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个春天,备受关注的邯郸未成年人杀人案,使得大众的视线又一次聚焦到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以及县乡儿童的心理健康、素养教育等议题上。作为在我国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儿童群体,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代价的承受者, 他们是“被剩下的孩子”,既是脆弱的易受害群体,同时在不当的教育之下也可能发展成为施害者。

另一边,南方周末的一篇“10万+”特稿《最佳辩手来自无名县中》引发了我们对“被剩下的孩子”的另一重想象。今年春天,几个发型独特、乡音浓重的05后县中孩子,闯入了一场原本属于名牌中学和国际学校的游戏——国际华语辩论赛。在广大B站网友的见证之下,他们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县中塌陷”的讨论遍野之时,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所希望唤醒的东西——思辨、批判、提问等等,在一群“被剩下的学生”身上,才终于散发出点点微光?

这两则新闻照见的是同一群体的不同侧面,“留守儿童”、“被剩下的孩子”,重重标签背后,真正的结构性问题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乡村教育还可以做些什么?能不能帮助这些孩子找到一条独属于他们的道路,而不是让他们卷入一场他们从一开始就远远落在起跑线之后的赛道?

文字节选详见: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21338

【本期嘉宾】

潘江雪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上海市政协委员。

董世华

教育学博士,贵州省铜仁学院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

刘昱秀

澎湃人物记者,长期关注乡村教育议题。

【本期主播】

林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0:06:43 改开40年,被剩下的两代人,如何重建爱与陪伴?

00:13:15 抑郁与网瘾:乡村教育更隐性的匮乏是什么?

00:21:47 被污名化的“留守儿童”,怎样自信?

00:30:06 素养的习得,需要无数的“高光体验”和情感冲击

00:32:10 藏区劝学校长:“要带着酒和肉到牧民家把自己喝醉”

00:33:59 孩子离家出走:“想去城里找在外打工的父母”

00:38:30 “不公平”的假期:逛博物馆 vs 帮家里收玉米

00:44:28 注定的“工二代”:磨刀不误砍柴工,做梦醒来再打工?

00:49:08 “如果孩子宁愿去城里要饭也不回来,那才麻烦了”

00:51:45 对素养教育最大的误解:“既然考不上大学,那就心理健全就好”

00:56:14 我们的命运都有边界,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幸福

00:58:51 她生活的村里有脏话、土话,就是没有“黑话”

01:00:38 填鸭式教育不再有效,创造力是“不断犯错”

00:46:47 对乡村真正的赋权:他们看过世界,但依旧愿意回来

01:05:47 作为“城乡剪刀差”的受益者,我们都该对乡村抱有一份亏欠

01:09:20 留守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千千万万的乡村教育从业者

【本期配乐】

《迷失南宁》——Run Run Run乐队

【本期福利】

欢迎在小宇宙单集评论区留下你对乡村儿童和乡村教育的看法和故事,我们将在评论区抽取3位听众送上图书盲盒一份。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寄宿小朋友带领记者参观他们的宿舍。(澎湃新闻记者林柳逸 摄)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的男孩们主动邀请记者为他们照相。(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的女孩们。(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脚踩凉鞋的孩子们正在打篮球。(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云南澜沧县的一所小学,孩子们正在午睡。(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主播...
涟漪效应
喵筱筱
林真棒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艾窝窝和驴打滚儿
8个月前 北京
0
感谢这一期内容,为研究儿童保护做出很大贡献。
HD125238z
9个月前 浙江
0
片头曲好听
这人经常在火星
9个月前 广东
0
09:07 潘老师的收音,起起伏伏好像潮汐呀
白银超市
5个月前 陕西
0
看见过一眼世界 就有其他选择了嘛 就不是被迫留在乡村的嘛
76la
6个月前 上海
0
好喜欢潘老师的理念,真的是育人!哪怕不能帮到所有的孩子,但每一个被改变到的孩子都是具体而又充满意义的~
yuan_ygAG
9个月前 广东
1
想清楚农村存在的必要性,一针见血
李壮壮
9个月前 山东
1
45:48 非常精彩的一段问答,前边听嘉宾老师侃侃而谈几个精彩案例,越听越觉得有作秀内个味儿。(不是针对嘉宾老师,只是近些年一些教育现状的ptsd)主持人温和而直接的点破,给孩子们造梦之后如何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命运。我心里大呼问得好!而嘉宾老师的回答这次戳中了我的心,好的教育可以让我们学会怎样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各行各业,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更好的成就自己的一生。结合评论里一位姐妹的话“教育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看到更高更远的世界”。不忘初心!
抹茶酱爱吃糖
9个月前 上海
1
34:33 真爱梦想课程是我在入学时就了解到的,可惜我不是课教的学生没能深度参与,毕业几年了听到这个项目还在不断壮大真的感觉很开心!现在作为一线教师,还是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可以去到乡村参与这些课程的实施~
丸尾同学
3个月前 北京
1
别忘记农村
Heathers
9个月前 广东
1
58:25 老师说得真好,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
Mars98563
1个月前 湖南
1
谢谢。
哥伦比亚咖啡豆
9个月前 陕西
2
主播很棒,用具体问题把自说自话拉回现实。即使不谈城乡户籍制度,高考是不是真的如嘉宾所说做了转向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改变,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到底为什么会留守这些问题,一边说其实在农村的男性亲属也活得蛮轻松,但一边也在用脚投票去往城市,对农村学生未来的举例也不假思索提到了去城里打工。农村(不是农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存在的价值是否要通过户口来锚定?请原谅我悲观的态度:强行被剥夺的家庭环境可能不是公益项目能弥补的。
林真棒
9个月前 上海
2
🎁福利时间🎁 回顾童年,哪位老师让你至今回忆起来依旧感到温暖感激?和我们说说ta和你的故事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抽取3位听众送上图书盲盒一份~
didi抓给
9个月前 上海
2
这么好的节目
麦克流浪者
9个月前 山东
2
乡村教育真的任重而道远
划船不用桨ang
9个月前 北京
2
58:56 这一段好感动❤️道阻且长,希望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不忘初心培育我们的小树苗🌱,希望再写“冰融化了是什么?是春天”的小学生不再会被打叉叉
JoseMourinho
9个月前 四川
4
听完这一期我想问一个问题,这个社会真的有两位老师说的那么样的能让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都能体面生活的(工作)机会吗?你们说教育要让农村孩子愿意留在农村,这算不算一种PUA?
宁丹侬
9个月前 上海
7
44:28 记得初中快毕业的时候,语文老师对大家说:每一份职业都是值得尊重的,只要你能尽己所能,过得每天开心。如果你成为一位修鞋师傅,那么你努力做到这条街上你是手艺最好的师傅;如果你成为了卖菜的小贩,那么你努力把小摊经营到市场里最火的摊位。那么我都会为你们而感到自豪!
Briant
9个月前 浙江
9
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是常谈常新。从前车马慢人与人间的差距顿感,而今网络时代视野不再拘泥在地村庄。喜欢节目里的那几句话,“改变不了的出生,但能改变的未来”,“上山不同的道路的选择,比不过就换条路”,确实,不只是“剩下来”的这批同学,还有乡村小镇的同学,是卷不过“城里娃”了,不妨探寻其他的道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是相辅相成的,不是非此即彼的,是交相辉映的。” 应是同学不论选择哪条路,都能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未来的,但论无悔,不论出处。
stank
9个月前 北京
12
45:48 教育是可以让我看到更远更高的世界,而不是为了让我成为人上人。我作为一个留守儿童一步步走到今天能够独当一面,我感谢每一个鼓励我的老师。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