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中国读者心目中,波斯文化显得神秘、高远,其实,中国文明与波斯文明在历史上有过密切的交流,琵琶、箜篌、石榴等食物、器物均是由波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唐诗也影响了波斯诗歌。


在2023年初出版的著作《波斯札记》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专研波斯文化的学者穆宏燕以明白晓畅的语言介绍了波斯文化的方方面面:历史、社会、诗词传统、审美趣味……书中的波斯有我们熟悉的一面,即与中国文化传统相联系的一面;也有陌生的一面,即受限于语言与地域的隔阂,长期游离于中国读者视野之外的一面。


本期活字电波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穆宏燕教授和新行思总编杨全强,共同畅谈中国和波斯之间被忽视的文明互鉴史,越出媒体搭建的信息茧房,修正习以为常的认知,走进新闻背后的伊朗历史,重新审视中波文明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嘉宾简介

穆宏燕,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非通用语学会理事。

杨全强,“新行思”联合创办人、总编辑,诗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本期时间轴】

[02:44]伊朗和波斯到底什么关系

[06:16]杨师傅两次策划出版《波斯札记》的理由

[14:25]以唢呐为例,看波斯文化的辐射圈

[23:20]从“东方文学有什么”到“文艺复兴之前欧洲文学有什么”

[31:26]资深出版人教读者阅读“潜文本”

[43:20]穆宏燕教授与伊朗诗人萨罗希的交游

[48:05]禁酒的伊朗,诗人还写酒吗?

[52:55]伊朗最杰出的女诗人——改变伊朗离婚法的福露格

[01:00:20]细密画的魅力与其哲学,和观看之道

[01:32:30]作为读者,从《波斯札记》中获得的感动和感悟


观众提问

[01:18:12]伊朗人的英语怎么样

[01:20:50]波斯文明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01:24:40]今天的伊朗人怎么吃菠菜

[01:25:55]波斯细密画是否受中国画的影响

[01:27:50]中国对波斯的影响大,还是波斯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大

[01:30:28]波斯人和雅利安人的关系

《波斯札记》是屡次获得中伊两国国家级奖项的著名学者穆宏燕教授的力作。这本介绍伊朗波斯文化的精彩手记,是了解中东历史的入门之书,帮助我们再现一个被西方话语屏蔽的伟大文明,重建东方文明自信。


【与我们交流】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还可以搜索微信id“moveabletype”,添加小助手“活字阿浪”为好友,我们会将你加入活字电波听友群。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

主播...
小雪人
阿廖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一只山毛榉
1年前 辽宁
0
不知道为啥,反正一提到异域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波斯,就感觉这两个字就是为异域文明而生的一样
Truemen
1个月前 重庆
0
21:58 现在每天跳广场舞的人也不累啊。。
HD478695x
8个月前 浙江
1
伊朗现实的一种声音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63ba6b639a190d2bef97a32
本雅鸣
1年前 四川
1
28:40 “西方”本来就是一个偷懒的概念
觉远
1年前 上海
1
22:22 东北人肯定不服,秧歌也是歌舞
越向书
1年前 美国
1
为了创作而离婚👍🏻 一位全职爸爸偷偷为你叫好🙂
哄哄_Gq2Y
1年前 四川
2
这个男主持在讲啥
HD573310s
7个月前 德国
2
文艺复兴前有什么?中世纪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神曲》《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贝奥武夫》《埃达》《萨迦》,这还不包括宗教文学和通俗骑士小说,更不用说古希腊罗马的伊索寓言、戏剧、史诗、历史笔记种种,在重新发掘东方文学的重要性的同时别没必要再陷入另一个极端
Davidfan188
1年前 上海
3
800勇士想到伊朗核危机😅😅😅……现在的伊朗是书里说的伊朗么?如果是女性,愿意投胎到现在的伊朗么……
HD478695x
8个月前 浙江
3
好好谈历史就可以了,没必要关照现实。作为学者,有些话不能说,可以不说话,别说假话。现实那么美好?那么多伊朗人就不需要背井离乡,还有伊朗导演现在还在里面呢。伊朗女性的抗争你们作为女性可以不提,别阴阳,至少要善良
觉远
1年前 上海
3
20:39 西汉的乡里饮宴也常通宵达旦,男女相与枕借,中国老百姓热闹的时候可放纵了
野生澄
1年前 浙江
3
男嘉宾说话有气无力的 听着累
静看云起听澜声
1年前 河北
3
那倒也不至于吧🤦‍♂️
平行小镇和重口难调FM
1年前 北京
3
大学室友是个伊朗的朋友,那时候对伊朗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很喜欢这期节目。伊朗除了穆斯林以外,其实还住着一些犹太人,这个群体很特殊,在伊朗生活需要非常低调,如果有机会,主播可否介绍一下,谢谢!很棒的节目,今天无意中刷到的宝藏播客😉
小雪人
1年前 北京
3
片尾曲为中伊艺术家云合奏的伊朗名曲《稻田》
小雪人
1年前 北京
4
【喜提加印,福利来啦】截至5月14日,本期节目评论区获赞量最高的评论,可获穆老师亲笔签名的《波斯札记》一本~
joy是谁
1年前 四川
7
16:21 之前看到一个说法是如果某个乐器能被简称为一个字那多半是本土原产的,比如琴、瑟、笛、萧,而如果不能那多半是域外传入且名字是音译,如琵琶、唢呐、箜篌都是
HALgernon
1年前 新疆
9
即便是专家,是否对于自己的非专业领域发表观点也该谦虚审慎一些?
GaoJing
1年前 江苏
10
听穆老师讲到唢呐这个乐器,并不是中国原产的,而是源于波斯。查了一下百度:早在公元3世纪,唢呐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我国。 忽然想起西语里“sonar”这个动词,意为to ring,发音非常接近“唢呐”,那极有可能也是源于这个波斯乐器、也是丝绸之路沿着地中海延伸的结果。
越向书
1年前 美国
15
41:35 南俄草原广袤丰盛,控弦之士策马如飞。地理条件与交通工具的契合,在伊朗高原与万里长城之间形成了一片气象万千的“内亚之海”。 正如地中海沟通了南欧和近东诸文明一样。这片“内亚之海”也连通了古伊朗文明、希腊化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来自诸文明的器物、语言和文化迷因(Meme)杂糅于这“内亚之海”中,又辐射开去,特别是每每通过海峡一般的河西走廊灌入中华大地。这径流时洪时纤,却从未断绝。或恣肆中原(北朝),或倒灌西北(汉、唐),吞吐天地,蔚为大观。 “世界史”与“中国史”之间的畛域只为一叶障目,洪流之下,岂辩牛马……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