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16分钟
播放:
325
发布:
3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收听小建议:



  • 推荐听友选择1.2~1.5倍速收听,同时带上耳机,享受最佳的音频体验!适当加快音频,节奏感或许会更适合你~口播音频全都经由AI算法深度增强,细节饱满,背景音清澈干净


🎧 一句话介绍:



  • 这期播客是《早中晚》第一次录制对谈形式的节目。嘉宾是我高中时候的好朋友,PCQ,一位重度游戏爱好者,也是一位充满职业理想的游戏从业者。我们关于《赛博朋克2077》的深度闲聊,不止聊游戏玩法,还聊它背后的文化、创作团队、与电影的渊源,带你进入游戏制作的世界,一起畅谈未来AI和独立游戏的无限可能!


🧠 我们聊什么?



  • 聊了《赛博朋克2077》的来龙去脉,包括游戏更新、玩法特色、开发团队背后的故事。

  • 嘉宾从一位游戏从业者的角度,分享了他入行的经历、日常工作和持续热爱的理由。

  • 探讨了AI技术如何正在改变游戏制作,特别是对独立开发者带来的新可能。

  • 谈了做独立游戏的构想与挑战,包括从世界观、美术风格到机制设计的全过程。

  • 分享了我们各自的游戏审美和主机偏好,也聊了玩家文化中的一些有趣差异。


🎯 适合谁听?



  • 游戏玩家:不管你是主机党、Steam党还是Switch党,这期都能听出共鸣。

  • 想进游戏行业的朋友:真实分享让你看到行业光鲜外的真实日常。

  • 独立创作者:特别适合有“我想做个游戏”的念头但不知道从哪开始的人。

  • 关注AI + 创作的人:AI Agent的出现可能会改变你对“创作门槛”的看法。

  • 泛文化爱好者:从电影、文艺作品、技术、美学到人文思考都聊到了,信息量巨大但不失温度。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0|走进《赛博朋克2077》和游戏的世界!


这一期我们聊的是《赛博朋克2077》,就是那个被“波兰蠢驴”做得又帅又Bug的游戏。从2021年开始它就挺火的,后来还出了DLC。这期请到的嘉宾Q哥,是一位资深玩家兼游戏行业从业者,和我们分享了他打游戏的故事,还有他最爱的游戏类型 —— 比如那种剧情丰富的开放世界3A大作。他还说自己特别爱任天堂的独占游戏,感觉情怀拉满!



  • 00:08:17|做游戏的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和调整!


Q哥讲了他为什么加入游戏行业 —— 就是想做出让自己骄傲、能带给别人快乐的游戏。他虽然在行业里才两年,但一直在提升技术。不过,因为互联网公司加班多,他打游戏的时间少了不少。后来和朋友聊天、慢慢调整心态,才摆脱了最初的压力和焦虑。



  • 00:10:26|线下游戏展 +《死亡搁浅2》+ AI游戏的未来!


他还聊了自己去上海BW展的体验,还有对《死亡搁浅2》的看法。虽然这游戏很受好评,但它的节奏和风格确实挺小众的。他特别欣赏小岛秀夫把电影手法带进游戏里的尝试。讲到AI,他觉得AI未来在游戏里会有很多用武之地,尤其对小团队做独立游戏特别有帮助。



  • 00:20:17|AI做游戏到底好不好?


这段重点讲AI在游戏里的使用。比如在美术上,AI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目前AI还不能完全独立做完整的游戏,大多还是辅助工具。嘉宾也分享了他对小而美的独立游戏的热爱,觉得它们表达的创意和个性,比大制作更打动人。他也拿电影和游戏比较了一下,强调两者的不同表达方式都很重要。



  • 00:26:48|《赛博朋克2077》到底值不值?


接下来我们聊回《赛博朋克2077》,一开始这游戏备受期待,但刚发布时因为Bug太多,大家吐槽不断。不过,游戏里的夜之城确实很惊艳,画质和技术都很顶。他还科普了“光追”是怎么提升游戏真实感的。



  • 00:33:21|讽刺一下现实的科技巨头们!


游戏里那个荒坂大厦,其实就在讽刺现实世界的科技公司。很讽刺的是,这种游戏的超强画质,离不开现实里的英伟达、英特尔这些公司。节目也聊到,这种依赖科技的现实,其实可能让我们更孤独、更“被控制”。



  • 00:36:50|游戏和电影,有啥不一样?


