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76分钟
播放:
3.62万
发布:
11个月前
简介...
“医改”是出现在大众新闻首页的高频词汇,是一个国家推动医疗行业变革最重要的政策抓手,更是关乎老百姓医疗健康福祉的重要政策工具。
然而医改具体在改什么,要改成什么样,可能大多数人并不清楚。本期我们邀请了医疗行业资深战略咨询专家、公众号【格路人】作者Jonathan,一起聊聊医改40年来的历程和关键节点,并试图探讨,医改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时间轴
2:10 为什么要聊“医改”这个话题?
4:08 “医改1.0”阶段的市场化尝试
6:33 医改开始前中国医疗是什么状况
8:42 赤脚医生撑起了中国早期全国HMO
14:52 市场化的潘多拉磨合被打开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8:36 医疗费用上涨背后有哪些原因?
22:46 SARS给了反思医改的机会
26:01 新医改下“市场派”与“政府派”的博弈
30:00 免费医疗真的“免费”吗?
35:55 信息化让国家有机会掌握更多经营数据
40:50 新医改的两大核心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
45:00 中国医生的工资合理吗?
48:21 DRG背后的争议核心
55:21 三明模式引领的医改3.0
1:04:12 医改3.0阶段的新问题要怎么改革?
1:09:02 医改有终局吗?
#song list
-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 Janos Starker
- • Love From Me-Johnson Rodgie
- • Study With Me - Snuggles
- • Mark Masri - Santa Lucia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诚招冠名、植入、定制单集合作伙伴)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李小跑爱跑步
11个月前
河南
74
主持人很棒。主持的很有水平!不定时解说一些听众可能容易有顾虑的点,补充一些嘉宾可能存在的谈话过程中疏忽的GAP,表扬主持人。冲你给个关注!
离小书
11个月前
江西
55
谢谢,这是非常好的主题。按照自己理解写了个笔记:中国医改的逻辑。
# 中国的目标:费用、效率、质量
- 控费
- 不能是美国的高收费
- 提高效率
- 不能是长期排队的免费医疗
- 高质量
- 不能是美国的低质量
# 两派
政府派和市场派都希望降低政府负担。市场派不怎么在乎人民的支出和享受到的医疗水平,政府派是既要又要。
# 医改3.0
## 控费
- 医保局下场博弈,其实类似于美国保险公司的作用,没什么可以质疑的
- 压缩无关方利益
- 压缩中间环节的利益
- 药厂90%用于宣传推广,那么我承诺用你的,你不用市场推广了
- 在市场失灵的时候,用数据分析来合理定价
- 把药厂的利益拿给医生
- 医生如果能少用药,换来患者的好转,很好。把药厂的利益拿给医生。
- 对于消防员和公共卫生事业,无事发生应该受到奖励。
- 压缩相关方利益(这一块潜在的会影响供给,让医生变少,药物变少,让患者治不好病)
- 压缩药厂的利益
- 我以量换价
- 控制医生方的利益
- 用竞争来合理定价
- DRGS给每种病一个价格,大家都进步了,那么这种病的价格下降
- 这和外卖骑手困境一样,和市场化价格竞争一样,和互联网下的程序员内卷一样。
Molly_ecxT
11个月前
江苏
55
希望国家集采药物不能只会压低价格,也要注意把控质量,一些药真的没啥用啊,为了保护集采药物,好多好药进不了医院,我自己在医院上班还得跑到药店去买药
陈嬉皮
11个月前
浙江
28
作为一名在行业内工作人员 DRG出来后 临床医生就是一手拿计算器一手拿手术刀 你要一个人生好几个毛病 就要分几次来 不然DRG超了要扣钱了 该说不说 集采确实价格便宜了很多 但有的药物效果也下降了
格路人
11个月前
北京
23
玉米告诉我评论区有点子热闹,感谢大家的喜欢和批评,简单说几句:
1、医改是个宏大的主题,作为一名普通的从业者,我也只能从某个很片面的角度切入进行解读,这样比较省事,写公众号也容易组织内容,但难免失之偏颇。再较真来说,就是水平还不够,撑不起宏观叙事。
2、不管是我们从业者、吃瓜群众,还是各级决策者,大家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权力也只对来源负责。我也经常遇到一些想不通的问题,挪挪屁股就想通了。当然,能想通不一定能共情,骂街的话不适合播出。
3、改革这事儿从来就没有最优解,反正在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说,改了啥都是最佳方案。不过换个角度,改革本身大概也不是寻找最优解的过程,而是尽可能妥协磨合达成共识,找到那个不是最差的方案,然后先干起来再说。其实我是悲观主义者,有时候也想着:累了,毁灭吧,快点儿
4、录制过程中,因为我这积劳成疾的老腰不太舒坦,下意识有时候直起身子有时候弯下去,没想到导致声音忽远忽隐膈应人,实在对不住各位。
齐得隆咚呛
11个月前
澳大利亚
18
36:38 33:58 听了30多分钟,大概就是对国内的医疗问题,不敢说实话,因为太敏感。对海外的免费医疗体系了解十分不全面,或者故意不想了解。我就感觉自己像是维权的群众然后被拉到屋里听领导告诉我,国家很难,我们现在和以前比好很多了,你理解的不对,就这样吧。

