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拥有繁多汉字的中文,要如何兼容于“所打即所得”的打字机?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在技术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表音文字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美国学者墨磊宁的《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就以此为切入点,为我们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本期我们就借由该书,一起回到中文初遇打字机的时代,考察汉字突围的历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狂想,以及前赴后继的失败,这是一场以汉字为线索的文化探寻。

《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美]墨磊宁 著,张朋亮 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23年。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

问题意识:中文如何在打字机时代生存?

01:55 如何在打字机上打出中文,这是一个难题

06:00 设计中文打字机会面临的最大障碍:汉字数量太多

09:53 技术语言史与被文学化的打字机:效率与准确的象征

15:00 输入即所得的鸿沟:格格不入的“他者”

19:05 尝试的解决方案:常用字法、拼接法、转码法

30:38 输入法的前身:林语堂与他的“明快打字机”

39:15 如何理解被塑造的习惯?“英语霸权”“字母霸权”与横排左起的书写

43:50 保存汉字,很可能需要先颠覆汉字

参考链接:

在打字机时代,我们要怎么打出汉字【差评君】

主播...
蛋妞_各站停车FM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冷露无声湿桂花
2年前 山东
0
不知道二笔输入法的使用者多不多,我感觉声形输入法(音形码),采用拼音首字母与笔画(两个笔画取一键)相结合的方式取码这样也挺便捷的?
抱抱你
1个月前 上海
0
41:47 dominate主导
抱抱你
1个月前 上海
0
38:39 这不是大语言模型里的token吗,哈哈哈
TIGRE
2年前 海南
0
中文机械化数字化这条路真的是一部意义非凡的历史了,但是很意外,竟然是一个美国学者先写出这些。
K_iIRR
2年前 广东
0
48:13 横排竖排看下古代竹简就知道了,也是竖向窄宽度长,这时候竖向阅读就眼动范围更小更方便了
后山老姨
2年前 北京
0
难题?南其?
Anna丁
2年前 上海
0
新的一期来了😊
是阿紫
2年前 陕西
1
26:12 如果能把笔画都体现在键盘上,然后按照汉字的笔画来打呢………可能打生僻字的时候会费时一些………甚至需要记笔画………
记不真切了
2年前 福建
2
18:44 之前在看Steven Fry 的《语言星球》的时候,提到中国的汉字,可能是作为表音语言的母语文化,他们着重关注了“拼音”的发明。他们认为,正是拼音的发明,才让汉字的输入成为可能,让更多人更简便地使用汉字,让汉字“活下来”,在那部纪录片里,我只看到了表音语言对表意语言的“拯救”,正真的我们的语言并没有很好的呈现出来。
少加香料
2年前 江苏
2
现在输入困难的问题其实仍旧存在。前年和一个广东朋友交流,了解到粤语键盘(物理意义)和普通键盘完全不一样,那其他的方言是不是也可以有自己的输入法和键盘? 在美国买mac,如果要非英语的键盘,都需要定制,往往结局就是当地没有货,最后只能屈服。简中键盘如是,注音键盘更难。 教对外汉语的时候,中文书写/输入是一个难关。字母语言母语的学生大多习惯拼音,键盘输入可能很6,但手写又困难重重。有时也很纠结,觉得对学生负担确实很大,但反过来想想,也是一个由中文需要适应罗马音的奇怪循环。
小胖她帕比
2年前 陕西
2
没有对中文底层支持做过深入研究,但作为古早程序员,和中文支持、显示和输入纠缠了很多年,一段时期内这个问题始终是种困扰,比如:在基础的DOS操作系统之上,还需要安装UCDOS7才能支持汉字;开发语言要选用特定版本,如Foxpro2.5b才能支持汉字(双字节);网页设计和数据库设置中不显性指定字符集,中文就会显示成乱码……等等。 我的学生时代处于五笔输入法的热潮,甚至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职业-“打字员”,印象里招聘时对录入速度的基本要求是60个汉字/分钟。目前据我观察五笔输入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用户转向拼音和手写输入了 另外,有个想法:如果基于成熟、智能的语音输入,是否所有语种就不存在输入的优劣之分了?
