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3分钟
播放:
2.94万
发布:
3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从2010年的3.10下降到2.62。在国家政策松绑,鼓励多生的背景下,“少子”和“无子”依旧是不少现代人的选择,关于生育焦虑的讨论也从未停止。


近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最好的决定》汇编了16位作家选择“无子(child-free)”的心路与感受,探讨了和生育命题息息相关的“孤独”“自我实现”“生育本能”和“童年创伤”等主题。


生育选择既是个体化的、具有主体性的,同时也是社会化的、承载着浓重和深刻的历史文化烙印。个人既是能动的主体,同时也是被卷入传统文化与现实国情的被动一方。生不生,生几个,折射出人的处境。


如果说,《最好的决定》一书强调的是人的意志和选择的自由,那么在中国语境下这一话题则有更丰富的现实面向:“生”的疼痛、“育”的不易、计划生育政策、配套的社会保障等,往往成为讨论的中心。


本期“涟漪效应”播客,我们邀请到三位关注,研究和实践生育选择的嘉宾,共同探讨在当下,人们(特别是女性)正在如何作出生育决定?不生或少生这样看似“反主流”的选择正遭遇哪些阻力?而作为个体,又该如何评估和承担这一选择或将通往的未来?


【嘉宾】


于是,文学翻译家、作家,《最好的决定》一书的译者。


赵梦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性别与家庭、生育研究、老龄化、社会网络、流动人口等。


吕永林,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创意写作学科硕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一名70后“铁丁”。


【主持人】


葛书润,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收听时间轴】


03:13 关注生育问题是女性的本能


11:45 当前生育政策在产生什么作用?


21:16 选择不生,和想象的一样快乐吗?


25:24 母职惩罚: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母性”?


36:09 “丁克”在中国的流行


39:58 丁克如何社交?


46:20 “无子”和“丁克”有何区别?


50:00 决定的代价: 丁克如何面对老年?



《涟漪效应》是一档热点话题播客,由澎湃新闻人物栏目出品。新闻背后的故事,热点之外的冷思考,打开可能,通往更大的世界。


音频编辑|马庆隆


运营|马庆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酸辣粉不要辣
3年前
131
😢阻止我生育的最重要因素是对身体的伤害
HD302716z
3年前
81
丁克这个词其实适用范围很狭窄,只指夫妻双方均工作但不生育。默认人都是要结婚的,默认单身就不能谈生育选择。Child-free这个词比较好,更inclusive
离岸的人
3年前
44
起码可以避免三三得韭的下场😅
倾听这个世界
3年前
38
梁文道总说他的节目“八分”录制的时候有噪声,我却没有听到过,想来是后期制作的时候进行了降噪处理;这个节目的噪声真的是太大了,最好是处理一下,真是影响收听体验
饭饭yhy
3年前
36
听了男嘉宾对自己的讲述和对妻子的描述,我惊悚地发现,最能当好父母的人恰恰是他们这些有独立意识也不想要小孩的人。这件事真的是充满讽刺意味。
myhardcandy
3年前
25
给男嘉宾老师点赞。思路清晰,真诚,有文艺有态度。独立思考的典范
Wayway
3年前
21
喜欢吕老师的态度,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看得透彻。但是也反映出这个世界对于每个人的选择是多么不容忍。
咸咸Brenda
3年前
21
22:08 太开心了。过了30,越不越坚定不要小孩的想法。前段时间和妈妈聊了很多,最后她说:确实,生小孩女性太难了,只是想好自己年老的生活就好了。
monsieurX
3年前
21
把生育还原到个人还原到家庭计划的层面的话,生育为女性为家庭带来什么,很多时候是不讨论的。一直在讲付出在讲爱讲责任,但是世界上没有事情是没有任何好处大家都在做的。不育可能仅仅是因为投入产出比不够了……
倾听这个世界
3年前
15
丁克:double income no kid
猫神大人
3年前
14
果然,我也不适合担此人类重任哈哈
冰冰粥
3年前
13
你们可一定要一直丁下去啊。
草莓奶昔_ssKJ
3年前
13
12:54我觉得光喊口号没什么用,没有切实提高女性的职业待遇,还有育儿的社会服务,是没办法提高生育率的
爱思塔她爸
3年前
12
非常非常非常喜欢嘉宾的一句评语,“天大地大自由最大”,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吧
Reno
3年前
9
很好的话题,除了部分杂音,整个探讨还是很有价值的。“丁克”在中国语境下,既有前卫思潮,又有他人视角的谴责意味。六年前,我夫人决定丁克,但谁知道五年后儿子已经上了小学。人在不同时期的想法,恐怕自己也很难预料。毕竟,我十八岁还发过誓不结婚。“生育”问题,以我理解,首先是个人认识、能力准备(身、心、财),再是社会群体问题,但这种观念,仅在发达国家或思潮中得到允许,国内大环境中,还是一种集体观念,简单说,爹妈要你生、叔叔阿姨要你生、唯独自己好像不怎么有决定权。而社会中,“生”或“不生”总要站在二元对立上。其实大可不必,我们需要对“生或不生”这个问题,对不同个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去探讨,去启发下一代,这才使得探讨意义。
aprilxx
3年前
8
内容很好 音质不好 希望改进下
水蜜桃桃子
3年前
8
在剪辑的时候可以注意减少一些停顿、口头禅“然后”之类的表达,主持人的表达还需更流畅。
小火纸
3年前
7
议题很感兴趣,但是音频还是需要降噪下
HD484550f
3年前
7
32:53活在当下跟虚无主义有关系啊? 活在当下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正念地活着。活在当下并没有对未来感到空虚,是让人更踏实更自在地活着,活好每一个当下,也没有让人放纵自我透支未来。
HD573287h
3年前
6
选择不生是重大决定???明明选择生才是重大决定啊!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