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记者旅克·理查德(Luc Richards ) 2005 年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走往青海源头。沿途采取步行、坐船、租车、乘班车, 搭拖拉机和任何可以借用的当地交通工具, 以最大的可能选择贴近这条流经中国最广袤地域的河流。
二人以行走的方式,沿途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不同的记录方式来丈量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和人文。这是一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集,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严肃的“田野调查”——两位作者带着对生活的赞美和关怀,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艺术性和记录性并存的考察。
高翔沿途绘有二百余幅色粉画和36篇日记,旅克写有10篇游记,本书选编156幅色粉画和两人共计47篇旅行笔记,以图文书的形貌编辑出版。
长江从东向西贯穿中国全境,是中国第一大河,它的每一刻变化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和国家的缩影。2006年前后正是中国社会变革最激烈的时刻,也是长江沿岸自然和人文景观发生巨变的一段时间,两位作者彼时的行走,让我们看到变化中的中国——下游当代和先进的社会发展对比上游原生社会的落后与宁静。21世纪,全球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我们频频思考人类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人类的幸福究竟如何定义时,高翔和旅克的长江行走考察《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不禁令人于疫情反复之下,陷入关于个体生存状态的深深思考。
【本期嘉宾】
卢十四,安庆人,在长江边生长到十八岁,借串亲戚之便游走江堤,豆瓣抠门男性联合会组长;
邱晓璐,在武昌长江边出生长大的湖北、四川混血女孩,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在读博士生。
【特邀嘉宾】
高翔,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油画专业博士学位。曾于德国图宾根艺术联盟画廊、泰国清迈艺术文化中心、英国卡特琳画廊、法国恒石画廊,宁波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机构举办个展或双个展。出版有《问梦——高翔艺术作品展》《格局·格调——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创作集·造型卷·高翔》《幻象之诗——马克·帝格朗尚&高翔对话展》《空间的静观——乔尔乔·莫兰迪绘画研究》等。
【本期时间轴】
[06:00]为何选择从长江入海口出发逆流向上
[09:48]武汉、安庆,夏日长江堤上的童年回忆
[12:32]一个不知名却留下深刻印象的花鸟鱼市场
[15:30]时而同行,时而孤独的旅程
[20:26]智能手机时代前的冒险之旅
[23:48]旅途中的画都是一种“当时”
[28:24]长江上游的惊险与极限
[32:15]长江边生长的人对长江的记忆
[43:50]武汉、上海、崇明岛、小三峡、大昌古镇、中扎……长江流域的壮美风景
[56:18]有些风景只得见一次,便消失了
[01:00:16]在三峡大坝乘船是种什么体验
[01:06:30]不愿离去,不能随意忘却的
[01:09:15]日常生活在船上的人,在禁渔期怎样过活?
[01:15:10]一个变化中的中国,长江流域的同质化趋势
[01:22:30]旅行之后,还会再有联系吗?
【与我们交流】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还可以搜索微信id“moveabletype”,添加小助手“活字阿浪”为好友,我们会将你加入活字电波听友群。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