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1分钟
播放:
80
发布:
15小时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你是否总担心孩子 “瞎玩” 浪费时间,宁愿报满培训班?是否觉得“有规则的游戏”才是正经玩,“疯跑打闹” 都是无用功?本期播客,两位嘉宾结合自身童年经历与教育观察,带我们重新认识 “自由玩耍” 的价值 —— 它不是 “浪费时间”,而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社交力、抗挫力的关键土壤。
❓什么是“自由玩耍”
很多家长会把 “自由玩耍” 和 “玩游戏” 画等号,但两者的核心差异,决定了对孩子能力培养的不同作用:
简单来说,自由玩耍是 “孩子说了算的玩”—— 没有大人指导,没有必须遵守的规矩,纯粹为了 “玩本身” 而投入,比如一群孩子在操场追跑打闹、自己用积木搭出 “奇怪的城堡”、编造天马行空的角色扮演剧情。
❓为什么自由玩耍对孩子至关重要
自由玩耍看似 “无目的”,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未来必备的底层能力,这些能力甚至比 “知识学习” 更影响长远发展:
1️⃣保护创造力与想象力:给孩子 “无拘无束” 的思维空间
孩子天生拥有想象力,但很多时候会被 “标准答案”“正确玩法” 限制。而自由玩耍中,没有 “必须怎样” 的要求 —— 比如玩沙子时,孩子可以把沙子堆成 “会飞的城堡”,也可以当作 “恐龙的脚印”,这种无边界的探索,正是创造力萌发的关键。嘉宾举例:“我儿子画画从不按模板,想到什么画什么,哪怕画得‘不好看’,但他能通过画表达故事和情绪,这比‘画得像’更有价值。”
2️⃣培养自我掌控感:让孩子在 “自主决策” 中建立自信
自由玩耍中,孩子是绝对的 “主导者”:决定和谁组队、制定临时玩法、解决玩耍中的小矛盾。这种 “我说了算” 的体验,能帮孩子建立对生活的掌控感 —— 而掌控感,是孩子自信心、主动性的核心来源。嘉宾坦言:“现在很多孩子缺乏动力,本质是没机会自己做决定。但在自由玩耍中,他能感受到‘我能掌控自己的玩耍’,这种感觉会延伸到学习、生活中。”
3️⃣锻炼社交能力:在 “真实互动” 中学会沟通与合作
大部分自由玩耍是 “群体性活动”—— 孩子需要主动加入同伴、协商角色分工、解决争抢玩具的矛盾。比如玩过家家时,谁当 “妈妈”、谁当 “宝宝”,需要互相妥协;跑闹时不小心撞到对方,要学会道歉和包容。这些真实的互动,是培训班里 “模拟社交课” 无法替代的。嘉宾分享:“我家大儿子小时候每天在小区找不同朋友玩,现在成了‘社牛’,不管和谁都能搭话,这就是自由玩耍练出来的。”
4️⃣调节情绪:给孩子 “释放压力” 的天然渠道
孩子也有焦虑、沮丧的情绪,但他们往往不会用语言表达。而自由玩耍,就是最好的 “情绪出口”—— 疯跑能释放过剩精力,和朋友吐槽能缓解委屈,角色扮演能理解他人视角(比如扮演 “妈妈” 后,更懂家长的辛苦)。嘉宾提到:“有孩子考试考差了,和朋友玩一圈后,沮丧感会减轻很多。情绪先平复了,后续才能更好地解决学习问题。”
5️⃣促进体格与大脑发育:在 “动起来” 中强化身心基础
自由玩耍离不开 “动”—— 跑、跳、爬、追逐,这些大动作能锻炼孩子的肌肉力量、平衡感,减少感统失调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运动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元发育,让孩子更聪明、专注力更强。嘉宾反驳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的误区:“其实四肢发达的孩子,大脑往往更活跃,因为运动给了大脑足够的刺激。”
