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4分钟
播放:
4.29万
发布:
5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今年的许多期节目中,我们都试图探讨一些难以探讨的大的问题,关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时所站立的立场、所拥有的框架、所怀疑的主义,希望在这个话语众多、指涉混乱的当下厘清一些具体的脉络、辩论一些具体的问题、实践一些具体的主张。在这一期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王炎的聊天中,我们终于得以面对和回答一些元问题——这些框架本身来自于哪里?理论与人群是如何分裂又汇聚?中国和西方的革命理论如何相互影响和塑造?这些革命遗产如何界定了我们当下的思考范式?中国知识分子从西方和俄国获得了怎样的遗产?他们在什么层面上对立战斗,又在什么层面上殊途同归?当20世纪意识形态的斗争远去,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乌托邦的可能而囿于无趣的日常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哪些价值值得追寻和坚守,又如何才能在后意识形态的时代争取社会正义?



王炎老师从1894年法国著名的冤案“德雷福斯案件”说起,“公共知识分子”在这一时刻登上历史舞台。在当时的语境下,知识分子是一个批判者和观察者,他们有道德有良知,始终代表个人,他们反对封建旧制度,致力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与此同时在俄国,知识分子意味着苦行,意味着对民族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意味着和底层之间距离遥远而产生的悲悯与同情,也意味着和权力之间更加难解难分的关联。在精神谱系上,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更能和俄国知识分子共情。而到了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国知识分子不仅经历了身份的转换,也经历了思想和意识的转换。这一运动的激进性被西方误读,成为68风暴中激动人心的信号和火种。当我们如今回看68遗产,会发现它如同历史的分叉口,一方面标志着意识形态分裂的标志,一方面也酝酿了激进自由主义和左翼思想,在中国,这两个派别伴随着90年代的社会巨变而在知识界渐行渐远。



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我们不仅中国见证了公知的衰落和新左派的边缘化,也见证了以启蒙思想为根基的传统自由派和新左派的握手言和,以及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工业党和小粉红的崛起。当世界再度分裂,当20世纪的意识形态之争终结,我们还剩下什么,又还能争取些什么呢?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04:51] 德雷福斯案是世界知识分子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08:45] “知识分子”在法语中最早是一个负面意涵的形容词

[12:57] 公共知识分子在法国诞生的背后,是长期的共和和旧制度之争

[21:19] 知识分子一词在民国时期进入中国

[25:13] 民国知识分子跟底层的距离非常遥远

[30:00] 文革最大的悖论在于反叛者有全权

[35:35] 68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

[44:31] 今天西方学术的基本结构是68奠定的

[49:52] 纯真的1980年代

[56:26] 90年代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发生分裂

[1:01:28] 2000年以后民族主义的崛起

[1:09:24]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新左派和传统自由主义已经可以握手了

[1:17:33] 川普不信灯塔,他是一个反叛者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Modern Kosmology, by Jane Weaver, from Killing Eve Season 2 OST

片尾:Vai Tu Sei Libero, by Dalida, from Killing Eve Season 2 OST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email protected])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张小满
5年前
80
48:24如果觉得前面部分有点枯燥不实际的朋友可以从这部分开始,从这里开始讨论到了中国的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的转变;关于所谓“新左派”“学院左派”“说不派”“后殖民一派”等等思想派别的变更、光谱划分的依据和当前的变化;以及关于当前在“后意识形态时代”“后黑格尔时代”——“人无观念、无整体观、人无激情,完全生活在日常之中,不相信乌托邦、弥赛亚,只有特别现实的实力、技术和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的我们的公共讨论的问题,这些可能会和我们当前的一些生活更接近,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到一些思想的来源。 相关的金句可以参考听友@欧姆的评论。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些金句来先看看自己是否感兴趣。
更马
5年前
53
订阅忽左忽右和随机波动两个播客就可以省我看一些书了——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学术生涯基本到头了
女巫和精怪
5年前
26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枯燥啊,很有趣诶
欧姆
5年前
22
00:00在“要不要把人当人”的底线问题上争辩真是...或许分裂双方真正的分歧是有没有进步理想和乌托邦。这期真的太鞭辟入里,抽丝剥茧了,理顺了当今现实生活和网络论战的发展脉络和实质分歧点,也让我思考还有乌托邦幻想的人该何去何从。谢谢主播和嘉宾的分享~
欧姆
5年前
17
26:06民国知识分子离底层很遥远,居高临下地悲悯大众,像俄国知识分子。
whenback
5年前
12
这期太好了,真是一次大梳理!搞半天我爸是工业党我是新左派+自由派混合体?我以为他需要进步其实我才是穷途末路那个…?哈哈哈听得很开心,感觉又要查些资料去补课了,期待你们下期继续!(那边道长才更新的节目结果下架了本来很郁闷的…)
CureRhizome
5年前
11
01:17:26或许近些年来的风向变化还是和全球右转的大环境有关,一方面是neolib危机的深化,一方面是启蒙/进步意识形态失去信誉,所以一些人转向某些民族主义(粉红),有些人延则续了neolib的技术主义倾向(工业党)。而社会运动从垂直型(先锋党主导)转变为水平型(诸众),则或许是意识形态消弥另一个方面的产物。
欧姆
5年前
10
01:07:13新左派变得可疑不自洽,失去群众基础。批判资本主义,既批判国内又批判西方。
我不跑调
5年前
10
来了
欧姆
5年前
9
01:04:03另一方面,随着国际旅行和留学发展,08奥运之后,草根民族主义崛起。
欧姆
5年前
8
01:03:40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全球化资本主义变成了我们的经验,学院左派批判资本主义的话语变得更加娴熟和自洽。
噗啦噗啦
5年前
8
以绝对权力来反特权,确实达到了改变思想的目的,不过比思想更根深蒂固的是人性
江左
4年前
7
1:22:49 你们这也是聊天啊?这不是王老师个人演讲吗?你俩除了一堆嗯和哈哈,几乎没讲什么话。另外你们的音轨一直很让人难受,王老师声轨低而含糊,声音低一些都听不清说啥,声音调高了,你们一会儿一个嗯,一会儿一个哈哈,这种突然又高又尖的声音就让人很难受。
Ponty
5年前
6
1:10:03 这段左派尴尬真的好真实…
Zudy
5年前
6
09:16 18世纪的时候“知识分子”的负面含义:曲高和寡又事事做不成的人(也是有一些准确
_小螺丝_
4年前
4
01:10:37bi的这一声说的是谁?哈哈哈
麻酱2023
4年前
4
我有个朋友,她非常崇拜章北海,相信社达,所以她努力往上爬。她相信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她早已跻身统治阶级,不会被牺牲。我才发现原来我们毫无共识,她不把人当人,弱小的人活该去死。
HD898313i
3年前
4
01:12:07 可以给我解码一下哔掉了什么吗
Zudy
5年前
4
哔到底是谁!哈哈哈哈 两个字??
Quaso_C
5年前
3
《戏梦巴黎》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