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中国人爱吃、会吃,与吃相伴终生。


从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到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再到近些年大受追捧的各类美食纪录片,这些无一不在印证,对食物的热情,是藏在我们基因里的。


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杨步伟《中国食谱》的启发,《中国人超会吃》作者之一的王恺也想在这样的脉络下追问:今天的中国人吃什么、怎么吃?食物背后,又展现出了我们怎样的社会变迁、四季物候与风土人情?


于是,便有了《中国人超会吃》这本花费近四年时间完成的食物书。这本书透过55道灵魂食谱,14篇饭桌观察,6地市集万象以及800余幅现场摄影作品,呈现了一幅当代中国平民饮食图卷。



本期节目,来自9月底的一场活动录音,王恺、史航、张宇凌三位嘉宾齐聚北京,从关于食物的读物记忆、生活记忆,聊到那些潜藏在食物背后的情感需要和生活哲学。


【本期嘉宾】


王恺,作家,著有《中国人超会吃》《文艺犯》《浪食记》。


史航,编剧、策划人、影评人。编剧作品有《铁齿铜牙纪晓岚》《我爱XXX》《迷宫》《魔山》《艳遇》《空中花园谋杀案》《初恋》等。客串出演作品有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电影《神探亨特张》《邪不压正》等。出版物有小说《明镜高悬》《魔山》、成人绘本《野生动物在长春》等。策划节目有《艺术人生》《星夜故事秀》等。参与节目有《奇葩说》《吐槽大会》《见字如面》《风语日记》《一本好书》等。主持节目有《史航说书》《鹦鹉话外音》等。


张宇凌,艺术史学者和写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巴黎一大,艺术史暨考古学系博士。长期为《三联生活周刊》《艺术新闻中文版》《单读》等媒体撰写艺术史专栏。中国美院客座讲师。著有《竹不如肉》《唯美主义》,译有《中世纪社会》《微精神分析》《是从中国,我给你写信》《康德与柏格森解读》等。


【本期时间轴】


[02:20] 活动缘起:一场迟到了将近两个月的“超级网友见面会”

[06:40] 成书缘起:受《中国食谱》的启发,想做一本包含中国饮食观察的食谱

[16:00] 中国关于食物的写作繁多,而且历史悠久,但似乎少有人因为“食物写作”成名

[20:45]《中国人超会吃》尤其关注近几十年中国的饮食变迁

[23:27] 食物和食物书,也是我们情感的“容器”

[28:55] 食物带给我们的记忆和安全感:外婆的厨房,老干妈就泡面,他乡的小黄饼

[37:33] 台湾作家高阳笔下关于吃饭的两种境界

[40:00] 唐鲁孙笔下的北平食事

[48:02] “中国人超苦,超想活,才超会吃”

[52:05] “珍惜食物,不时不食”是中国人自然形成的饮食哲学




主播...
小雪人
阿廖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大joke许多鱼
2年前 上海
0
这个收音啊真的是………好糊
春生茶
3年前
1
美食烟火气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学科
3年前
6
非常认同 “中国人超苦,超想活,才超会吃”这句话。很多食材在外国人看来难以理解,比如老北京卤煮,就是用一些猪肺、下水去做的,为了去除骚味而用了一堆调料。这些都是穷苦时期人们不得以想的办法。再比如辣椒在清朝前中国都不存在,为什么这么流行,也是因为能够掩盖食材的不新鲜才在市井百姓间流行。为了活下去,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尽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