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3只基金兜住了我2023年的投资“脸面”,来自散装基精经理。
昨天狂刷豆瓣2023年度华语电影,一口气看了5部。如果一定要我找一位角色概括我自己的2023,我大概会选《宇宙探索编辑部》里的主编唐志军,因为他是这么多主角中唯一一位只关注自己的理想、追求,而把具体生活过得一团糟的人。
《宇宙探索编辑部》里最后一次为唐志军梦想买单的是郭帆的《流浪地球》拍摄团队。正是靠着出售古董宇航服换来的几万块钱,唐志军才能踏上追寻UFO的终章之旅。
而为我惨淡的2023年投资生涯兜住面子的,主要是三只指数基金。
一、东方红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A
这只基我去年就买了,也是唯一全年持有的基,2023年内持有收益率10%。最终选择这只基的原因,我将存在公募基金产品挂钩的红利策略指数做了汇总,并得到了红利价值风格指数系列和红利成长风格指数系列,东证红利低波指数就是红利价值风格指数系列中表现较好的一只,并且从长期持有角度看,其持有价值高于中证红利低波指数。
将红利低波与东证红利低波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东证红利低波的优势:传统红利低波指数不考察上市公司经营稳定性,但东证红利低波考察;传统红利低波指数对股价波动率的考察周期仅有1年,但东证红利低波指数考察过去5年。
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东证红利低波指数作为一只定制指数,其每年调仓两次,而红利低波指数作为中证指数公司自己编制的指数,每年仅调仓一次。这就导致在市场剧烈博弈的今年,东证红利低波指数应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性远高于红利低波指数。
二、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联接人民币A
买这只基的本意是做中期波段,但目前看起来反而可以做为长持标的了
我在5月底清掉了3月份买的云计算指数,拿了差不多两个月,没亏,但也没赚多少。清掉后我觉得AI题材肯定还有机会,只不过A股AI标的都不纯,所以只能用制造业的周期逻辑去炒。那全世界基本面最纯的AI标的在哪里?纳斯达克。
我在选纳斯达克指数挂钩产品的时候是有点匆忙的,所以直接在Wind里搜索“纳斯达克”关键字。易方达这只恰巧是唯一一只纳斯达克指数LOF,其它都是ETF,而我又不想再去搜ETF联接,所以干脆直接买了这只LOF,毕竟它即可场外,又可场内。
不得不说,我在这只基上的运气确实非常好,因为易方达在今年8月新发了纳斯达克100ETF,所以在10月份将这只纳斯达克100LOF改造成了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并且直接将基金管理费从0.8%/年猛降至0.5%/年,这也是当前挂钩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公募基金产品中最低一档的费率。
至于当下很多朋友担心的纳斯达克100指数高估问题,我只能说一句,PE-BAND指标是个后验数据,自2018年开始,用该指标测算纳斯达克100指数最近5年的估值百分位,大部分时间都位于高估区间,但随着指数成份股公布本季度强劲的财报数据后,先前高估的PE百分位就会立马大降,瞬间变成低估。
我身边有朋友自2017年开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高喊“纳斯达克高估了,现在买入的都是韭菜”,但事实上,除了2022年因为美联储急速加息导致该指数大跌外,该指数成份股总能用滞后公布的强劲盈利增长化解当前高估值,甚至有时还会利用回购动作强势托底股价。所以,我当然相信AI的未来在A股,但这不并妨碍我们先去当前占据AI优势的美股打打野,然后用赚来的钱加仓A股。
我自5月底开始持有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联接人民币A,截至2023年12月28日收盘(,持有收益率23%。
三、兴全中证800六个月持有指数增强A
这只基我是从8月30日开始持有的,截至2023年12月29日,持有收益率-4.5%。看到8月30日这个日子,估计股民和基民都会会心一笑,没错,该日正是今年著名的“一阴包三阳”交易日后两天。
犹记得8月27日突击发布降低印花税的消息后,群里炸开了锅,有朋友觉得这是反弹的起点,也有朋友认为当时一系列的“大招”只配一个高开低走。从后续走势看,“高开低走”的朋友们猜得对,但我作为一名“等等派”,一向喜欢等短期博弈出了方向之后再参与,所以才延迟两日才入场。
我当时选中证800指数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将其当作A股基准指数,纯粹想看A股到底能走成什么鸟样。至于为什么最终选了兴全的这只产品,因为申庆总业绩做得好——若以我持有的这段时间计算,兴全中证800六个月持有指数增强A跑赢中证800指数4个百分点。
比较巧合的是,在我买完申庆总的产品后,雪球在11月恰好组织了一次针对申庆总的调研。由于申庆总对基金规模的诉求非常低,所以其公开资料非常少,我虽然买了他的产品,但对他到底怎么做增强的其实并不清楚,而雪球的这次调研正好回答了我的疑问——申庆总大致是利用ESG评价体系的一部分指标对个股进行基本面筛选,并在组合构建中尽量追求行业、个股权重的均衡分散。
四、最后的话
《宇宙探索编辑部》中,唐志军最后“大梦一场”,决定解散编辑部,不再强迫身边的家人、朋友、员工一起趟自己的这趟浑水,所以我2024年的目标就是“不做唐志军”,在这个GRD的世道里做好一个普通人的苟延残喘生活,并尽力为大家贡献一点普通人的生存智慧。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