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节目,是南京博物院90周年院庆系列节目的最后一期。却其实是我最先完成的一期。时光探宝人是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先生。南京博物院,确实是我个人情感上最亲近的一个博物馆,也是我最爱的博物馆。听完节目,也许你会明白,为什么我把这期节目放在两位年轻策展人的访谈之后,为什么一个有着90年历史的博物馆有那样的勃勃生机。岁月和学术的积淀,终究是落在每一个人身上。我特别喜欢王院长最后说的,博物馆是一个永久的机构,它不因为动乱、战争或者是什么其他什么变革,一直在往后延续,博物馆可以超越很多东西,永久的事业。

我喜欢南京博物院,我希望他越来越好!

时光探宝人的金句,我特别想放在前面的话:

如果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代表着所谓民主,就是原来的宫廷,皇帝的变成了大家的公众的,而中央博物院成立代表了博物馆界的一个科学。
是不是我们有时候迎合观众的总那种趣味太多,我们的宣传什么东西都比较卡通,以前曾经有过搞什么萌文物,那种东西,那种东西这种好像是我感觉不是太合适,起码它曲解了文物本身的含义。
实际上这个博物馆是培养公民一个场所
南博的我们整个氛围反正我觉得挺好的。好在哪里?就是说它跟人是亲近的

本期时光探宝人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 王奇志

主播:宝藏姐姐

本期节目,仗着和嘉宾比较熟悉,小藏问了不少“放肆”“敏感”以及在别的场合不太敢问的问题。然而,王院长一一回答,宛如这个喧嚣时代大潮下的吉光片羽,直指内心,令人感动。

-时间轴-

02:48 这份采访提纲,是三方力量共同完成的,我,听众,chatgpt

04:30 南京博物院的基因和历史沿革

07:00 中央博物院的成立和之前的南通博物苑、北平古物陈列所、北平历史博物馆的成立到底有什么不同?

09:36 如果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代表着所谓民主,就是原来的宫廷,皇帝的变成了大家的公众的,而中央博物院成立代表了博物馆界的一个科学。

10:43 中央博物院开创之初设立了三个馆 ,分别由三位学贯中西的大家领衔。

人文馆:李济

自然馆:翁文灏

工艺馆:周仁

11:49  中央博物院的建筑规划里,把“中国固有之形式”里的“固有”两个字去掉的原因是什么。

15:33  南博的学术传统一直没有断过,即便是在动乱年代,也几乎没有断过。

19:26 南博在中国博物馆界是有它特殊的位置和角色的,它起了非常多的一个引领作用,有推动作用。

21:54 “大馆”和“小馆”之间的“冷”“热”不均。

22:00  为什么选择“玉润中华”和“春华秋实”作为院庆展

30:00 筹备展览时候的小花絮,非常有意思

36:00 针对不同的观众,有没有建议的不同展线?

42:00 南博灵活的策展制度,激发了所有南博人的活力

44:48 王院长非常看重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他把博物馆定义成一个教育机构

48:00  是迎合受众,还是让他们真正学会使用博物馆,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9:00 作为博物馆,我们是不是迎合观众太多?用“萌”文物,是不是曲解了文物本来的意蕴

54:00 “小粉炉”被排队博物馆也没有想到

57:00 很多人,确实不太理解博物馆,包括一些媒体,如何讲好博物馆的故事,这个问题摆在多方的面前

58:00 和10年前比,观众的水平还是明显提升的

60:00 如何让观众约到南博门票,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68:00 听到有人在博物馆乱讲解怎么办?博物馆方目前缺乏有效的手段。

76:00 博物馆应是一个民主平等和人亲近的空间

77:00 博物馆数字化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数字化必须是有需要才用,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87:00 博物馆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空间

94:00 在90年这个节点,对1933年创建之初的中央博物院,您想说些什么?

97:00 对2033年,也就是100年的南京博物院,你想说什么?

