更多的追求短期业绩,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期很短,那么姜诚这样的基金经理是不适合的。这点上他也多次说自己的幸运,中泰资管是一个少见的不考核基金经理短期业绩的基金公司。市场上不缺少锐度高卷排名的基金公司,而这类基金公司顺应人性的在市场高潮的时候大肆推短期业绩最好的人来造星扩规模,代价就是口碑的崩塌,基民的受害和抱怨,以及基金经理获得名声后因为压力大,或者因为得到了短期高光后的奔私。
一个有独特的正确三观的基金公司,能够吸引和留住同样优秀的长期的基金经理,在时间的复利作用下,在口碑扩散的时代,能带来真正长期的优势。综上,从长坡的角度,我觉得姜老板是很符合的。
再聊聊厚雪。
从公司的角度,厚雪主要是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带来的高的持续盈利能力。从选基金的角度,厚雪主要是长期的超额收益。
在这一点上,一个基金是否是超额收益明显往往是有争议的,这个争议很像是对于成长型公司还是价值型公司的厚雪的争议。很多成长型的企业,在盈利快速增长后,会因为各种原因盈利又快速下降,从长期来看给股东的回报很可能不如能够稳健的缓慢增长的企业。
基金也是一样,2019,2020年如烈火烹油的医疗,消费赛道基金因为行业巨大的贝塔又跌落回来,带给基民巨大的损失。反而是姜老板这样专注价值投资的基金获得了不错的回报。这个厚雪也不需要和其他基金同行比,更适合和宽基的指数基金比。
虽然不到5年时间还太短,但从我理解的价值投资上,我相信姜老板是有超越指数的超额盈利能力的。
最后聊聊慢变。
从公司的角度,慢变主要是所在行业的变化主要是渐进式的,而不是颠覆式创新。从选基金的角度,慢变我觉得大约是下面两点。
行业基金还是全市场基金
相对来说,行业基金的变化是快的。单独的行业的贝塔太大了,一个政策就可能让整个行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而且即使没有政策打击的行业,因为市场对一个行业的情绪从过热到过冷,从抱团到被抛弃,从有热点到无人问津的转变也太快太不可测了。单独在一个行业中可以选择的公司标的又比较有限,很多时候基金经理在行业的巨大波动下是很无力的。而全市场基金相对来说就平稳很多,毕竟5000多只股票基金经理选择的范围比行业基金还是要更大。当然也不是说全市场基金一定更稳健,这个主要还是要看下面这点。
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是否完备,是价值还是趋势
趋势型基金经理的基金更多依赖于一些大的行业层面的判断,这个判断是否正确的稳定性是低的。可能判断的对了一两年业绩会非常好,往往这些基金经理也会讲很多自己是怎么判断行业景气度的,在已经押对的前提下业绩好来找原因是容易的,基金经理自己也容易相信,但这可能最危险。
回想起来,重要的其实不是那些基金经理当时说的有没有道理,而是要认知到市场本身的复杂和难以预测,认识到这样的投资方法即使这次基金经理判断对了,下次对的概率其实并不高。这样一次对,一次错,净值上下剧烈波动,更糟糕的是在下跌的过程中你根本不知道是他判断错了,还是只是短期的下跌很快就涨上来,在这样的焦虑中又何谈长期持有。
本质上,我是不相信有人能有方法长期的预测对市场,预判对行业景气度。
而纯正的价值投资基金经理,比如姜老板,他的投资体系是比较完备的,他在不断学习阅读调研都是在一个已经比较完备的体系之上在滚雪球做增量,这个就很像龙头企业在渐进式行业中不断变强。在一个稳定的投资体系下,净值下跌了我是敢加仓的,因为我知道投资的风险收益比更高了。
慢变意味着对世界有清晰完备的认知,投资的三观稳定,愿意不断学习,不断找寻真相,提升对各种商业模式的分析能力。姜老板具备。
我认为从上面的分析,“长坡、厚雪、慢变”,姜老板的基金是适合他自己选好公司的理念的。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