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7分钟
播放:
866
发布:
6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内容|


上海车展系列下期新鲜出炉!在这期节目里,我们和驾仕派两位资深读者再次从设计、机械等角度复盘了上海车展上的重磅产品。


产品是打开复杂中国汽车市场的钥匙。透过产品,才能看清中外汽车品牌的战略布局。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联合创始人@杰克驾势说以及 @老干部张局爱开车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2:16 大众集团在上海车展的深刻印象与产品布局


今年上海车展中,大众集团旗下的大众、奥迪和保时捷等品牌给观察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大众品牌推出了三个针对不同市场领域和采用不同技术平台的概念车,包括纯电平台的ID.EVO概念车、融合中外技术的增程概念车以及定位低端市场的轿车概念车。这些产品展示了大众集团在高端和低端市场的全面布局,以及在纯电、增程和插电混动技术上的全线覆盖。此外,奥迪品牌也展示了其在高端PPE平台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大众集团在中国通过不同合资公司采取了三套不同的方案,体现了其在产品差异化和自主开发方面的策略。


07:54 大众与长安马自达新车型及市场策略探讨


讨论集中在上汽大众和长安马自达近期推出的新车型及其市场表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巨额投资显示出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而ID.ERA增程混动车型被认为是大众追赶市场趋势的尝试。同时,长安马自达的EZ-60因其独特的设计和相对亲民的定位受到正面评价,特别是其将高端设计元素下放至较低价位产品上的尝试。此外,该车型计划出口的策略也被视为盘活国内产能和利用长安资源的有效方式,与光速汽车的策略形成对比。


11:01 北京奔驰长轴距纯电动CLA及宝马纯电SUV市场竞争力分析


对话主要讨论了北京奔驰的长轴距纯电动CLA车型和宝马的纯电SUV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指出CLA车型虽然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如大电池和长续航,但在价格和市场定位上存在疑问,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不足。同时,讨论了宝马的纯电车型在设计和市场策略上的表现,认为其虽有一定的市场价值,但并未超出预期,强调了豪华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位和策略。


15:39 上海车展:宝马与奥迪新车型印象


讨论者分享了对今年上海车展中宝马和奥迪品牌新车型的印象。宝马的概念车外观设计新颖,特别是其宽大的格栅和发光格栅,展现了电动车设计的新趋势。奥迪A5L Sportback的国产版本因其优雅的设计和适度的轴距加长受到赞赏,被认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短轴距形态,同时解决了后排空间的刚需。此外,讨论者对奥迪的燃油车策略和上汽大众即将推出的插混产品表达了兴趣,特别是对奥迪150千瓦第五代EA888发动机和48V电机的组合感到好奇。最后,提到了中国消费者对高艺术性和技术性融合车型的接受度问题,以及外国工程师对奥迪E5 Sportback概念车的高度关注。


21:11 对奔驰CLA和马自达EZ-60的评价与市场看法


讨论者表达了对奔驰CLA车型的支持,认为其设计上的个性化和豪华感能够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在家庭第二台车的选择中。同时,他对马自达EZ-60的设计印象深刻,认为其独特的设计使其在电动SUV市场中脱颖而出,即便是在20万元以内的价格区间,也能吸引年轻人的青睐。讨论者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自己喜欢的东西,品牌平台的来源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23:01 合资品牌在上海车展的新能源反击与未来展望


对话围绕今年上海车展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反击展开,提及大众、丰田、通用、日产和马自达等品牌展示的新产品与技术,如日产的先进车机系统和丰田采用的鸿蒙座舱系统。讨论指出,虽然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有所进步,但仍需观察其持续性和市场反应。同时,强调中国自主品牌在本土市场具有天然优势,基于对中国勤劳与智慧的信任,认为中国品牌在汽车大战中将占据重要地位,并强调了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合资品牌虽有活力,但中国企业在汽车市场中将保持主流地位。


27:12 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市场趋势与挑战


合资品牌在技术、本土化方面展示了巨大诚意,但在当前中国市场上,能否取得成功仍存在疑问。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理解与国外有显著差异,更倾向于购买被视为“移动电子载具”的产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车辆。这使得自主品牌在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方面占据优势。虽然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努力适应市场,但受全球形势和中国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他们可能难以改变自主品牌领先的市场趋势。此外,中国品牌面临如何为全球市场造车的挑战,尤其是在底盘、操控等技术领域需要向海外品牌学习。当前,中国新能源市场与海外市场存在温差,中国品牌需要调整产品策略,减少特定国内市场偏好特性,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


