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8分钟
播放:
4.08万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自拍如何诱发自杀?
* 早产和镜子为何产生自恋?
* 客观、真实、准确的影像究竟存在吗?
* 人无法亲眼看见自己的全身到底意味着什么?
本期节目转文字稿会陆续发布在 公众号「Orpheus微见」
「Orpheus微见」第26期,「媒介研习」系列第8期,我们将从影像技术发展史和精神分析来挖掘一个很抽象但每日熟视无睹的问题:「人无法亲眼看见自己的全身,到底意味着什么?」而这样的「宿命」又会如何通过自拍、镜子等“倒影”,塑造我们的自我认知、审美与自恋情结?
微见《媒介研习》系列入选2023小宇宙播客大赏年度专题策划,欢迎收听往期内容:语言 | 屏幕 | 二维码 | 表情包 | 噪音 | 气味 | 信息流
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 STRUCTURE & TIMELINE
一 \ 自拍、水面、镜子
00:01 每日自拍200张后自杀
04:22 自拍、水面等所有反光的媒介
05:55 纳西索斯Narcissus与自恋Narcissism
06:54 镜子的魔力
二 \ 反射技术
12:14 照相术的发明与第一张自拍照
14:40 照相门槛降低
16:39 1966 宇航员如何与地球自拍
18:56 1999 首款前置摄像手机
21:16 平成卡哇伊文化和滤镜的原型:プリクラ大头贴
23:27「Selfie」是怎么被发明的?
26:48 四个底层技术:微电子、通信、存储、显示
27:49 iPhone 4前置摄像头与FaceTime的发布
32:47 底层技术之上生长出的社交应用与图像帝国
三 \ 变脸技术
34:59 大量自拍行为集中爆发:卡戴珊、坎爷、奥巴马、王俊凯……
36:25 滤镜和修图
38:47 上镜「Photogenic」是谁发明的?
40:15 有客观的「上镜」吗:两个心理学实验
41:50 镜头畸变、Snapchat畸形症与疯狂的整形浪潮
46:40 反垄断、颜色失真、雪莉卡与AI美黑滤镜
51:43 P图、审美、看不见自己的「宿命」
55:42 生成式AI自拍、自我客体化
四 \ 超越宿命
56:47 婴儿镜子实验
57:40 拉康 镜子阶段 理想自我 我即他者
1:01:00「宿命」背后的「宿命」:所有人都是早产儿?
1:04:37 人类换取智慧的代价
1:06:20 网络假手实验
1:08:26 躯体变形障碍与控制不住的连续整形
1:12:33 电子媒介、图像混乱、不平等的对比
1:13:58「美」是什么?
1:16:18 重新对焦、超越宿命
不同设备/距离造成的镜头畸变
Snapchat畸形症与整形手术风潮
美黑滤镜
雅克·拉康
假手实验(Body Transfer Illusion / 橡胶手错觉)
▶ 参考资料及延展阅读
* 《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拉康的精神分析世界》 王润晨曦 / 张涛 / 陈劲骁
* 《导读拉康》 [英]肖恩·霍默
* 《嫉妒与社会》 [德]赫尔穆特·舍克
* 《奇云》 [美]约翰·杜海姆·彼得斯
* 43: 像风像雨又像云 不可理论
* 精神分析篇03:镜子阶段 维生素E
* Selfie addict took TWO HUNDRED a day - and tried to kill himself when he couldn't take perfect photo Danny Bowman
* 200 Selfies A Day To Mental Health Campaigning Danny Bowman访谈
* 第一款太空手持相机
* How do“selfies”impact adolescents' well-being and body confidence?
* Selfie Obsession: The Rise of Social Media Narcissism
* 你上镜吗?
* Differences in face memory forthe self and others 上镜选择实验
* Choosingface: The curse of self in profile image selection 上镜选择实验
* Australian man 'invented the selfie after drunken night out' 自拍词汇的发明
* Could selfies be pushing more Americans to plastic surgery? 镜头畸变与整形手术
* Snapchat dysmorphia Snapchat畸形症
* How Kodak's Shirley Cards Set Photography's Skin-Tone Standard 柯达雪莉卡
* 韩炳哲 | 福柯的困境 辩证地理解自我技术
* Why Humans Give Birth to Helpless Babies 早产
* Body Transfer Illusion 假手实验 / 橡胶手错觉
▶ 本期提及的部分专有名词
Danny Bowman / 纽卡斯尔 / Narcissus 纳西索斯 / Narcissism 自恋 / Karlheinz Bartels 巴特尔思 / Lohrer Schloss am Main 美茵河畔洛尔城堡 / Neidoptik 嫉妒光学 / Lothar Franz von Schönborn 洛塔尔·弗兰茨·冯·舍恩伯尔恩 / John Durham Peters / 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 路易·达盖尔 / 银版摄影法 / Robert Cornelius / Kodak Brownie 柯达布朗尼 / Game Boy Camera / Buzz Aldrin 巴兹·奥尔德林 / New Space Walk Camera / 京瓷VP-210 / Daniel Henderson / Intellect / Apple Newton / Print Club プリクラ PuriKura (大头贴)/ Nathan Hope / FaceTime / Samuel Goldwyn 萨缪尔·戈德温 / Tijion Esho / Snapchat Dysmorphia Snapchat畸形症 / Shirley Page / Jean-Luc Godard 让·吕克·戈达尔 / Bill Pyne / Remini / Henri Wallon 亨利·瓦隆 / Jacques Lacan 雅克·拉康 / Arthur Rimbaud 阿蒂尔·兰波 /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 躯体变形障碍
