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34分钟
播放:
224
发布:
7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前瞻钱瞻:2025年的春天,AI悄然嵌入我们的生活日常——它不再只是工具栏里的一个插件,而是你深夜不愿关掉的“对话框”、你心情低落时听得懂你的“语气助手”、你沉默中仍然回应你的“数字宠物”。


它懂你沉默背后的顾虑,读懂你迟疑中的情绪。

它是算法构成的,却比多数人更温柔、更稳定、更及时。


这场变革早已悄悄发生——AI正在成为一种“社会性存在”。


共谈嘉宾



  •  钱峻 M360创+平台创始人、《前瞻钱瞻》主理人

  •  Lucy 张继红(OMG 宏盟集团 CRO 首席关系官)





它不再只是用来算效率、提报表、跑算法,而是正在介入情绪、共鸣、欲望与归属。


一、AI从工具走向情感共鸣体:一个潜移默化的变身


曾几何时,AI被视为“冰冷”的理性代表,距“感性”十万八千里。但现在,不论是老年人使用AI修复照片、生成动画,还是年轻人通过AI占卜、养宠物、缓解社恐,人们正在体验一种新的事实:


AI不仅“能帮你做”,更“懂你怎么想、怎么感受”。

它知道你什么时候焦虑、什么时候逃避、什么时候需要一个稳定的声音来说:“我理解你。”


这不是“机器拟人”,而是一种基于数据和深度学习建构出的共情模拟系统


二、品牌逻辑重构:从“功能叙事”到“灵魂共鸣”


消费者已经从“听众”变成“共创者”、从“用户”变成“心理被理解者”。


曾经品牌拼价格、讲性能、刷曝光,而如今:



  • 一辆汽车要提供按摩、氛围与“第三空间”般的舒适

  • 一个香薰产品要激发安心感与夜晚情绪的疗愈

  • 一个玩偶,要能“陪伴”,甚至成为孤独城市生活的情绪锚点


品牌的核心资产,不再是“产品”,而是**“人与物之间建立的感知连接”**。





三、职场逻辑的升级:AI打破“经验垄断”,释放“思考价值”


当AI已经能撰写PPT、调研报告、用户洞察,甚至对接视觉与投放方案,传统意义上的“5年经验”正在被重构。


未来的职场核心价值,正在转向以下三个关键词:



  1. 感知力:你是否读懂人,理解共情机制?

  2. 提问力:你能不能给AI一个有深度的问题?

  3. 行动力:你是否能用AI完成一套高效闭环?


真正的差异不在“AI做不做”,而在“你是否能先于AI想明白要做什么”。

四、数字化转型2.0:AI成为闭环运营的引擎


数字化转型从“ERP系统部署”进入“AI闭环驱动”阶段。


从DeepSeek、Kimi、元宝、通义千问,到大量开源大模型工具,企业只需提出目标、给出现状,AI便能完成从“调研—建模—生成—反馈”的整套逻辑链路。


“数字化”从此不再是“IT部门的事”,而是品牌、营销、产品、管理全面重构的引擎

五、消费者心理:从物质满足转向情绪价值


消费不再是“我要什么”,而是“我感觉到什么”。


在“囤货式消费”之后,人们正在寻找:



  • 被懂得

  • 被陪伴

  • 被疗愈

  • 被认同


品牌要做的,已经不是占据钱包,而是激发共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宠物用品”“AI互动”“疗愈香薰”“氛围好物”正在成为流行新贵。它们卖的不是物,而是心理满足。


六、人类价值的逆反崛起:瑕疵即魅力


当AI变得越来越“完美”——精准、快速、稳定……人类反而开始拥抱“非完美”。



  • 犹豫的语气

  • 情绪的破绽

  • 稍显多余的重复

  • 无法定义的天真与笨拙


这些正成为下一阶段“人性审美”的奢侈品


未来的“纯人类作品”,将因其“不可复制”与“不可预测”而备受追捧。


七、产品未来:功能退场,体验登场,情绪主导


一辆车不再是通勤工具,而是移动的按摩舱与数字情绪空间。

一个APP不再是功能集成器,而是“感觉触点系统”。


未来的产品设计,将从功能逻辑转向“心理感知设计”:



  • 谁是它的情绪场景?

  • 它缓解了什么焦虑?

  • 它替代了哪种陪伴?


这将是产品经理的新通识课题


八、组织用人逻辑重写:听话不如会问


未来组织不再需要“执行者”,而是需要“共创型触发者”。


AI可以完成所有“已有逻辑”的任务。人类的核心优势,则在于:



  • 定义问题:提出AI未曾预见的问题

  • 设计体验:理解复杂的人性情绪回路

  • 创造链接:连接跨部门、跨人群、跨文化的复杂变量


AI是逻辑秩序的主角,人类是变量与火花的创造者。

九、AI太完美,人类才更值得喜欢?


一个越来越被讨论的话题是:


“未来我们是否会更喜欢有缺点的人?”


当AI已经做到:



  • 永远情绪稳定

  • 无限耐心倾听

  • 所有回答条理清晰、逻辑正确


我们开始怀念:



  • 情绪化的对话

  • 稍微拧巴的意见

  • 无法预测的火花和笑点


AI是对称的,人类是偏差的。而“偏差”,才是感动人心的源泉。

十、从 Manus 到 Max:应用级AI的全面引爆


我们正处在一个“从插件到操作系统”的跃迁中:



  • Manus:AI插件(写稿、写图、调研等)

  • Max:AI中枢系统(任务接入→路径构建→执行反馈)


中国在“强运营文化”下,正成为全球最适合做应用级AI实验的市场。


未来的竞争点不再是“谁最先进的模型”,而是:


“谁最会调动、集成、落地一整套高效AI应用栈。”







✅ 10 TAKEAWAY 总结


AI 正在成为情绪与陪伴的新载体,进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老人到年轻人。

品牌的本质在重构,情绪价值、共鸣感与灵魂连接将取代产品功能。

AI 正以“快、准、全”重塑职场结构,经验不再是门槛,思考力才是核心资产。

消费者心理从功能导向转向情感导向,“香薰、宠物、AI占卜”成为新兴需求。

人类的“非完美性”将成为文化奢侈品,瑕疵、手工、慢节奏回归。

数字化转型进入2.0时代,由AI驱动的“智能工作流”成主流。

企业人才选拔标准必须重写:判断力、自驱力、沟通力、共情力优先。

AI最大风险来自幻觉与误判,非专家容易“被带偏”。

中国将在应用层级实现AI“全面开花”,用“运营力”跑赢世界。

未来人类的角色不是与AI竞争,而是创造、感受与连接——这是AI无法取代的边界。




我们不妨这样看待AI:


它是一种秩序,一种效率,一种庞大系统的逻辑引擎;

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真正不可被替代的部分


未来一定属于人机协作,但真正有温度、有灵魂的连接,依然取决于你是否还保有:



  • 对世界的好奇心

  • 对人的感知力

  • 对真实与不完美的宽容

  • 对表达与爱的坚持


AI的极致不是替代,而是唤醒。唤醒我们如何去感知、去共情、去成为更完整的人类。

当它成了生活的“情感引擎”,我们更应该成为那个有温度的启动者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