33:25 中国与海外市场汽车及电子产品配置差异探讨


讨论集中于中国市场热销的20万左右的汽车配置丰富,功能强大,这种配置在国外被视为豪华汽车。提出疑问,这种豪华汽车的普及是否属于经济过热的表现,以及是否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进一步分析了从IT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性能饱和是产品发展的常态,并指出中国80后、9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对于汽车的配置和等级差异理解有所不同。讨论了新势力和小米等品牌简化配置策略的成功,并将其与电子产品市场,特别是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市场对比,强调了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的配置差异和断代差距。最后,指出中国与海外市场的融合并非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各自的市场需求和差异。


36:51 汽车设计与机械融合的未来趋势


对话聚焦于汽车设计与机械融合的最新趋势,特别是新势力品牌与传统豪华品牌在设计上的差异与融合。讨论者认为,近年来新势力产品的设计同质化让人感到乏味,而奥迪E5 Sportback和宝马Vision Neue Klasse概念车的设计则展现出强烈的吸引力,体现了设计与机械结合的重要性。此外,提到了中国新势力品牌在设计上的不足,以及对未来汽车设计多样化和品牌沉淀的期待。还提及了汽车自动驾驶能力被视为基带功能,强调了汽车企业在设计、底盘调教等方面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增值点。


40:33 中国品牌在汽车市场面临的压力与应对策略


讨论指出,尽管中国品牌如江淮汽车、吉利和深蓝在车展上的参展规模有所缩小,但这并不代表品牌实力的衰减。分析认为,中国品牌采取了更为务实的策略,不再单纯依赖车展首发新车,而是通过品牌自有的活动和发布节奏来推广产品,借鉴了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方式。此外,讨论还提及中国品牌市占率已超过50%,但预期未来可能会面临一定压力和市场波动。然而,整体上,中国品牌正通过调整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44:01 中国车市品牌差异化与同质化竞争


对话围绕中国车市中的品牌竞争,特别是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市场分布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中国品牌在消费者独特喜好和趋势上占据主导,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扩大至60%至70%,而合资品牌则可能缩小至25%到30%。讨论中提到了中国品牌在车展上展示的规模看似缩小,这主要归咎于营销节奏问题以及车型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差异性。举例说明了如何一些品牌通过独特的技术或设计(如水平对置发动机)试图脱颖而出,但这些亮点往往被同质化趋势所淹没。最后强调,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中国品牌需要开发具有差异化特色的产品,而非仅仅跟随市场主流趋势,以避免被强势品牌流量覆盖。


47:37 中国品牌在车展的表现与百万级豪车趋势


对话讨论了中国品牌在车展上的表现,鼓励品牌积极参与以展示实力和自信。提到了自主品牌参展热情作为其经济和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并以比亚迪为例说明了其在海外车展的强势表现。此外,讨论还涉及了中国品牌在车展期间的活动策略以及与媒体和终端用户沟通的重要性。最后,对话转向了今年上海车展上出现的百万级豪车趋势,提到了蔚来ET9和尊界S800等车型。


51:44 中国品牌豪车市场定位与发展挑战


对话围绕中国品牌豪车如ET9、尊界S800和极氪9X的市场定位、价格策略及品牌发展展开。指出中国豪车品牌在性能和配置上与国际品牌相比并未展现出明显优势,定价却达到百万级别,尚未达到以设计卖豪车的阶段。强调中国品牌需在品牌和技术积累方面进一步发展,才能支撑更高的定价。同时,讨论了“科技平权”概念下,高端车型如何在技术普及的背景下凸显其价值,并指出当前中国品牌豪车在品牌塑造、文化传承方面的不足。认为这些高端车型更多扮演品牌图腾的角色,通过牺牲销量来提升品牌形象,为低端产品铺路。


56:13 极氪9X:传统汽车厂商的新能源尝试


讨论围绕极氪9X展开,这款车型在设计上引发较大争议,但热度颇高。与专注于电子科技的企业不同,极氪9X代表了传统汽车厂商在新能源领域的尝试,强调了汽车本身的属性,如75度电池和2.0T发动机。与蔚来ET9和尊界S800相比,9X展现了汽车企业对汽车技术的敬畏和理解,尽管销量方面可能相对弱势,但其诚意和对汽车本质的重视被认为是其优势。