⚠️警惕!自由玩耍缺失,正在毁掉孩子这些能力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 “难带”?社交恐惧、抗挫力差、缺乏创造力,背后可能都藏着 “自由玩耍不足” 的问题:
* 社交能力退化:很多年轻人刚工作就 “社恐”,不敢打电话、不会主动交朋友。嘉宾吐槽:“我们招过两个销售,不敢跟客户打电话,非要用微信聊。细问才知道,他们小时候几乎没和陌生同伴自由玩耍过,不知道怎么自然互动。”
* 抗挫力弱,害怕不确定:长期在 “有规则、有标准答案” 的环境里(培训班、刷题),孩子会习惯 “确定的结果”,一旦遇到变化就慌了。比如计划好的游玩路线变了,就会崩溃哭闹 —— 而自由玩耍中 “随时变化的玩法”,能帮孩子学会适应不确定。
* 创造力被压制:很多孩子画画、搭积木时,会先问 “老师说要怎么画”“这样对不对”,失去了 “自由表达” 的勇气。嘉宾无奈:“有些绘画班教孩子‘照模板涂色’,本来喜欢画画的孩子,上了课反而不喜欢了 —— 因为‘自由创作’被当成了‘画得不对’。”
📄给家长的建议:如何帮孩子找回 “自由玩耍” 的时间?
自由玩耍不是 “放任不管”,而是需要家长适度引导、创造条件:
☝️别让培训班填满孩子的时间:留足 “空白时光”
家长可以问自己:“报这个兴趣班,是孩子喜欢,还是我怕他落后?” 如果只是为了 “补素养”(比如音乐、美术),而非走专业路线,不如减少课时,把时间留给孩子自由玩耍。嘉宾建议:“比如画画,一周一节足够了,剩下的时间让他自己瞎画,比逼他按模板画更有价值。”
✌️创造 “同伴玩耍” 的环境:帮孩子找到 “玩搭子”
* 鼓励孩子在小区、公园主动认识同伴,哪怕一开始需要家长 “推一把”;
* 约同学周末一起去公园疯跑、野餐,不安排固定活动,让孩子自己决定玩什么;
* 若小区孩子少,可通过兴趣社团、学校活动帮孩子找 “志同道合” 的朋友。
👌放下 “安全焦虑”:给孩子 “适度冒险” 的空间
很多家长因担心安全,不让孩子出门玩耍。但嘉宾坦言:“我们小时候治安更差,一群孩子结伴回家反而安全。现在小区环境更安全,完全可以让孩子在视线范围内自由玩耍,比如三年级后自己约同学去公园。” 关键是帮孩子建立安全意识(比如不跟陌生人走、不去偏僻地方),而非彻底禁止出门。
✋家长做好 “观察者”,不做 “指导者”
孩子玩耍时,家长别总说 “这样不对”“应该这样玩”—— 比如孩子把积木搭得 “歪歪扭扭”,别纠正他,而是夸 “你搭的这个造型很特别”;孩子和同伴吵架,别立刻介入,先观察他能不能自己解决。自由玩耍的核心是 “孩子主导”,家长过多干预,反而会破坏它的价值。
👑金句摘录
* “自由玩耍不是‘瞎玩’,而是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学习 —— 学习怎么和人相处、怎么掌控自己的生活、怎么释放情绪,这些都是未来最需要的能力。”
* “现在很多家长把‘培养能力’变成了‘报班消费’,但创造力、社交力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能力,根本不是培训班能教出来的,而是在自由玩耍中磨出来的。”
*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童年’,而是‘有机会自己玩’的童年。哪怕每天只有 1 小时自由玩耍,也比报 10 个培训班更有意义。”
本期播客想告诉家长:养育不是 “塑造完美的孩子”,而是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在自由玩耍中成为 “自己”。别再用培训班填满孩子的童年,留一点时间让他疯跑、让他犯错、让他和同伴打闹 —— 这些 “无用的时光”,终将成为他未来最宝贵的财富。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