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许知远与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飙的访谈中,项飙提到一个概念,叫做“附近的消失”。所谓“附近”,即我们的居住空间之所在,以及由其延展的生活内容。但由于互联网思维的深化与算法机制的成熟,人们对附近的概念逐渐模糊。打个比方,如果现在问你,父母当时为什么在这买房?你居住的地方在这座城市里占据怎样的经济或者政治位置?你周围有哪些熟悉的店铺和店主?这些问题,很多人答不上来,即使强答,也大多模棱两可、不甚清晰。这反映了我们对附近的需求在减少,对附近的叙述愿望与叙述能力在降低。以前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没有近邻。


本期我们将继续沿着项飙所说的“身边——附近——世界”的坐标轴,来谈论两个端点之间、本应极具层次感的“附近”为何日渐稀薄。这是因为成熟的汽车社会、大规模基建的城市综合体导致的无地方性,抑或因为技术系统重组了社会环境,还是说个体原子化的现代社会终将难以避免磨平附近。我们又将如何构建一种良性的附近,如何面对附近的消失对人际关系模式的重组?让我们走近这正在消失的“附近”,描摹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


另外,我们的听友群开通啦!你可以在微信里添加:Localfm2021 加入,分享你的心得,提出你的看法。


| 主播

思考如何叙述附近的 蛋妞

试图重新建构附近的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00:40 节目上线后的一点反馈

06:49 问题导入:“附近”的消失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08:50 “身边”侧重社会关系,“附近”偏向实体空间

11:30 “附近”是介于私人生活与遥远想象之间的过渡区域

17:20 感官的多重作用形塑了我们鲜活的体验

19:20 汽车构成了流动的空间,汇聚在“无地方性”的地方

24:00 “附近”的内容不仅取决于空间的距离,还有空间的内容

26:00 技术重组了社会关系:从“广场社交”到“数字社交”

28:27 从熟人社会到原子化社会:孤立个人,网线联结

30:50 “信任成本”与人际关系新模式

37:51 我们如何建构一种良性的“附近”


| 相关材料

《十三邀》第四季04:对话牛津大学人类学家项飙

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c5sxk4p.html

老蒋巨靠谱:我们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孤独焦虑的一代人——附近消失之后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z4y1k7pu?from=search&seid=7608228840477934464


主播...
蛋妞_各站停车FM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谢谢谢谢
4年前
0
39:19发挥主观能动性?我认识到“附近”这个事实后去自主地选择自己干什么?
独步91
1年前 浙江
0
假期存货听完了(〜 ̄▽ ̄)〜
jinseollim
4年前
1
02:12知乎吗哈哈哈哈
听播客的小七
3年前
1
用旅行的心态和眼光看自己居住地的周遭会发现很多平时无视了的东西和美好。
Aimeunivers
3年前
1
24:13 主播说到的万达广场之类的地方都是标准化的城市空间,及其雷同单一,这种空间无法带给人们归属感,真正的“附近”应该是具有空间独特性和文化独特性的“附近”
哑光喋喋
3年前
1
24:52 这里标记一下!回头再听一遍 说的好棒
爆炸头跳跳糖
4年前
1
15:00老蒋hhhh 同喜欢这个up主
专修潜水艇航空母舰
4年前
1
04:18 挺好的 觉得长的可以两倍速哈哈哈哈
欧姆
4年前
1
29:46附近消失带来的后果是共享孤独
bryce24
4年前
1
选题不错 继续支持
吸氧氟沙星
4年前
1
42:10 好主意
jinseollim
4年前
2
这期这个议题太棒了 好喜欢
欧姆
4年前
2
项飙还提到空间的压缩伴随着时间的压缩,时间征服空间。工业时代过线性时间,时间规范人的行为,流水线工人打卡上班。社交媒体时代,时间变得碎片化。同时我们的时间感变得强烈,即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附近就越消失。
Anna丁
4年前
2
这个话题很好,深有体会!过去没🚗步行,经常走小街小巷深处,可现在只好走阳光大道!就像主播说的,好的美食很多都在小街小巷、菜市场旁边,破旧的房子;我也很留恋这种地方!
汐里
3年前
2
03:54 时长现在就很好,反而不习惯听太短的播客内容
阿疑iiiiiii
4年前
2
所以人都会在某一时刻回归到和周遭更有联系的状态
法布其诺
4年前
2
38:57 这位主播是对街道办事处有什么执念吗?
大洗学院
4年前
3
38:10 其实说到这个未来趋向的问题,为了让这些新的附近的某个商店或者区域变得更与个人的五官相连接,我觉得店铺在于电商卖家做区分,就需要突出这类的感官优势,比如说日本TSUTAYA这样的书店,他里面会有适合读书的氛围桌椅灯光设计,还有贩卖咖啡一类的饮品,书的摆放也是方便你阅览的布置。即使是隔壁就是喧闹的购物区,也是可以感受到这片区域的安静。这种类型的商店或许是将来的方向也说不一定
阿疑iiiiiii
4年前
7
43:02我觉得这种活动实质就是给人提供一个把自己的记忆碎片附着到实体环境的过程,就像我们看一线城市平整的马路和光滑的地铁轨道,是很难产生各种独特体验的,但是对于城市中那些带有褶皱特质的空间,比如桥下,弄堂里,反而是有很大的黏性可以聚集不同人的生活瞬间,这些记忆也反过来塑造了这些个地方。能有意识地去发现这种个体和地方的联系就是个互相探索的过程吧
肖氏女
4年前
8
到各地旅行,我喜欢找最古旧的老街。它们就像饱经沧桑的老人,外表不再光鲜,可是内心藏着说不完的故事。有缘人才能发现其精彩。很喜欢一句话:在老街,人出生到去世的东西都能买得到,逛完一条街,你就像走完了一生。只可惜现在原汁原味的老街已越来越少了。两位年轻的主播能关注这个话题,我非常高兴,继续支持你们!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