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49分钟
播放:
761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死亡是生命中最确定的未知 —— 它像一面沉默的镜子,照出我们如何活着、爱着、恐惧着,以及为何而活。


「亲密关系中的死亡困境,是我不舍得你走,却也不舍得你痛苦」


在亲密关系中,死亡常常不只是一个“生命终止”的医学问题,而是一场情感上的撕扯与博弈。我们不舍得亲人离开,于是倾尽所有地治疗、抢救、延续 —— 即使那意味着身体的痛苦、意识的迷失,甚至经济上的巨大代价。


有时候,那种“我不能让你走”的执念之深,让我们不禁陷入伦理困境:我们是真的为对方好,还是只是无法承受失去?我们说“坚持下去”,是因为爱,还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的孤独与懦弱?


「是否正视过自己的人生终点,我们为何总是惧怕死亡」


对死亡感到恐惧和焦虑再正常不过,因为它是未知的,经历过死亡的人无法与你分享ta的体验,未经历过死亡、未濒临死亡的人又和谈真正的感同身受。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听到很多关于“好好活着”的建议,却很少有人教我们如何面对“终点”、面对死亡。所以我们选择了回避,但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它只会无限放大你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是谁在不允许我们谈论死亡,是社会还是家庭还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畏惧」


在中国的语境里,死亡是被悄悄划掉的词。连孔子都说:不知生焉知死也。它被等同于“不吉利”“触霉头”,许多家庭和学校甚至连“死亡”这个字眼都尽量避免出现。


社会整体缺乏对死亡的讨论空间,人们对“如何面对亲人离世”“如何善终”等议题也无从准备。人们内心充满恐惧和焦虑,却无法言明。但或许,我们都应该好好谈一谈,聊一聊自己的想法,听一听长辈的思虑。


本期节目,我们从亲人的离世聊起,回溯那些关于爷爷、姥姥的记忆碎片,探讨长期病痛与突然离世的伦理困境,也直面中国社会里死亡教育的缺失,如果从小就被告知「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会不会少些面对时的狼狈?


无论你是曾经历过失去,还是对生命的意义感到困惑,希望这期节目能让你在思考死亡时,找到一点平静与勇气。毕竟,向死而生,才是最大的乐观。


你可以听到🎧:


01:00 死亡不是生命的敌人,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04:50 亲人离世后的「延时悲伤」—— 真正让人意识到死亡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再也吃不到姥姥做的饭菜与爷爷未能寄到的手写信


12:14 亲密关系中的死亡困境,体面的告别亦或是拼尽全力的治疗?


21:00 如何与父母沟通「临终选择」,究竟选择挽留即将离去的人更痛苦,还是选择放手的人更痛苦?


23:43 如何直面自己的人生终点,是否会选择「生前整理」?是否会给自己选件漂亮的寿衣?


28:56 哭着写提纲笑着聊「死亡」,为什么我们会惧怕死亡,如何能够「向死而生」?


30:44 凯瑟琳·曼尼克斯《好好告别》|令人遗憾的是,在死亡过程中,很少有经验丰富的“接生婆”同患者及其家属交谈:现代医疗保健行业中的医生和护士受困于临终护理技术,很少有机会目睹正常而并不繁杂的死亡


34:59 影视作品中将死之人的「大彻大悟」似乎并不真实,身边人在临终前更多是脚踏实地的活在当下


38:17 社会死亡教育的缺失,人们对于「死」字的机会,电视节目中的「死」字都被打上了双引号


39:40 中国社会缺乏三种教育:性教育、爱教育、死亡教育 —— 而这三种教育分别对应的是:身体完整、灵魂丰沛、生命价值


41:40 正经的死亡教育竟来自于影视作品,青檀倾情推荐《春色寄情人》,高冷桀骜男遗体整容师 x 明媚小太阳医疗器械销冠


45:15 如果说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来自于未知,不如将心寄托于那些已经确定的事。确定自己这一生曾被真心爱过,也真心地爱过别人;确定会有人怀念自己,为自己流泪;确定自己不是白来这一趟,即便没有做到“伟大”,也至少真实地参与了这场人生


48:30 大卫·伊格曼《死亡的故事》:你的原子会变成风、雨、树叶,或另一颗跳动的心脏。所以生命并不会消失,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