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近年热议的文学作品,有不少都具有明显的地方性色彩,其中使用方言、改造方言成为一种常态。但方言的出现,自然会招致“看不懂”的非议,它默认的前提就是,好的文学必须是通俗晓畅的,而这种符合直觉思维的前提本身就不是永恒的,而是历史性的、是需要反思的。作家也在创作的同时,不断平衡各地读者的阅读经验,调和方言与普通话的裂隙。本期,我们结合几部被热议的方言作品,探讨方言在现代文学中的暧昧处境,以及看不懂就给差评本身所基于的评判标准是否值得商榷。这期应该是近来我们准备周期最长的一期。


我们的讨论会涉及下面几个层面:
其一:方言写作的历史与概念面向。“方言文学”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概念,研究领域中很少使用。从新文化运动到延安文艺时期,当“救亡压倒启蒙”,白话文写作进入文艺与政治融合的历史阶段,胡适、瞿秋白等人如何看待“方言文学”?当时又有哪些创造性使用方言的经典作家?
其二:梳理近年来流行的“方言写作”,代表作及原因。以吴语写作和岭南方言写作《海上花列传》《繁花》《潮汐图》等作为具体案例来讨论。

其三,我们会纵深下去,反思“语言纯净主义”。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值得怀疑,纯净的方言景观是一种幻觉。就比如不纯在纯净的粤语,岭南地区粤语、客家话、黎语、普通话等总是互相混杂。并从青年写作者自身的角度,谈谈对方言写作的探索和理解。最终,我们回到对一些偏见的反思,提倡一种更开阔、鼓励创造的文学尝试,而不是秉持着某一种“正确观念”约束文学的创造性。因为,所谓文学,不是常规的宠物,恰恰是打破常规,在陈旧的空气中燃起激动人心的崭新火焰。


| 说话的人

宗城、蛋妞

| 本期你将听到

02:15 为什么我们想要谈论方言文学这个话题
04:30 当一部作品因为方言被批评“读不懂”,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批评
08:30 区别语言与方言的准则。方言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10:20 “方言文学”的定义值得推敲,方言在现代文学中的尴尬处境
16:50 《爱情神话》是外地导演,运用上海方言来创作的例子:文艺作品不是纪录片,追求的不是事无巨细的表面真实,而是精神、气质与历史情景的真实。
23:00 “上海这城市本身不就挺悬浮的嘛”
27:04 漫谈上海文学:韩邦庆、程乃珊、陈丹燕、王安忆、金宇澄、王占黑等
32:30 《海上花列传》的吴语写作;汉字的特征“言文分离”;胡适对方言文学的态度:方言的文学越多,国语的文学越有取材的资料
38:00 不存在某种纯正的方言;广东境内其实分布了三大方言
41:40 《繁花》的“方言改造”为何成功?恰恰是在警惕方言的纯正性中,打开了方言使用的可能性
44:50 语言纯洁性真的值得追求吗?
47:00 林棹《潮汐图》在不同部分中,呈现了多元的语言风格
50:30 如何看待文学的易读性?经典作品恰恰是难读的
53:00 中国现代文学强调易读性的历史传统:从五四到延安
01:03:30 文学市场、文学杂志与方言创作的关系