57:56 对中国高端车型ET9和S800的对比分析


讨论了ET9和S800两款高端车型的定价策略、设计特点及市场定位。ET9被评价为设计上追求豪华性,定价合理,注重技术实力,体现出品牌的踏实;而S800则被形容为有些迂腐,且因为过于神秘的营销策略而缺乏吸引力。此外,也提到了其他中国品牌车型如领克900和小米SU7 Ultra的亮点,以及对中国品牌冲击高端市场的看法。最后,指出了小米在这一领域的低调态度,并回顾了比亚迪尝试冲击高端市场的经验。


01:01:57 对中国百万级豪车市场的探讨与展望


对话围绕中国是否已具备足够市场和经济基础来发展百万级豪车进行了深入探讨。讨论者认为,虽然制造高端豪华汽车值得尊敬,但目前中国社会和经济尚未达到能大规模消费此类车辆的阶段。他们强调,当前应着重于科技平权、配置平权和体验平权,先做好基础工作,逐步提升汽车品质,而非急于推出高溢价车型。讨论还提到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信随着中国的发展,无论是平民百姓的豪华车还是高端独特的汽车,都将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市场上。最后,讨论者表达了对蔚来ET9等车型的看法,认为欧洲车企可能因自身定位而对这类车型兴趣不大,而亚洲车企则显示出更多兴趣和认真态度。


01:07:40 高端汽车品牌定位与市场接受度探讨


对话围绕几款高端汽车如蔚来ET9、尊界S800、极氪9X、问界M9的市场定位、目标用户群体以及价格策略展开。讨论者认为,尽管这些车型在科技配置和技术性能方面表现出色,但其在八九十万元的价格区间内,未能充分满足买家对于形而上价值和心理满足的需求。此外,对于目标用户群体的不清晰定位,也成为了这些车型市场接受度的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对于极氪9X和问界M9,尽管两者在设计和价格策略上有所不同,但都面临着目标用户定位模糊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它们的市场表现和商业成功。讨论还提到,营销策略和品牌势能对于高端汽车品牌的成功至关重要,而华为的势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问界M9的成功,相比之下,极氪在这方面显得势能不足。


01:13:35 中国品牌冲击高端汽车市场策略探讨


对话聚焦于中国品牌在高端汽车市场的表现与策略,对比了雷克萨斯等品牌成功经验,指出中国品牌在冲击百万级市场时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讨论强调,中国品牌应先通过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性能和独特性,逐步站稳40万至50万价格区间,再逐渐向更高价位市场进军。同时,提到了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反击的趋势,以及中国品牌当前面临的压力和调整策略的必要性。最后,参与讨论者呼吁中国品牌稳扎稳打,不要盲目追求高端市场,而应以独特性和高性能产品作为突破口。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王兵兵_t2tY
6个月前 山西
2
1:04:44 说句不客气的,这个人的思想特别陈旧
HD928384p
6个月前 福建
1
1:04:46 这段发言虚得甚至有点阴阳怪气了,态度也足够消极,万事原地等就好了别去试错_(:з」∠)_
harbeth_mUJq
6个月前 上海
0
59:59 老板背心湿了
harbeth_mUJq
6个月前 上海
0
57:39 群主背心湿了,笑死,难怪小师老师担心一下
harbeth_mUJq
6个月前 上海
0
1:04:40 支持师老师!虽然有天龙人当医生,作为普通人,还是做好分内事支持中国汽车工业!
harbeth_mUJq
6个月前 上海
0
1:08:18 我也仔细看了ET9,心想蔚来的车需要到这个价位做工才过得去?
harbeth_mUJq
6个月前 上海
0
1:08:52 反正正经人是用不上这个车内保险箱的……狗头
harbeth_mUJq
6个月前 上海
0
1:10:32 余大嘴的话不要认真了,哈哈哈
harbeth_mUJq
6个月前 上海
0
1:16:13 再不打住要被夹了
HD928384p
6个月前 福建
0
29:34 应该是中国消费者不配享有驾驶者之车,而不是更大概念的好车这一范畴
HD928384p
6个月前 福建
0
38:07 为设计买单是极度高端的消费动机了,不然法国车应该有很强的话语权
HD928384p
6个月前 福建
0
56:15 品牌都不同,说平权主义的也不是这几个百万定价的牌子😂
小利强
6个月前 浙江
0
1:08:06 1:00:36 孙少军谦虚的说:豪车市场不是他了解的阶层,嘉宾不能想当然了。
harbeth_mUJq
5个月前 江苏
0
45:42 内饰也都差不多,很没意思
赵小查
6个月前 陕西
0
说得好。科技平权,体验平权,和高端溢价本质上是有冲突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