胆大的龙猫
11个月前
日本
17
医保药品里越来越多中成药是出于什么考虑呢?据我个人的经验,很多常用药西药更便宜更快,中成药都非常贵

深吸一口气吧
11个月前
四川
16
42:40 明白嘉宾只是举个例子,但药企的销售费用90%是一个太过夸张的数字了,一般新药定价时就会根据产品定位提前考虑销售费用,通常创新药的销售费用会是销售额的30%左右,老药会更低。

生而为猫奴
11个月前
广东
12
这个主题太棒了🫡🫡🫡
泽一_FySV
11个月前
山东
12
1:10:56 减小患者端的信息差,给患者更多的有效的维权机会。对医生的工作时间有一种优化,就是工作量可以稍微越老资历越少一点,但别全丢给最基层的吗喽,然后是工资可以断崖式高一点,这样就感觉还会让医生舒服一点,说实话,上次看着挪威博主生娃刀口发炎这个,我觉得咱们国家最基本的这个最起码你有病能立马看,虽然说这个看的过程中会有概率遇到不太舒服的事情。

水云身-
11个月前
安徽
11
50:56 主持人很会提问和引导,适时解决行外人不懂的名词疑惑,真的听感很棒

深吸一口气吧
11个月前
四川
11
43:07 这里做一个小小补充,有必要区分清楚集采和医保谈判。集采会在企业投标前由全国医院上报药品总量,企业以量换价,可以省去销售费用。国家集采政策多次调整优化,比起19年第一次4+7集采,更加注重市场供应稳定,企业降幅也趋于理性。集采主要针对已经上市多年的成熟产品。
与成熟产品相对的创新药,国家当前的重要政策是医保谈判,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灵魂砍价。国家医保局通过每年一次目录调整,实现了创新药品快速准入医保目录,利于企业快速实现销售放量,利于患者快速用上新药好药,现在很多外资新药也会选择中国作为首发上市的国家,从政策端引导国内加强创新。

王白水
11个月前
北京
11
35:59 足够的信息化才能优化医疗财政的精准定位,但根据我的接触,不少信息的录入很不规范,比如诊断和用药强绑定,可能要用到某个药,但这个病人事实上并不是这个诊断,最后为了满足上级要求,强行开一个这样的诊断
案例:心梗患者常用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吃起来容易胃疼,所以一般也要同时服用胃药,但这时候就必须上一个胃溃疡之类的诊断,结果这个医院所有心梗患者基本都是胃溃疡,这最后分析起来岂不是很有问题

Zac_Zang
11个月前
江苏
10
这里医保的意思是当次住院治疗的医保结算清单上报按医疗资源消耗最多进行主诊选择从而进行DRG分组,cc和mcc也要体现治疗用药的资源消耗。其实区域内头部医院就应该形成联盟(根本不可能)才有可能对抗每年病组支付标准的内卷。
Balthasar
11个月前
德国
10
33:41 这种传说有多少真实性是不是需要一点fact check?个人有限的体验,真在紧急情况下(医生判断,不一定是病人自己意见),还是比较容易得到及时治疗的。
momo_xbFs
11个月前
广东
9
给主持人点赞,一直在带节奏帮听众梳理时间线和关键点

svthypen
11个月前
未知
9
主播们真的很客观很全面很小心用词了哈哈哈感谢主播!❤️
Erik_3hPa
10个月前
北京
7
我是做医疗制度研究的,很感谢嘉宾能面向大众进行宣传和解读,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但是,嘉宾对医改和医疗政策认知的深度还需要加强,很多细节和逻辑不是归结于市场化和政府派的。这和财税制度,事业单位运行,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发展,作用等等都有关系。医疗改革的分析不能独立于医院体制,建议作者看看置身事内,对政府怎么运行的有更深入的了解,再映射到医院去思考
HD444887g
11个月前
北京
5
明面上跟韩国差10倍 私下赚多少大家都清楚!韩国医生要是知道了 对他们来说确实残酷。
哥谭大学特招生
11个月前
浙江
4
06:54 那个赤脚医生相关的书呢?红封面的,主播不来推荐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