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3月初,一位叫做“严肃的虾米”的up主在B站上上传了一个视频,标题叫做“上海211硕士就值5000块?”一时间,“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极大争议。很多网民都在虾米的抱怨中找到了共情,但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这是一种文科生的好高骛远和眼高手低。

去年夏天,“三年内就业率未达60%的专业,到底应不应该停招”引发了全国网民的热议,直到现在,关于“文科无用”的论调也一直都没有消散,它还在持续不断地被大众所讨论。

轻视人文学科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国内,也是英国和美国教育系统的通病。英国高等及继续教育大臣Michelle Donelan表示,“那些无法让学生找到工作或继续深造的课程,对花费了大量精力的学生和纳税人来说,都是一种失败。”近期,《纽约客》发表了一篇报道,题为“英文专业的终结”,这篇文章讲述了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尤其是英文系所面临的某种相似的困境。当越来越多的文科硕士都纷纷“转码”,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再度被推上了风口。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文科考研的报名人数却是与日俱增。文科生学历越来越卷,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学位却越来越不值钱,经济回报也并不乐观,这一切都似乎将文科考研人推向了一种更为严峻的困境。

本期节目,我们想要一起探讨,在这样功利主义的时代大势之中,文科考研的“性价比”到底高不高?人文学科的优势又体现在哪里?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教育?我们的人文学科、研究生选拔制度如今面临着怎样的不足和危机?同时,也作为经历过考研的鞭笞与磨砺的同行者,我们也想聊一聊自己在这条路上的一些经验和困惑。

【本期嘉宾】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教授,“年轻人的心灵导师”
@玄雀:文科教育从业者,“六战考研”上岸复旦大学的文科考生
@龚万莹:文学写作者,毕业十年、离开外企继续深造的“二硕”攻读者

【本期主播】
@林柳逸: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
@方益:澎湃新闻镜相栏目实习编辑

【收听时间轴】
05:27 六战考研上岸与十年后重返校园,我们都为考研付出了什么?
09:09 和过去相比,考研都有哪些变化?
11:33 年轻人为何纷纷选择考研
15:09 抛开功利因素,我们为什么要考研?
26:01 目前录取的文科研究生,是否满足老师们的期待?
29:23 如何看待复试这一场选拔?
45:02 我们的文科教育,和其他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
61:13 近年的文科研究生在生源质量上有何变化?
66:31 保研vs考研,学生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别?
74:22 为了考研上岸,我们都选择过脱产
84:15 低薪的文科研究生兑现不了“体面”的生活,如何与自我和解?
91:50 片尾彩蛋——考研人们的“众声喧哗”:一句想对备考中的自己说的话

【抽奖活动】
在小宇宙app中关注“涟漪效应”,并在本集评论区附上一段“想对考研时的自己说的话”,3月31日,我们将从留言中选出三位听众,送上由梁永安撰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品的《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一本!祝你好运,我的朋友。

