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9分钟
播放:
2.55万
发布:
3年前
简介...
本期音频节目选取了三封来信,更多来信正在“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随机信箱目前无限期开放,来信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标题注明“随机信箱”即可。
【写信人】随机波友们
【读信人】之琪、适野、建国
【配乐】
“Vague / E la nave va” by Anja Lechner / François Couturier from Vague / E la nave va
“Koko” by 坂本龙一
“Sleeping in a House with a Lot of Dolls” by Mary Lattimore from Luciferin Ligh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水星布丁
3年前
136
医护人员的语言能听出非常强的“官话”用语。比如,抗疫,战时状态,还有“大白”,等等。我并不是指责外加judge她,相反我很敬佩在这种情况下依旧工作的每一个人,医生救死扶伤,她们也是靠着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在如此环境和情景中工作,即便,她们可以不用这样。个体的用语始终会受到集体的影响。只是我不喜欢“大白”等字眼,不喜欢官方宣传中曾出现的话语和字眼,把“人”物化、幼齿化,把一些错误合理化。语言的巧言令色会降低真实信息的传达,也会在传播过程中,让人不再将鲜活的生命当作生命。很多人本可以不必如此,整个上海,本可以不必如此。
Shiye
3年前
77
方舱“幸运儿” 文字版是有引号的 在这个环境下,每个人都在等待命运的随机落下,无人是幸运儿。

fushigichan
3年前
70
06:07 ????战时状态???是真实的战时还是人为的战时?

不可信肖像
3年前
56
第三封信太真诚了,这种真诚的自白深深刺痛了我

PpaI
3年前
46
战时状态就会有人死,well……

findtea
3年前
40
06:37 一句“战时状态”就可以让这些人为造成的伤亡合理化吗…我不理解
少吃辣条
3年前
37
08:50 当时没有小阳人这种标签称呼 当时统称为武汉人 统称为跑毒的 当时 也并没有来信中这样美好 至少身处武汉的群众 也和现在的上海人一样痛苦
Echoooo33
3年前
37
我也在上海,吉林的来信听完很难过。吉林比上海封的更久,但吉林的声音却很少被听见。不管怎样,先挺过去。
dasongkuaidi
3年前
25
hello,第一位写信者本人下场回复一下。
大白二字,取之民间,但工作繁忙,不得不承认,防护服三个字没有大白好念好交流。就像我们把某种药称作"牛奶",是为了好念。大家叫习惯了,没有别的含义。
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欢"战时状态"四个字,曾经我也不喜欢,当有一天发现,微博上的故事,和爷爷奶奶讲过的我曾无法共情的战时恐怖故事好像好像,官方的信息和爷爷奶奶那时候的闭塞信息也好像好像,我居然在经历他们的曾经,瞬间理解了。我必须承认,我们的诉求都是正常的,甚至是最基本的,而现在的状态就是不正常的,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正常需求。至于这种状态来自于谁,大家心知肚明。这很残酷,所以我告诉自己这是眼前事实,不管接不接受都得承认,以一个人作单位,此刻是无比的渺小。以为自己可以做什么,但能做的就是这点。于是我让自己忙起来,先解决问题,就可以忽略这些信息,这很痛苦,但很有效。当然,我还没有开始解决我的情绪。
"幸运儿"三个字是相对更多的在外流浪的患者而言,进入方舱的流浪者是幸运儿。

fushigichan
3年前
22
关于“幸运儿”还想再说两句:究竟是谁导致这些人无家可归,无饭可吃?只能跪拜求大老爷让住在生活环境极度恶劣的方仓(究竟有多恶劣呢?如果你想看,虽然困难点但还是能看到,就怕选择性闭眼)。如果按照宣传的说法,是祖国母亲养饱我们,但按照现实,仿佛又是我们自己在养活自己,所以只能靠跪求有资源的小部分人来获得基本的人的尊严。何其可笑。

圆圆_YY
3年前
20
吉林的小姐姐的信温柔却又有感染力😭大雪到杏花 和妈妈每天轮流抱着小狗在窗边看窗外那里 仿佛能看到画面 眼眶不注意就湿了😭

fushigichan
3年前
16
节目的前身是因为武汉时对人的关照和共情消失的,所以有了随机波动,也所以让我们这些人喜欢这个有血肉有温度的节目。只希望这份人的关怀和清醒依然存在,而不是变成空洞的官话的表达场所,这样的场所太多了,我们缺的是说人话的地方。

善良的车车
3年前
16
06:00 一定会出现悲剧的……这句话消解了多少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唉

一面鼓鼓
3年前
15
第三封信把我给读哭了

江湖骗子的小宇宙
3年前
15
11:24 我没有办法理解阳人,阴人,牧羊,放羊,母羊这些词。和我没办法理解内胆,皮套,皮下一样。

PepeYu
3年前
14
第一封信里,作者说到“老赖”祈求方舱医护让他们留下那里;我可以理解这些都是作者的观察,就像ta自己在开篇所说的。但是“老赖”的词汇色彩,以及这些都是在上海没有固定居所的人的处境,让我多少觉得作者对“方舱疾苦”的观察也仅仅停留在一种冷淡的直叙上罢了。我非常尊重前线医护,但这些观察恰恰让我觉得,即便是身在其中的人,对他人的痛苦和这些悲剧的来源也是有着深深隔膜的。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隔膜,不言自明。

珍珍珍
3年前
13
05:01 身边有很多人都感染过奥密克戎,基本一周就痊愈正常工作,因为都是居家办公,也经常有带病工作的…或许对于没有基础病的人,奥密克戎没有那么可怕😥
许多钱
3年前
12
都听得让人心碎💔,尤其第三封。

Bobiubobiu
3年前
9
15:45 “我们怕”,具体的害怕,泪目。

Connor
3年前
8
最近除了在信息轰炸下有点PTSD以及深刻明白感受的不可言说,还有两个念头反复在我心底出现:
1、作为物资充足、工资照领的我,不该在此时和更辛苦的人争夺注意力;
2、身在上海目睹诸事的我,不该用我的信息和情绪,去轰炸还能正常生活的其他地方的朋友。
这两个念头,我明知是自我折磨,也知道心理学会让我接受它,但至今挥之不去。希望同在此地的你们不要和我一样。释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