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走到哪个地方,想找一碗拉面来吃并非难事。
如今拉面的数量和种类已经多到离谱,如果你去东京旅行,打开Google Map或是其他软件,一定能找到令你目不暇接的诸多拉面的选择。吃拉面如同开盲盒一样,小小的一个碗里,蕴藏着无限的变化和主厨经过时间验证和反复尝试的思考。
本期内容,我将从我今年看过的一部美食纪录片《Chef's Table》开始说起。
这部纪录片大多都讲述了一些具有传奇经历的,抑或是经过时间洗礼的主厨们,发挥出了具有自身独特的地域属性和文化底蕴的美食,也成就了一家一家独一无二的餐厅。
但第三季的第四集很有意思,讲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纽约人Ivan Orkin,在东京经营了一家拉面店,成为第一个成功在东京开设拉面馆并且获得成功的外国人,并且将拉面带回了纽约,通过纪录片和他的演讲,也将这段故事带给了全世界。
这部纪录片并非是关于他制作拉面的技巧分析,这部纪录片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是关于他个人的成长故事,而这样的成长故事,正如拉面在近代百年之中曲折的发展历史。
拉面之简单,无非“面条”“汤头”“酱汁”,但却蕴藏着悠长的历史,和时间赋予的诸多变化。
最早的时候,拉面在日本是一道便宜、美味又能填饱肚子的中华料理,在1880年代左右由广东一带移民从横滨引进了日本。当时这些人主要在繁忙的横滨港口地区当餐厅厨师,烹煮食物给外国人,那时候,中国厨师只有在招待来自同乡的工人与留学生时,才会端出这道拉面料理。到了1890年左右,中国厨师才将这道料理转变成一道对外出售的日常料理。
在之后的历史中,这种源自中华的料理,逐渐演变成一种流行的饮食文化。
本期内容:
美国人Ivan Orkin的故事
拉面简史:从“黑船来袭”到“迷失东京”
令我印象深刻的拉面
本期参考资料:
《拉面:国民料理与战后日本再造》
《SLURP!拉面:食物里的日本史》

本期音乐:
渡辺貞夫 - One for You
渡辺貞夫 - Tembea
Normal Brown - Night Drive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