【本期配乐】

《旅途愉快》——寸铁

主播...
涟漪效应
喵筱筱
林真棒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BLUE505
2年前 江苏
1
1:02:52 变化与未知
牧扬走走游游
1年前 浙江
3
两次考研复旦失败,面试是最近的距离,接受调剂后成了一生的遗憾,一直想十年后也许考博,但现在找工作太难了。
小火纸
2年前 广东
3
其实当我投身考研的时候会发现,考研本身的过程也能够给我带来很多,我是理科跨考到文学,开拓了更多看待世界的角度。
xlioo
1年前 云南
3
1:03:39 在行动中寻求一种新的打开 不是答案
Tomatoo_tung
2年前 北京
3
想对考研时的自己说的话:勇敢且坚定地往前走吧,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稳过
2年前 福建
4
考研三战失败的我,此刻下定决心战我喜欢的院校,至死方休。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要战胜自己的惰性进步!
主子
2年前 中国香港
4
好喜欢结尾,好有故事感,有一种海浪一样层层叠叠的力量!很符合涟漪这个名字!
耳垂富有人士笔笔
2年前 四川
4
文学是人生的解药。
虚设良景
2年前 美国
5
1:34:11 一直在看梁老师的视频,不论谈什么话题,总能从梁老师的话中得到安慰。现在大三了,现实情况在变,我的想法也在变,想对自己说,拥抱变化吧,要努力去适应,要做一个为成熟理智的大人,要保持内心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也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不论怎么变,我都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可能很难成功,但我一定坚持走完,我要好好去体会这个过程。
耳垂富有人士笔笔
2年前 四川
5
想和考研时的自己说的话:这段时间一直思考了很多,有时候开始质疑,跨考的选择是“正确”的吗?有时候开始后悔,开始美化当初没有选择的那条找工作之路,有时候又开始自我鼓劲,相信自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考研的不确定性太多了,不是吗?明明不喜欢银行,却还是会看到同学签了offer而羡慕;明明不是一个堆砌时间学习的人,却还是会因为看到别人的番茄打卡而内耗焦虑…如果说考研期间的大部分经历是痛苦,那这些痛苦的同时也双向地让我成长,让我经历,让我反思。考研这条路真的太难走到终点了,想放弃了好多次,好多次,可是还是熬到了现在。妈妈说人生总有一个过渡期要经历,爸爸也从未催促我,朋友说这是我们的破茧期,甚至是联系的老师,也会让我多尝试,多个机会。或是在这样的境遇下更感人生的可贵和社会关系的联结。而之后的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以前总会畅想,现在不想再想了,或许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每一分,甚至每一秒,生活也会充盈无比。不知道之后回看这段路程又会有什么感悟,想问问自己,调剂成功了吗?复试上岸了吗?和导师的关系好嘛?如果上岸了,恭喜你,上天给你的这个机会,请你好好把握,继续在研究生阶段探索生活的不确定性吧!如果研考之路止步于此,那能不能,暂时停下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因为从来不是跟风从众的人,所以想要干什么更要自己想清楚。庆幸有父母和朋友的陪伴,从来没有逼迫我做选择,那你呢?那最深处的你呢?想要什么呢?生命若是一张白纸,我仍然希望自己的色彩独特耀眼。就算不耀眼也没关系,还是要祝愿自己更加勇敢、独立、自由、无畏。
耳垂富有人士笔笔
2年前 四川
6
1:05:04 你必须有力量去承担不能改变的,也必须要有勇气去改变你可以改变的。
琛上深书
2年前 山西
6
我会记得, 有一天下雨,我骑着电动车,淋的睁不开眼睛 心里想“这么拼怎么可能考不上” 我会记得盛夏裹着严严实实的防晒卡点赶去教室 记得偶尔不想学 干脆在床上看“隐入尘烟”那个夜晚 像是屏息太久透的一口气 到后来,一个人 静默在家自己做饭 变故频发 但,我还是听到了越来越多声音说“你考的上” 我也感觉 在一条漫长的隧道里走啊走 好像看到了隐约闪烁着时有时无的光明 我也听见了自己心里那个声音 可以的,这次真的可以。 虽然它那么敏感,脆弱 用了整整一年才说服它的相信 但,值得的 上岸的那一天 那么多跋山涉水的昨天,都微不足道
Primasv
2年前 上海
8
录音音质有些不好啊,会影响听感~
XIAOJIAYA
2年前 上海
8
想对考研时的自己说:相信你翻开《作家与出版人》首页时,看到的歌德致席勒的那段:“假如人们不身怀由衷的兴致和某种有失公允的热情去谈论作品或情节,那它们根本就不值一提,乐趣和对事物的兴趣是唯一真实的而又能创造出真实的东西,其余皆是虚妄徒然。1796.6.14”时,像闪电一样流动到心里那几秒的震撼、激动、想要流泪与感同深受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做的且不容置疑的为之努力!天很看起来黑!但你在发光✨✨🌟!!!冲下去(哈哈哈哈哈太热血了好多回忆涌上心头啊!!!
邡燚
2年前 上海
8
1:34:06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共勉。
耳垂富有人士笔笔
2年前 四川
10
1:04:29 文学需要沧桑感、刺痛感。
kkndu
2年前 四川
13
近日正好在看梁老师的《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又在机缘巧合下听到了这一期播客。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很多人,身体在城市里,文化和精神还在农村,遇到事情时不敢做自己的选择……”播客中也提到了一句话“悲观主义看待世界,乐观主义投入世界。”如果说我想对考研的自己说什么,那一定是:“关于考研这个决定,或许我可以请教很多人,搜集很多资料,但最后请一定要做出忠于自己的选择,付出能够做到的最大行动,并且此后不要对结果或其他有任何埋怨,接受因果。毕竟,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人生的有意思不就是在这些因缘际会、阴差阳错中体现吗?相信自己,过好每一个当下!”
从互联网消失
2年前 甘肃
14
22:42 如果考研多年依旧失败,假如玄雀依旧没能考上复旦,那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会不会感到越来越无力?当自己一直为一个目标不断付出,却没能达到期待的结果,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感觉吧,这很痛苦。
狸咕咕_xinn
2年前 湖南
23
24新传考研生,决定考研这段时间想了蛮多的。文科专业在如今大社会的背景下被很多人冠上“无用”“读最多的书拿最少的工资”类似的名号,社交平台上劝退贴永远比经验贴多的多,其实刚开始我也很迷茫,或许拿一个更高的学历对我们专业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但我在高中扔掉了前几的理科成绩、违背家人意愿选了文科,高考结束凭着一腔热血选了新闻,我一路就这样走过来。大学三年过去了,我无数次询问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没有什么过硬的技术,甚至知道自己无法依靠本专业而比跨专业生在拿到一份offer时更胜一筹,这些时刻都是很迷茫的。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这三年我的思维逻辑、看待世界的角度,在一次次阅读和思考中转变,在见证了无数动人的新闻案例中动摇,文字和思想是润物细无声的,这些是理科技术无法给我带来的。所以在思虑很久后我还是决定本专业考研,先不论结果,我只是觉得,备考的这一年,也许是接下来的人生中我可以让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摄入知识最多的一年了,这就足够了。可能文科生的出路真的太少太少了,想象离现实太远太远,但是我依旧不后悔,现在也愿意坚持下去。
耳垂富有人士笔笔
2年前 四川
38
1:20:38 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考上研之后,考研从属于生活。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