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今天,我们来到良渚,几乎无人不知的地点。但是。何为良渚,良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又为何凭空崩解?后世所普遍认知的“中原文化中心论”是绝对的吗?本期节目,我们就只认知一个名词,——“良渚文化”。

本期时光探宝人

时光探宝人:良渚博物院执行院长马东峰先生
主播:宝藏姐姐(小藏)
—时间轴—
主题: 追溯良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探讨其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时间线:
- 03:00 - 10:00 | 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与历史良渚文化的首次发掘开始于1936年,历时80余年,逐步揭示了这一古老文明的辉煌。
嘉宾马东峰解释了良渚文化命名的由来,并强调了良渚与山东龙山文化的区别。 - 10:00 - 20:00 | 良渚文明的主要特征良渚文化以黑陶、玉器、石器为代表,展现了社会的分层与复杂性。
嘉宾阐述了良渚社会的经济基础——稻作农业,及其对整个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 20:00 - 30:00 | 良渚古城与城市规划探讨良渚古城的建筑规模、城市规划及复杂的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被确认为一个拥有社会分工和资源调配能力的文明国家。 - 30:00 - 40:00 | 良渚文明的核心区与影响范围嘉宾描述了良渚文明的分布范围,涵盖了环太湖流域及更广泛的地区。
讨论了考古发现中玉器和陶器的制造过程及其社会分工的反映。 - 40:00 - 50:00 | 良渚文明的信仰与宗教体系嘉宾解析了良渚社会的宗教信仰,尤其是以神人兽面纹为核心的信仰体系。
通过玉器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当时良渚人对神祇的崇拜与社会结构的精神支撑。 - 50:00 - 60:00 | 良渚文明的衰落原因探讨了良渚文明消亡的可能原因,特别是气候变化对这一文明的影响。
- 60:00 - 结束 | 总结与展望主持人和嘉宾总结良渚文明对中华5000年文明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关键词: 良渚文化、稻作农业、黑陶、玉器、神人兽面纹、城市规划、古文明消亡、考古发掘
相关书单:
在《门道》听众群里,都会有每期节目的相关资料分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小藏(微信:mmcg1011)进群。
资料分享这件事,由衷的感谢罗巍老师。

相关节目:
互动方式-
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
小红书:门道小藏
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粉丝群:+微信 mmcg1011
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孙锴
监制:刘佳
制作人:李汨汨
学术总顾问:沈旸
音频制作:陆正国
视觉设计:赵月茹
主播...

门道儿

你的宝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863310j
8个月前
上海
1
强迫症的我特别喜欢本期的shownotes😄

yoursakio
4个月前
浙江
1
听这老师说话真的好累
勺_GLrW
5个月前
湖南
1
这期内容挺好 就是这个声音 啊啊啊啊啊 刺挠耳朵

asnim
7个月前
未知
1
讲得太好了
財迷南瓜
7个月前
甘肃
1
良渚的稻米种植史,就是中华民族把云梦泽变为稻米乡的历史!
蕾老虎
7个月前
浙江
2
59:42 “琮是良渚人首创的”——难怪杭州亚运吉祥物是琮琮(而不是碧碧,哈哈)
dongliang
7个月前
上海
2
马馆长最后说,博物馆里的展览是和当代人有联系的,很多是没有隔阂的。大概是这个意思。真是说的太好了。我有点觉得去博物馆的时候,这些展品并不仅仅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审美的对象,不是一个脱离于我存在的观察的客体。它是可以让我联想到我、让我产生共鸣、让我体验生命情感。谢谢马馆长如此这般的启发。
HD849935u
8个月前
河南
2
这一个半小时是了解良渚文化的抓手。记得前年初秋,郑州博物馆“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展出过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玉牌饰、玉琮。只不过当时的注意力都在同时展出的碳化稻谷上,因为头一天CCTV1开学每一课,王巍先生重点讲述过良渚的碳化稻谷 。当时特殊,近乎每次看展都是包场。
另外根据河南博物院的官网消息,“玉鉴古国——红山·良渚文化展”也在筹备中了,希望还能有机会看到良渚、探索良渚。

李佳宸
8个月前
江苏
2
45:56 买碗,那良渚的钱币是什么呀?
諸微塵
8个月前
湖北
2
15:20 对长江流域的我们来说,不管喝了多少酒,吃了多少菜,最后必须来碗米饭。吃米才算是碳水满足。^_^
当湿婆跳起舞
4个月前
上海
3
气泡音听着好难受
bzhas
7个月前
江苏
3
11:59 这期的录音质量。。
蕾老虎
8个月前
未知
3
12:42 范围确实很大!昨天在太仓博物馆,也看到了良渚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馆藏
沙沙
8个月前
北京
3
良渚博物院常展和特展都特别好:常展的展线清晰,文物众多,互动也很好玩;特展,目前就看了不朽,虽然展厅不大,不过文物重磅,观展感受很舒服。要像院长说的,常看常新。

AAA崽猪后期饲料供应商
6个月前
浙江
4
哈哈哈好大的气泡音

小马宝b
8个月前
山西
4
杭州是个好地方

泡沫消散
8个月前
北京
4
真好详细了解了背景信息,又被安利了优秀的博物馆
霍大侠_SQmm
8个月前
江苏
5
去年冬天去了良渚博物馆和良渚遗址公园,还看了大漆特展,这里带入感极强、文案表述清晰优美,多媒体展示得特别精彩。以致于回家后还对“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感触颇多!在看博物馆精美无比的玉器和体量很大的陶器、农作工具时心里有很多很多问题,这期马院长的叙述就像揭秘机,让我对良渚文化的发现发展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等过程有了很多了解。在反山遗址的时候看到考古科学家还在考古,对未来充满期待👏👏👏🌹🌹🌹
老鱼_UHSO
8个月前
江苏
8
马东峰馆长金言:博物馆最好的文创就是做好展览。

冉听花开冉姐
8个月前
内蒙古
9
“良渚”,这两个字,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大概是学习强国中某一道考题,又或是斑驳记忆中的那段历史课本上隐约可见的文字。
想起“良渚”,第一时间浮上脑海的是“稻谷”“黑陶”,然后,没有了。
听了马东峰院长讲解“良渚文化”的这一期门道,我不禁被这段深厚绵长的历史所迷醉。
原来掩盖在历史长河中的这段过往的文明,是如此的灿烂和闪耀!不仅仅是稻米,黑陶,还有严整规划的古城,精密复杂的水利系统,精美绝伦的玉器...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也为文明起源的中国方案提供了足够的底气和支撑。
马院长说,博物馆最好的文创就是做好展览。
“良渚博物院”,是一定要去参观的地方,去浸润和探寻五千年文明的气息和线索,去看看我们这五千年文明的起源点。
从“良渚”开始,我们一起看文明、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