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固收市场的点点滴滴,你要来学习么?来自富国基金马兰。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投资如同作战,顺大势,成大器!把握资产的变势之道,是投资取胜关键的一步。

说到债券,这个市场拥有百万亿以上的体量,是超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规模和A股总市值的存在,一如生活中的米面粮油,债券在资产配置中无处不在。随着全面净值化时代的到来,债券的“一颦一动”都会体现于相关产品的净值变动,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2022年11月中旬,债券市场大跌的冲击波及到每个普通理财人的账户。环境变革之下,认识债券、理解债券、从而更好地投资债券,成为普通投资人的必修课。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不同于传统乏味的知识灌输,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市场热点话题习得背后的知识,是一件具有探索感、持续感和获得感的事情。接下来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债券市场的故事与逻辑。

债券市场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儿?境外机构11月增持国内债券规模创新高!

行胜于言,这是一条判断大多数人和事的准则。一边是海外评级公司大放厥词宣称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一边是境外机构在2023年11月增持我国债券2476亿元,规模创下2018年以来的单月新高。行动比语言有力,债券市场的性价比不言而喻。

而透过此事件,我们也可以顺势了解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国债的投资逻辑和现状。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总规模为3.5万亿元,与国内140万亿债券总市值相比占比并不高。但趋势的变化更重要,2022年1月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规模4万亿元,触及历史最高点,但随后逐渐回落。直到2023年11月,创下单月增持规模的新高。

境外机构投资者买什么债券,对普通投资者有何启示?境外机构偏爱利率债和同业存单,信用债持有较少。从境外机构的具体持仓来看,大部分投向了国债和政金债,近些年来也加大了对同业存单的配置力度。从底层原因来看,境外机构的思路侧重全球大类资产配置,不愿意承担信用风险,不会把过多时间放在信用债个券的挖掘上。

回到国内的视角,2023年以来短债基金的“爆火”,也与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有相似性。对“确定性”票息的青睐,是当前投资人对收益最朴素的追求。

当然,行为的背后是利益,境外持债规模与人民币汇率和中美利差相关。海外机构投资的根本目的是有利可图,除却基本的分散投资,也就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路外,境外机构在增减配我国债券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中美利差。中美利差(中国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减去美国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走阔,意味着中国债券的性价比提升,这个时候境外机构往往会提升对我国债券的配置。从下图中可以鲜明地看到,随着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中美利差抬升明显,这是眼前境外机构单月大幅增持国内债券的核心原因所在。

第二,人民币汇率。中国债券是人民币资产,人民币汇率升值意味着人民币资产升值,近期美元兑人民币从顶点回落,人民币汇率的修复也带动了近期境外机构增配我国债券的热情。

主播...
雪球官方账号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