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3分钟
播放:
56
发布:
4天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话题: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尕日塘秦刻石"的前世今生?(“尕日塘”为藏语,意为“往来歇息之平地”),石上镌刻的文字与符号,仿佛是一把试图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远古的大门的钥匙。
本期邀请到公众号 青格研习社 作者,历史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贾宸宇老师,带领我们以这块神秘的秦刻石为起点,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溯源之旅。
2024年8月我去到同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阿尼玛卿雪山和东格措纳湖,但非常遗憾我并没有到扎陵湖去看当时还未定名的刻石。果洛这片土地留给我太深的印记同时也治愈了当时的我,但直到25年5月我才决定录制一期音乐播客作为留念。
播客链接:
* 像山一样思考,像海一样阅读,像云一样飞行
在另一档播客 :《新中年的热汤冷面》,最新一期将继续介绍如何在青海旅居、gap,以及贾老师私家推荐经典游玩路线和小众景点。
背景介绍:
广袤的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之间,青海这片土地,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是壮丽的自然风光,是三江之源。2025年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震动了学界——在青海果洛发现了与秦朝相关的刻石。
尕日塘刻石
2025年9月15日,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发现于青海扎陵湖畔的一处刻石定名“尕日塘秦刻石”,从而给围绕该石刻(此前媒体多称之为“采药昆仑石刻”)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据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介绍,尕日塘秦刻石的文字刻凿壁面总长82厘米,最宽处33厘米,刻字区面积约0.16平方米,距地面约19厘米。全文共12行36字,外加合文1字,共37字,文字风格属秦篆,保存较完整的文字信息为“皇帝/使五/大夫臣□/將方□/采樂□/陯翳以/卅七年三月/己卯車到/此翳□/前□可/□百五十/里”。用现代汉语解读,刻石的文字内容为:秦始皇派五大夫去昆仑采药,乘坐己卯日的车到这里,计算来程约“二百五十”里。
本期时点:
05:11 青海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密切关系
* 羌族和古羌族的区别?
* 费孝通先生如何评价羌人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 姜姓的历史渊源和上古八大姓
* 上古时期汉藏是同源的?
09:49 中国神话中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历程
* 中国最早的两位神祇东王公和西王母是如何被崇拜的?
* 穆天子是指的哪位人物?
* 周穆王去瑶池是为了什么?
* 西王母在传说中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西王母的形象转变与哪些朝代有关?
14:57 中国神话体系与青藏高原文明的联系
* 中国神话体系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 秦始皇时期与青海地区的文化状况如何?
*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世界最早的一碗面的地方?
18:02 秦始皇与昆仑山仙药之谜
* 秦刻石中关于秦始皇三十七年采药昆仑的内容是什么?
21:52 秦始皇寻仙药的历史争议与现代鉴定
* 秦刻石的鉴定结果是如何得出的,有哪些关键证据?
25:19 青藏高原科考揭示古代昆仑地理位置
* 最早发现时间是86年,当年为何未能成功认定刻石?
* 重要的考古发现过程是怎样的?
* 为何经历了较长的过程才被官方定性?
* 青藏高原科考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是什么?
32:36 昆仑山的历史与文化意义探讨
* 我们如何理解“昆仑”?
* 昆仑二字的含义是什么?
* 昆仑最初的意义是什么?
* 为什么古人会认为天上有十个太阳?
* 何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天上只有一个太阳?
* 考古发现如何证明早期人类对太阳的认识?
39:28 考古发现揭示古代文明与昆仑山之谜
* 考古发现对昆仑地理位置的认知有何影响?
* 红山文化的遗址中发现的圜丘代表什么含义?
47:34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
* 中西方最早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多久之前?
* 青铜时代时期有哪些文化交流的证据?
* 中国农耕文化是如何传播到中亚和西亚地区的?
51:19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与考古学证明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 历史研究方法和视角如何发生变化?
* 民国“古史辨运动”
57:52 青海考古发现与历史信仰的力量
* 如何看待历史记载的重要性?
本期提到: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全称“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
* 侯光良,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 仝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丁都普巴遗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旧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
* 王进先,青海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
* 苏秉琦(1909年10月4日—1997年6月30日),中国现代考古学家。
*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 甲骨四堂:中国近代研究甲骨文的四名著名学者的合称,是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
* 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1927年“儒莲奖”得主,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年7月3日—1960年10月29日)
* 《大唐西域记》-玄奘
本期BGM:
纯白 (INTRO)-808bass焉栩嘉
浮光-周深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