98:00 附加题:博物馆离不开它所在的城市,主播替一位大湾区的朋友问了一个问题。

106:00 主播真挚的表白

-互动方式-

小红书:门道小藏

即刻 :小藏 门道儿

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粉丝群:+微信 mmcg1011

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多年不用微博了,为了《门道》欢迎来聊)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孙锴

监制:刘佳

制作人:李汨汨

采访协调:李荔 杨小苑

学术总顾问:沈旸

音频制作:陆正国

视觉设计:王云霓

主播...
门道儿
你的宝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行动派阿宅
1年前 江苏
0
想看玉展 这下错过了😭
sailorology
1年前 上海
0
1:29:06 确实是缺乏专门为儿童打造的博物馆,即没有发现儿童。策展的服务对象主要还是在普通成年人,儿童被强行拉过来“教育”,可能还会带来“扰乱”。这确实不是一家博物馆能解决了的问题。
LinHong_4EDm
4个月前 北京
1
逐光而行。 非常好的说法。 博物馆热是现在旅游的一种现象了,像意大利的乌菲兹美术馆,梵蒂冈博物馆都是一票难求,而且是必去的地方, 西方人也一样会打卡,已经没有可能坐下来慢慢欣赏了。
双调
4个月前 四川
1
1:28:22 关于孩子进博物馆这一点,我跟小藏有不同的看法,我的孩子很小,差不多三岁,我就开始带她去博物馆,但是她看不懂,不喜欢,阴暗的展厅对她来说也是恐怖的所在,她更喜欢跑来跑去。所以我就让她在大厅里跑,展厅过一遍就出去了。每一次我带他去博物馆,他都不高兴,但都会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比如说浙江省博鱼池里面的金鱼,但是那个有一个馆,她看进去了,我记得是黄宾虹的,有个义务讲解员讲的很好,而且我鼓励她拿着本子画,虽然最终他也不懂,但是至少在里面呆住了,这是我在京都博物馆学到的,我第一次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拿着本子在那边画,那次是高山寺的特展,当中有个高僧像。我凑过去看他画的怎么样?结果差点没笑出来,就是很拙全部化成卡通人物,而且很丑的那种。但这是吸引他进博物馆的方式,只要管好孩子,不吵不闹,不打搅别人看展,就让他一遍一遍的去体会那个氛围,我孩子现在九岁了,看博物馆仍然不起劲,但是已经可以把展厅走一遍了,我等着她有朝一日像我一样狂热爱上?
双调
4个月前 四川
1
别提了,那些野导瞎讲,简直是了,有些时候真的想反驳,又觉得是人家的饭碗还是宽容一点
双调
4个月前 四川
1
48:40 对的,我完全不理解排队盖章的,我就赞成一些馆把排队盖章放到最角落,或者外面去的做法。肯花那么多时间排队打个卡,然后去朋友圈秀一下,博一下流量,不肯花时间看展,动不动就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谁谁谁抢我们的,结果他啥也不懂,啥也不明白,这是把博物馆和爱国当成钻石,给自己增光添彩了
呼呼_fajE
8个月前 江苏
1
听完了!哈哈,我跟你想法一样,低龄儿童不让进!!!但是后来想了下,不能一杆子打死,确实有小孩哥喜欢历史文物的!关于博物馆知识普及,大多数参观者还是不听讲解看不懂,我在想博物馆可不可以在进入馆参观之前播放一个馆内的宣传片,大致介绍,相当于提前预习~这样极大程度做到个馆内普及知识,大家就可以有目的的去参观!我看B站上南博很多宣传短片的动画包括讲解做的都不错👍
碧落妮妮
1年前 湖北
1
最近太忙刚听,听到了自己的提问,完全听完觉得自己下次去还是应该当第一次去🤭
DieEwigeFrau
1年前 北京
1
博物馆很好但是不文明游客真的太可怕!看到南博里游客一边嘬奶茶一边看展跟逛菜市场似的真的好崩溃啊,看到时刻上演惊声尖叫的小孩和说还是博物馆好又不收钱又有空调的家长真的好崩溃啊,看到连体婴儿一样黏黏糊糊的情侣求求你们直接去开房或者换个地方约会行不行。展览展品真的很好但是游客素质一低体验感就会直线下降。
霸王吮指原味麦旋风
1年前 安徽
1
49:52 哈哈哈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秦叽啾