HD373714l
2年前 北京
3
感谢分享,这本书勾连的话题真的都很有趣,开头选择艺术家徐冰作序,也是恰如其分。聊到部首拼字法、五笔输入这些话题,说个自己(可能有点跑题)的经历:之前教授母语为汉语的成人和少儿(5~7岁)学习日语假名,由于年纪、时间、兴趣程度等方面的限制,采用的还是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切入方法(即用汉语学日语,而不是用日语学日语)。在记忆如何书写平片假名时,一开始,我使用了同汉字草书、汉字部首之由来相互对照的办法,比如“安-あ”、“也-や”、“毛-も”、“宇/宀-ウ”、“加/力-カ”、“比/匕-匕”等等。但很快就会发现——无论是对于尚不熟悉多少个汉字的少儿,还是对于已经知道了许多汉字但尚不能熟练地将日语中汉字音读(音読み,例如“吕/ろ/ro”)与汉语中的汉字读音(标准拼音,例如“吕-lǚ”)逐一转化的成人——这个教学方法从结果来看都不是很有效果,甚至会带来发音上的混乱以及额外的记忆压力。但如果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发音、单词、音读训读有了一些感觉,反而可以更顺畅地配合这个方法。一点点在汉语和日语的音、字、义学习方面的小观察。
企鹅达侠1999
2年前 上海
3
中文打字这个问题,最早的时候还是因为一件轶事才感兴趣的。据说文学家林语堂投资研发过中文打字机,最终血本无归。 这一件事细想起来其实很不可思议:与欧美字母不同,很难想象在一个有限的打字机上用某种方法将常用汉字全部囊括在一起。以往在谈科技的时候,我们很喜欢宏观谈一些科技史,但对于具体的科技产物,我们谈得很少。 仔细一想,中文打字机与中文乃至我们国家的近代史都很大联系。举个例子:国外作家经常有打字稿,而中国作家似乎是一下子从手稿蹦到了电脑打字,中间几乎没有一点衔接。这个对比也很值得思考。 虽然中文打字机最终没有成功,但我们如今有中文输入法和中文数字字库,这背后也有无数前辈的心血。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不可能”这几个字不应滥用,我们遇到的许多难题可能只是不到时机,或者用错了思路。
蛋妞_各站停车FM
2年前 日本
4
💡大家日常输入汉字的时候,有曾想过这个过程曾经困扰了中文这个语言很多年吗?欢迎你分享自己的理解。我们将从评论区中抽出一本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打字机》一册🥳 本期相关单集: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bc64de2b36f70a0641921b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ed73632d537dae31fd1ff3
贝果练习生
2年前 上海
5
16:16 啊啊啊这期内容太感兴趣了!小时候看林语堂的书时也短暂地思考过中文如何打字/是否有别的打字方式的问题。印象中第一次认识到中文打字与其他语言的差别,是J·K·罗琳说自己怀孕时带着个打字机就去咖啡馆写作,当时就想,中国作家是绝对没有这种即打即印的打字机的,离开电脑只能老老实实爬格子了吧。关于中文打字的现状我特别好奇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用五笔呢?以及我们的打字方式和台、日的差别都挺大的,感觉汉语拼音在这方面还是体现出了一些独特性~
安真
2年前 甘肃
6
这本书其实我很早就看到推荐,到一点也不感兴趣,因为这可能是一种很狭窄的技术发展性书籍,直到最近阅读《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第一篇文章中梅维恒教授对中文汉字的专论,提到作为一种形意音结合的文字,对比表音文字,在读写上有巨大难度。虽然几经简化,到我们依然要画三四年时间才能让孩子们基本掌握,对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来说成本非常高。且不说计算机输入,就是字典排字检字也是相当有难度,而对汉字用字母或表音形式的改进,不仅在计算机时代,五四时候也有,甚至明代起源的江永女书算是历史悠久了,这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希望可以得到赠书。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