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二十年前的老剧,依然坐在“神剧”的位子上。身边反复观看《大宅门》的人不在少数,据说有几位名企业家,每遇到困境就要重看《大宅门》,而你至今还在关注此剧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姜文说:“郭老笔下的人物,有个共同的气质——‘奇’。
他们,以奇特的方式登场,以奇怪的逻辑行事,以奇绝的姿态谢幕,当中又具不少奇幻的情节。读罢你会好奇:世上的奇人,怎么都叫他碰上了?这些奇人,不仅构成了他的故事特质,也构成了他自己的性格、出处和心灵主题,写他们就是写自己。
郭老占有三大优势:得机会看,有能力写,够火候拍。”
本期节目,因为《大宅门》开始信任中医、专门跑同仁堂去买药的小张同学,郭宝昌导演新书《了不起的游戏》和《都是大角色》的特约编辑刘净植,“95后”观剧配弹幕代表阿廖一起聊聊《大宅门》这部神剧与今日新观众看老剧的新体验。
【本期时间轴】
[01:56] 《大宅门》吸引自己反复观看的点
[08:46] 差点儿有个姜文版的“白景琦”
[13:59] 少女时期看二奶奶是大家长,打工之后看她是企业家
[20:50] 杨九红原型的真实命运
[29:31] 把《大宅门》看成宅斗剧似乎哪里不对
[37:40] 香秀的革命性和其原型故事
[46:35] 导演何群被路人喊“虫吃鼠咬”
[51:17] 《大宅门》被吐槽的点
[01:00:10] 被历史抛弃的小人物,都是生活里的大角色
【与我们交流】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还可以搜索微信id“moveabletype”,添加小助手“活字阿浪”为好友,我们会将你加入活字电波听友群。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
主播...

小雪人
阿廖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柳蛋
3年前
0
我姥爷最爱看的电视剧,姥爷走了已经快11年了,想他

半岁二十五斤
3年前
1
36:09 我不喜欢香秀是因为太同情杨九红,她当丫鬟的时候就几次侮辱杨九红,倒不是后面想当太太那段。

半岁二十五斤
3年前
1
23:59 郑老屁这一段好像《故乡》里迅哥儿和闰土重逢的场景

小叶叶叶
3年前
1
刷了不知几遍了,每次看都能有不同的感悟。

不过活着而已
3年前
1
确实,三爷很奇妙

雨非雨非
3年前
1
有个细节,最近重看才发现的,年轻王喜光和济南被盘出去的铺子老板是同一个人扮演的
哼哼哈嘿呦吼
3年前
1
30:55 有道理!三妻四妾一家人哈哈哈哈哈哈
哼哼哈嘿呦吼
3年前
1
00:35 大宅门太经典了,这么多年常看常新

小雪人
3年前
2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7bd4c5b856d721e973a0f7?s=eyJ1IjogIjVlYWIwM2VkOWM3MzVmOWNmNGVhYjBmOSJ9 《大宅门》导演宝昌老师本尊来啦!
月灯
3年前
2
35:56 这一代年轻人感觉越来越保守,好多东西似乎都在复辟
YOUNG18
3年前
2
好好念书~ 姥爷看剧的时候和我喊了一嗓子
从此每当我离开他家都对我喊一嗓子 好好念书~
我每每看这个剧都想起疼我爱我的姥爷
我考上大学第一年他走了 他送我的钢笔我一直保存着 今年我研究生第二年 想姥爷 我的启蒙老师
Narcissus野鬼
3年前
2
哇哇哇!太棒啦,真的好希望有播客能聊 大宅门,终于

YesBob
3年前
3
看了太多遍大宅门,但每次看到白景琦被二奶奶赶出去,玉婷的那一声“哥”,和二爷那个远远一望,我都泪流不止

HD1045286l
3年前
3
听完马上下单了《都是大角色》

小雪人
3年前
3
分享一篇《南方人物周刊》新报道,郭宝昌口述https://mp.weixin.qq.com/s/7c5gGzVNoHNwFrN64RlxiA
YOUNG18
3年前
3
看前面 黑洞洞 定是那贼巢穴 待俺赶上前去 杀他个干干净净!
Narcissus野鬼
3年前
4
04:42 虫吃鼠咬,破烂袄一件。
小时候光记得这句话,后来看就是看当铺先生折衣服,真讲究。
林肯小公园
3年前
5
几个主播解读很深入,小宇宙里这么有深度和见地的节目太少了……
BearDo
3年前
6
35:27 香秀那么可爱,那么灵动,同时那么清醒,当年到现在都是我全剧最爱啊……

王周鹏
3年前
13
边听这期节目,边回忆自己12岁时跟家人一起看《大宅门》的情景和感受,突然意识到我年幼时受到的家庭教育里,优秀的文学、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质料,被放在一个很重大的位置。比如,我小时候的作息时间是被规定的,生活规范也是被规定的,但9岁那年有一晚为了看连续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那段,我妈特许我可以不在规定时间去卫生间洗漱,还帮我打了盆水到卧室边看边洗漱,让我感到和家人一起看经典作品是非常重大的时刻,对这情景印象深刻。
另外,小时候,我妈带我一起看书、看电视,她总会边看边讲解给我听,有时还会提问,那些思考都是超越我那时的经验与认知水平的,我妈在拓宽我的人生体验,在训练我的思考的习惯。我现在会觉得人在年少时是需要经历这样的“前喻”阶段的,而如今这样的陪伴可能变得更艰难了,代际间的沟通和教育也缺失了共同的“喻体”。《宰相刘罗锅》《大宅门》《汉武大帝》……都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与家人一起观看、一起讨论的好作品,这样的好作品可以超越代际间的经验的隔离,成为非常好的沟通桥梁。而现在,我的家人,我的母亲,也仍可以通过如今的都市剧来理解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成为我与上代人沟通的桥梁和材料。
《大宅门》我非常非常喜欢,但我对传统医药在现今的医用价值持警惕态度,我认同它们应该留在影视文学作品、博物馆和历史的功劳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