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ghtly Open |35
“杀死家中的天使”——关于女性的坚韧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与本期的嘉宾艺术家笛笛围炉下午话,聊聊女性的坚韧。生命是不断伴随痛感的状态。女性对痛苦的深切体会与耐受、女性的自我牺牲精神——家中的天使。坚与韧——只有面对生命的折损,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开篇:笛笛的自我介绍——艺术创作者、大学老师、母亲。
04:50 竹子、藤、青苔、杂草……艺术家的作品是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折射。
06:00 母亲的角色带来的生命的改变。装置作品“几何山水”,对小草的情感——“没有杂草系列” 对疼痛的重新理解。
10:10 竹子:童年的竹林与父母散步的快乐时光,自在的生命状态。在中国文化中,竹子是精神载体;几何图形是确立为人重要的特点——自然界没有几何形,几何图形是人类精神的起点。
12:50 青苔:时间的痕迹,与石头的春夏秋冬。
19:20 时间意味着什么?
21:00 只有疼过才真正知道疼痛的感觉。生命是不断伴随痛感的状态。回到竹子,又坚韧又脆弱——只有面对生命的折损,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27:00 对作品的解读:生命的坚韧、对生命的平视与尊重,自然界万物生长。对称性与相对性。
29:20 藤:“肆意妄为地生长而不攀附”。直面自然、直面风。笛笛对于女性的身份、女性艺术家的身份的警觉与和解。 如何看待女性艺术家标签?为什么没有“男性艺术家”这个团体。性别不是一个单向度的问题。
36:20 如何理解坚韧?持久的面对挑战与困境,依然积极笃定的态度。Grit: 坚毅力=热情+专注+坚韧。这是女性独有的特质吗?生理结构导致女性对痛苦的深切体会与耐受、女性的自我牺牲精神。
42:51Virginia Woolf 1931年有关“杀死家中的天使”演讲。女性在家中的角色——把家中每一个人的需求置于自己的需求之上。“你们可能没听说家中天使,维多利亚时代每个家庭中都有这样一个天使。她相当惹人喜爱,有无穷的魅力,一点儿也不自私,在家庭生活这门难度极高的学科中出类拔萃。每天她都在牺牲自己,如果餐桌上有一只鸡,她就吃鸡爪子,如果屋里有穿堂风,她就在那儿挡着。简而言之,她是这样一个人: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愿望、她总是更愿意听从别人的见解和意愿。”
48:19 荣格的四种女性原型:爱人、母亲、战士、祭祀。
59:00 女性在关系里的不舒展与伤痛,“把伤害画进画里”。
1:04:10 给宝宝的日记——用孩子的干净的眼睛看这个世界。“落叶是树叶一生当中唯一的飞翔,尽管飞向死亡”; “自杀的人一定是妈妈给TA们的爱不够多”。
1:10:30 创作上新的尝试:颜色的变化。被阳光打动。断木与青苔,对应生机与死亡。
1:15:20 《孔雀》:这是一个开屏的时代。女性生活在朋友圈和小红书里,幻觉制造机。
1:21:10 为什么不画人物?
1:26:00 留白:人与自然。自然是生活里的留白。物与物之间是有关联性的。把事物独立出来用留白来体现一种相对空的状态,让我们近距离去重新审视它们。
1:30:00 噼啪炉火的温暖
本期音乐:
The Story《Angel in the House》
本期书籍:
《直到长出青苔》杉本博司
“Professions for Women” -Virginia Woolf speech to the London National Society for Women’s Service 1931
本期戏剧:
《酗酒者莫非》克里斯蒂安.陆帕
本期互动:
你是那个“家中的天使”么?思考如何平衡我们的自我需求与家庭、家人的需求。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