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4分钟
播放:
2,396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嘉宾:林夕,互联网从业者,6年港股投资经验,3年A股投资经验。

主持人:老陈:前证券报+财联社老油条,采访过数百位基金经理和私募老总。2009年入市,“交易强迫症”研究者。

被套的记忆很容易抹去,踏空的记忆却刻骨铭心!


十一假期过半,很多股民还沉浸在节前的“躁动”中——满仓待涨者有之,割肉踏空者有之,甚至还有人,管不住自己的手,还在追涨杀跌已率先开盘的港股。


10月3日,秋高气爽,林夕和朋友一起去西山郊游,一路上都在心神不定地盯着港股。



早上,港股跳水,她开盘买入的一只地产股“急杀”,于是慌不择路中“割肉”。午后,港股V型反转,她又急匆匆地追了回来,一进一出,又损兵折将不少钱。


她在小红书分享自己的虐心操作,我帮她诊断为:“交易强迫症”。



2013年,我曾一口气写下四篇“交易强迫症”系列报道,因为,我当时也和林夕一样,每天追涨杀跌,亏红了眼不甘心,就想马上赚回来,于是一次错带来随后的几次错。



股市交易,都是逆人性的,林夕的虐心经历,其实是很多人都常犯的错。


在前几年的房地产投资上,很多人也会在一轮猛涨中,抑制不住加杠杆投资的冲动,有人去涿州看房,眼睛眨都不眨买了两套,回来路过窦店,又下手了一套160平的大四居。



如今,他涿州的房子烂尾了,仍还着贷款。窦店的房不舍得割肉,也租不上价格。


这一期节目,我作为一位15年的老股民和前证券报的资深记者,给大家聊聊投资中的心理学。


比如:为何“踏空比被套更难受”?

比如:单边牛市,为何老股民不如新股民

又如:空仓之后,如何做到空心?

再如:为啥牛市比熊市更容易亏钱?

欢迎入群交流——




时间轴


02:30   港股盘中V型反转,追涨杀跌亏了好多钱


04:30  “交易强迫症”,一次错误导致连续多次错误


06:15  交易就跟玩欢乐豆一样,每天亏好多钱


07:10   18年入市,这几年“价值投资”体系被打乱


08:00  7月份割肉港股,踏空导致心态失衡


09:00  老股民的熊市智慧:熬和抗


10:00  为何“踏空比被套更难受”?


12:00 对抗踏空,有哪些对冲方式?转移视线和追涨垃圾股


14:30  一位15年老股民的踏空伤疤


16:40   9月30号卖掉了一半的基金


18:00  2015年3000点到5000点,都没有赚到钱


20:00  单边牛市,为何老股民不如新股民


23:00  2022年最后一天,重仓股割肉后一骑红尘


26:20  今天爬山过程中,一直在盯盘


28:00   2023年第一个交易日再次AII IN


29:30  空仓20个月,对于这次踏空心态尚好


30:00  空仓之后,如何做到空心?


32:00 《孤注一掷》:贪心与不甘心


34:00  用买房首付炒股被套的虐心回忆


36:00  遗憾的是,3000点以来没补仓


37:00  一位擅长做波段的老股民“倒在黎明前”


39:00  在房地产上的操作亏损,比股市多十倍


41:00  底部卖掉小房子,想买的房子“跳涨”


43:00  2017年3月中旬去霸州看房,火爆空前


45:30  在人声鼎沸时,要克制加杠杆的冲动


46:20  被套的记忆很容易抹去,踏空的记忆却刻骨铭心


48:30  三根阳线改变三观,持币者心态也开始毛糙了


50:30  十一期间,很多群都在聊股票


52:50   为啥牛市比熊市更容易亏钱?


55:30  踏空之后,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57:00  十一期间,不要再研究K线了


59:40  牛市中,尽可能减少操作


60:00  买基金比买股票心态好一些


61:00  不要把金融投资看得更重,个人成长更重要


62:00  金融投资陷阱:看见即所得,赚的钱“金融消费”


63:00  全职玩股票幸运儿,可能是幸存者偏差


64:00 颠覆不破的真理:一赚二平七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