主播...
蛋妞_各站停车FM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appleye
3年前
0
而且好像北方方言大多都非常易懂,只是音调的变化,有用北方方言写的文学作品吗?不知道像路遥、贾平凹的作品算是方言作品吗?(好像不算,但是会有西北味儿?但我身边现在读他们作品的人也很少,并且很多负面评价……
appleye
3年前
0
而且好像北方方言大多都非常易懂,只是音调的变化,有用北方方言写的文学作品吗?不知道像路遥、贾平凹的作品算是方言作品吗?(好像不算,但是会有西北味儿?但我身边现在读他们作品的人也很少,并且很多负面评价……
Tirgud
2年前 美国
0
语言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同样重要
Tirgud
2年前 美国
0
语言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同样重要
appleye
3年前
1
1:02:12 看过的方言作品不多,看《潮汐图》觉得方言只是服务于作者写作内容的工具?
听播客的小七
3年前
1
不会讲方言感觉错过了很大的一片有趣的天地呀
半醒哥哥
3年前
1
27:54 初中的时候读了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才知道了关于上海弄堂的一些知识。其实从小就住在弄堂(大世界对面)里,搬家的时候还觉得很开心的…现在午夜梦回还是会想起童年的弄堂时光
appleye
3年前
1
02:11 啊啊啊啊啊封面竟然是林棹的《潮汐图》!
守护四月雪
2年前 福建
1
好评!果断关注!
守护四月雪
2年前 福建
1
好评!果断关注!
LoverBoys
3年前
1
粤语确实是最完善的方言了,但也慢慢流失了,因为如果不是本地的话学起来的话很难,以及如果讲不标准可能还会被本地人嘲笑这些外部因素
LoverBoys
3年前
1
粤语确实是最完善的方言了,但也慢慢流失了,因为如果不是本地的话学起来的话很难,以及如果讲不标准可能还会被本地人嘲笑这些外部因素
一枚橘子
3年前
2
看不懂的方言作品不会打差评 会不看😂
一枚橘子
3年前
2
看不懂的方言作品不会打差评 会不看😂
法布其诺
3年前
2
潮汐图慢慢看进去以后就欲罢不能,刚开始会有点难,很多方言作品都是这样,需要读进去
半醒哥哥
3年前
3
05:30 读不懂就给差评的行为暗藏了一种非我族类的傲慢心态。“读不懂”才是一种常态。哪怕使用同一种语言体系,也不一定完全读得懂每句话。“读懂”的定义反而有一点暧昧。
园子每天6点起
3年前
3
你们两个台终于联动了!
Anna丁
3年前
3
主播提到作品巜繁花》这本小说,这本小说我看过、现在正在拍摄电影🎬电视剧;书中有很多地方有上海方言,我感觉方言溶入写作也很有意思的;张爱玲小说我也看过⋯,这期节目我很喜欢👌👌
Anna丁
3年前
3
主播提到作品巜繁花》这本小说,这本小说我看过、现在正在拍摄电影🎬电视剧;书中有很多地方有上海方言,我感觉方言溶入写作也很有意思的;张爱玲小说我也看过⋯,这期节目我很喜欢👌👌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3年前
5
最近看的《雄狮少年》,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普通话配音版,一个保留了粤语。不得不说,比起“听/读得懂”,“什么人该说什么话”才更值得期待,影片以岭南为背景,听到“字正腔圆”(这个正和圆也值得讨论)的普通话总感觉有点不适应😂 (当然,肯定有人要说,日漫里都在说日语,美剧里都在说英语,这难道就不违和吗。这当然违和,我也想看到说英语的乔纳森乔斯达啊)
冰洁柠
3年前
5
先给各站停车打好评🏅
intoo
3年前
6
看过的方言作品集中在香港文学,有黄碧云的《烈佬传》和董启章的《时间繁史》。前者试图创造一种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带有市井气息的,来自社会底层的粤语文学;后者颇具野心,声称要用小说这种形式,探讨粤语写作到底可以抵达怎样的深度——即粤语,是否能如正宗的国语一般探讨或宏大或艰深的各种命题。显然,黄碧云是成功的,此作获得红楼梦文学奖,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诞生——底层的烈佬所使用语言是短促的贫乏的(皆因他文化水平不高),但又是伴随着暴力与粗俗的(全因他混迹黑社会与毒窝等藏污纳垢之地)。而董启章在新的尝试中,为粤语写作的推进贡献了不少力量。粤语通常作为一种广府地区人民日常使用的语言,鲜少被用来讨论深刻的话题。而在董的小说中,诸如文学与行动的关系、小说创作的伦理问题等稍显艰涩的话题——均通过人物操着一口粤语被大肆谈论。这两位作家不仅仅是方言写作的突出代表,他们的艺术造诣更是里程碑式的。作为一个香港文学的研究者,是很乐于见到这种现象的。
Ricki在林梢
3年前
7
个人很喜欢泛粤文化,为此也学会了广东话。感觉方言虽然难懂,但也是个契机让我们有内驱力和好奇心去在学习方言的过程中慢慢了解一个地区潜在的文化。还有播客里提及的《爱情神话》,当时去看的时候发现是全片沪语演出也很开心,一下子就给影片带进了很多市井气息。推荐给在上海生活过的妈妈,她说看着很亲切。
蛋妞_各站停车FM
3年前
8
💡你看过哪些方言的作品?如果没有,你愿意尝试吗?遇到难读的作品时,你会选择什么态度来面对,是艰难前行,还是果断放弃? ▶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我们将在3/17日,从评论区中选取2位幸运听友🎉送出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潮汐图》各一册。 也欢迎大家关注讨论文学与公共议题的播客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018148b5bf4bd8ff92ae7d2?s=eyJ1IjogIjYwMDJkNzIyZTBmNWU3MjNiYmFhYjI3MCJ9 本期相关节目: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950bb94b1c3b8d0f267855?s=eyJ1IjogIjYwMDJkNzIyZTBmNWU3MjNiYmFhYjI3MCJ9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88f83dfad86a854205a874?s=eyJ1IjogIjYwMDJkNzIyZTBmNWU3MjNiYmFhYjI3MCJ9
冷露无声湿桂花
3年前
9
05:02 读不懂的标准本身也值得商榷,会不会是一种地域语言霸权,就像春晚语言类节目长期是北方方言的天下。我倾向于认为牺牲一点所谓普遍的可读性来换取语言的在地性精确性是值得的。
叉尾
3年前
11
先给各站停车打好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