1年前 江苏
1
感谢门道,让我有信心在元旦当天还没预约到票的情况下,依旧去了南博。在地铁过西安门那站的时候,刷新了一下小程序,成功预约上了哈哈
万年青QingCheng
1年前 云南
1
49:25 确实一刷之后表示 第一展厅真的是精神之旷游
YYZZ_Zoe
4个月前 日本
2
我在podcast那里听到一半,忍不住跑来评论了。我真的支持博物馆恢复收费,一是可以筛选掉一些人二是可以有更多的经费去维系博物馆的运作以及文物的保护。还有就是我们的博物馆是不是可以设立专门的餐饮区,看到有人在博物院大厅里吃泡面真的很崩溃
舟舟的一周
1年前 江苏
3
谢谢!很受益
深海的一条鱼
1年前 江苏
3
刚刚听完特展馆,已经走不动了
財迷南瓜
1年前 甘肃
3
打卡盖章,让热闹的人热闹,让看展的人安安静静看展!记得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名人看梵高的画,人太多,于是在画边上伪造了一个梵高的耳朵。结果人们全去看耳朵了,他本人悠闲地看画!
beans
1年前 湖北
4
22:02 我又来评论了,不吐不快,哈哈哈。 我对于老师说的把热度分担一下的观点很赞同,提升展览的水平太重要了。 我在毕业旅行,一个月了,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博物馆,有小而精的馆,看着非常舒服,内容详实,他们很小但是却可以让我呆很久,就把一件事讲清楚,非常好。 有些大些的博物馆就把文物摆在那里,没有展板没有介绍,只写个名字,标个年代。或者就变成工艺美术馆了,我已经看见好多重复的展览思路了,想表现古代工艺,“牙雕、木雕、玉雕、漆器、青铜”一分类然后就往那一摆,什么都没有,没有展示这个技术的发展历程,真的没意思。一个文物他脱离了历史,他摆在那里的意义是什么呢? 并且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建在开发区,去一趟很远的,结果坐车一小时,半小时展览就看完了,水平还不高,真的很令人沮丧。我一路走下来,遇到好多这样的情况。最开始会有沮丧,到后面见多了就开始感到气愤,感觉自己就跟被骗了一样,哈哈哈哈。 比如现在我就坐在这样一个令人失望的博物馆。哎。
ff_Sxlv
1年前 江苏
6
孩子两岁的时候我就带她去博物馆,那些展对两岁的孩子来说非常枯燥,特展还需要买门票,她能坚持多久就呆多久,哪怕几分钟,也许有人说这有何意义,我想说非常有意义,在我这几年不间断的浸润下,孩子能安静的延长观展的时间,这就是进步,去年有一次她站在老大殿下仰望老大殿的飞檐翘角然后兴奋的告诉我妈妈这上面有什么什么,我在哪里见过类似的,这种联动老母亲着实感动,博物馆作为免费公众实物传播教育平台受众就是普罗大众,不应该将孩子排斥在外,我还看见有一家四口逛博物馆,六个月大的宝宝背在身上看的(可能宝宝在家没人照看)你能说对宝宝一点用没有?无论是视觉听觉都是一种刺激,他也在观看也在听呀,我相信耳濡目染这个词,或许有人说他会搅闹,我相信他当他搅闹的时候他的父母会把他抱出去安抚的,毕竟自己也没发安静观看,可以给孩子设限,不要过于设限孩子,毕竟中国博物馆的未来的开拓者和拥护者是下一代的孩子们,这次玉润中华展很精彩,我也看到人在一个展品前拍照片拍视频,说屏霸不为过,他也没看也没听,就在不停的拍,还有人叽叽喳喳,不谈素质,请问这让其他人怎么观看?我们归根结底要从自身出发,做最好的自己,当你站在道德至高点的时候想想自己,人无完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实现在很多人愿意带孩子走进博物馆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需求是未来博物馆改革创新的基础,博物馆一定不是小众的,高级的,人设的代名词,它是一个你遵守基本规章制度随时来去的港湾和知识沉积的殿堂!
钟发偲
1年前 北京
8
1:12:12 我记得卢浮宫针对不同参观目的的人群有不同的地图:镇馆之宝快速游地图,绘画或者雕塑爱好者地图,有时间慢慢看的地图。讲解资源更多倾斜给快速游的参观者,可能也能有助于引流和解决解说资源良莠不齐的问题?
Zostarrriii
1年前 上海
8
49:18 终于听到官方吐槽小粉炉子😂😂,建议给它专设一个板块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