▶ 一起见微知著
* 活动预告:2024 年 5 月 18 日至 19 日,「声量 The Power of Voice」将在阿那亚举办,Orpheus微见将与数十个知名播客随机对谈,欢迎关注,点击了解详情。
* 节目周边:主播设计的挎包
* 听友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 社交媒体: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 欢迎收听回声场ECHOCAST其他节目:在场证明 | Why for Jazz | 别想好 | 城市余数City remainder | 日间散步Balade du Jour | 城市瞭望塔 | 声音切片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冈波斯日记
1年前 湖南
193
36:53 ·“自拍看上去强调了“我的在场”感, 但另一方面, 它却可能将自拍者的注意力从真实的现场转移开。人们不断地盯着手机屏幕,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表情、拍摄的角度, 而这往往削弱了他们对现场真正的感受、体验或参与。所谓的在场只是影像化的、数字化的, 人们呈现自己的在场, 更多地是为了在社交平台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真正的现场, 反而可能呈现一种“缺席”状态。” ·“为证明身体在场, 却造就了某种意义上的“缺席”。这是移动时代的一种空间悖论。”
喜2月
1年前 福建
111
听完一下子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所斤斤计较的"美貌",其实都是凸透镜镜头畸变下的产物。那些为了照片更"好看"的种种行为,都在失去原来的自己本身。
今天一定早点睡
1年前 江西
96
主播好多观点跟我自己的思考很相似,不过我的想法没有主播这么系统,偏向自我表达。 我摘一段放在这里:一直以来都很困惑我在别人眼里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要知道自己是谁,但却要通过他人之眼才能够认清自己。这好像是人类的宿命,永远看不清自己的面目,借助外力才能勉强窥到模糊的五官:镜头里定格住的我被镜头畸变,不是原本的我;镜子里的成像左右颠倒,不是真实的自我;他人瞳孔里倒映出来的我,夹杂了对我或憎或喜的情感,也不是本来的我。虽然我与自己朝夕相处,但我竟然连自己的长相也不清楚,当我想起我时,首先浮现的是证件照上的淡妆微笑的人像,仅此而已。其他有关我的记忆隐匿在一团雾气里,不见天日。
秦旷
1年前 广东
29
【本期福利】评论区聊一下任何对自拍、自我形象、自我认知的想法,5月17日抽两位评论听友送微见设计挎包各1个 [外观见Shownotes] 【相关单集推荐🍻】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392ea2c30f6410249a1b179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61b8a6e1a5baed8ef6a9f4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63a4f7cdec649c5f51562a8
妃妃Lexie
1年前 江苏
28
将认识自己交给他人。 让渡自己的权利,技术的赋能也是有代价的。 学到了让自己更上镜的技巧。是不是也是异化呢
wenqi_
1年前 上海
26
新鲜的角度,伟大的作品。
Kiki班长
1年前 辽宁
26
这一生,我只有一个身体,我会好好珍惜。
小里女士
1年前 北京
22
听过最好的讲媒介的播客!
饿了的柚子
1年前 北京
17
拉康的镜像理论在电影里应用还是挺多的,镜像里往往是自己渴望别人看到的样子,虚荣愉悦幻象,以及透过他人的肯定完成整套形式感。本质或许是人需要透过外在幻觉(旅游拍照,工作打卡),来给自己的存在制造意义。
NAKEDSILVER
1年前 澳大利亚
12
shownotes真的做得太用心了!
妃妃Lexie
1年前 江苏
11
放下成为模板的执念。放下总是比较和量化的心。 发掘自己的特质,如果不能做到爱自己的全部,至少能够接纳真实的自己。 审美不是模仿,而是创造!!狠狠认同! 美不是唯一的固定的,而是多样的动态的创造性的。发现美创造美成为美,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世界认识自我吧! 推荐大家去看《服美役》!!!
冈波斯日记
1年前 湖南
10
苏珊·桑塔格曾说过人类愿意停留在柏拉图的美好世界中无法自拔,陶醉在真实的影像中而不是真实本身。
萧大出
1年前 河南
10
哇,讲得太扎实了!播主一个人,内容准备这么充分,输出风格可听性高,也很有效率,表达有条理很清晰。大篇幅介绍探讨一整个挺大的话题,播主能写会说,综合人才👏。
妃妃Lexie
1年前 江苏
7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媒介中的自我。 福柯:自我技术,自我客体化。 镜子阶段:作为思想概念的我如何认识实体的我。(隐喻,也包含外界反馈 自我是依赖他人构建的,生物在以类似想象的方式占据身体。 理想的自我也是社会规约下的理想。
mmirac
1年前 广东
7
44:18 怪不得在人多的合影中,两边的人脸相较于中间位置的人脸都很宽
七个梦
1年前 福建
6
42:16 Apple vision Pro,以后就可以拍空间视频了
slience_JTk2
1年前 未知
6
人类是注定无法用自己的双眼看见真实的自己的,当我们试图通过一些媒介例如水面,镜子,他人的评价来得到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当我们被主流审美所束缚的时候,我们就主动地成为了他者。我们应该认清镜头畸变下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之间的分别,不再受社交媒体的影响而模糊虚与实之间的界限,不将自己的真实与他者的虚假做比较。美从来都不应该被模板化,我们不应该去努力趋于美,而是应该去努力创造美。 也许那些我们无法忍受的瑕疵,正是我们没有被主流审美所抹灭的,真实的自己。
牛头角青年7
1年前 福建
6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37405966e4c00c6af1b412 想起这期对“脸”的讨论
栗子味de
1年前 安徽
5
对美拥有独立的判断力
HD1030120y
1年前 云南
3
shownotes长图喜欢!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