这里讨论了基努·里维斯在游戏里的角色,还有《赛博朋克2077》如何把“身体改造”这些赛博设定玩出了细节感。他觉得游戏的互动性让人更能沉浸在世界观里,是电影给不了的独特体验。



  • 00:39:43|赛博朋克到底是个啥文化?


赛博朋克不只是一个风格,它背后有很多政治、社会、文化背景。它起源于科技焦虑、文化反叛,讲的是“高科技、低生活”。《赛博朋克2077》让这些原本挺小众的概念,被更多人了解。而九龙城寨就成了赛博贫民窟的灵感来源。



  • 00:50:26|朋克精神 + 哲学思考!


这段聊到了赛博朋克的“反叛精神”和哲学底色。从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到英国70年代的朋克文化,再到菲利普·K·迪克质问“什么是真实”,赛博朋克其实一直在挑战主流、审视科技、探索人性。



  • 00:57:10|科技的黑暗面:控制论与身份危机!


这一节更学术一点,讲了控制论(Cybernetics)和信息过载怎样影响了人类。比如通过脑机接口控制意识,或者监控让人丧失自由。这些在《赛博朋克2077》里都能看到。而基因工程和仿生人这些设定,也引发了关于“我是谁”的哲学问题。



  • 01:03:57|工具是我们的朋友还是主人?


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像电话让我们跨时空说话,手机让我们能随时随地看信息。但当我们太依赖这些工具时,会不会反而失去了身体的真实感?节目也提醒我们:再高的科技,也不能取代人类的价值。



  • 01:09:26|赛博朋克 = 现实的预言?


回到《赛博朋克2077》,大家讨论它如何像一面镜子,反映了现实中的问题:技术恐慌、年轻人反抗、脑机接口的伦理问题等等。也对制作公司波兰CDPR表示肯定,说他们是真正在打磨内容、持续更新的公司。



  • 01:15:32|机制革新!2077的新玩法!


我们分析了《赛博朋克2077》在游戏机制上的创新,比如你可以一边对话一边操控场景,还有根据你习惯玩法来自动成长的技能树。战斗系统也加入了很多自由度,比如黑客玩法、技能爆发等等。不过也有问题,比如关卡互动不够丰富。



  • 01:21:54|游戏手感这事,真的因人而异!


这部分大家聊到了射击手感,有人觉得枪械反馈不够爽,有人则觉得不打紧,因为《赛博朋克2077》更像是一个剧情驱动的游戏。也提到了《使命召唤》这类对比,说明不同游戏的设计思路和玩家期待都不一样。



  • 01:29:16|叙事创新 + 本土化的亮点!


嘉宾推荐了一款宝可梦类游戏后,又聊到CDPR的另一款作品,说它世界构建、叙事都很不错,虽然NPC行为略显重复,但中文配音特别接地气,还加了方言粗口,嘴型同步也做得很棒。对比《巫师3》,他觉得《赛博朋克2077》的主线更优秀,但巫师的支线更丰富。



  • 01:37:30|综合体验评分时间!


大家最后聊了一下整体体验,比如赞赏了画质、AI互动,也提到了Bug和性能问题。还顺带吐槽了《塞尔达》打斗太差、解谜太无聊。不过整体来看,《赛博朋克2077》的表现算是可圈可点。



  • 01:43:27|神作回顾 + 独立游戏推荐!


大家一起回顾了小岛秀夫做的《合金装备·幻痛》,潜行玩法让人上瘾。然后还推荐了一款独立游戏《邪恶铭刻》,超脑洞、打破第四面墙、剧情一环扣一环,创意值拉满!



  • 01:46:25|游戏审美 + 赛博朋克的未来!


最后,嘉宾谈了他玩游戏的口味,既喜欢《风之旅人》那种唯美,也爱《毁灭战士》那种血腥暴力。他从影视区博主的角度分析了科幻作品的三种世界观构建方式,还表示希望将来继续聊赛博朋克和更多科幻游戏!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I Really Want to Stay at Your House - Rosa Walton / Hallie Coggins|Who‘s Ready for Tomorrow - RATBOY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