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读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族百年沧桑和生存现状的作品,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鄂温克族人世代居住的土地上,有与他们日夜相伴的驯鹿、树木、河流、月亮和清风。第一人称娓娓道来的讲述,展示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冲撞下,鄂温克族人一百年来激荡人心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
你会听到:
1、远方意味着什么?
2、作品和作者简介,阅读感受、印象最深刻的人物角色及片段分享。
3、它是“中国的《百年孤独》”吗?
4、鄂温克族人对生命的态度。
片头曲:万晓利 - 达摩流浪者
片尾曲:额尔古纳河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去 爱发电 支持我们:https://afdian.net/@WHYXFM
主播...
杨大壹
文化有限的超哥

星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有鱼鱼
2年前
宁夏
13
22:39 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芬兰高居图书畅销榜榜首(之前听播客有提到)
果果_4Y2C
2年前
内蒙古
14
我在额尔古纳的秋日,读完了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

猜想
2年前
山东
15
01:31:55 空灵、清澈,神性、大爱。
记得那天,天阴阴的,读完不久,中午开始放晴。读得实在感动,满怀敬意。
很喜欢结尾,是这样的,
“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月亮下面,是通往山外的路,我满怀忧伤地看着那条路。安草儿走了过来,跟我一起看着那条路。那上面卡车留下的车辙,在我眼里就像一道道的伤痕。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跟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阿帖,木库莲回来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

咪仔Mizai
2年前
比利时
17
来啦!

杜克苏克
2年前
内蒙古
18
18:17 根河人来了,可能要打破一下这里的美好,玛利亚索其实晚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山下的额尔古纳右旗生活的,酋长的身份被弱化了很多,几乎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经济符号了,来的人都想拜访她,甚至听说见她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姑且不评判这种情况的正当性,只是不免为这个民族的没落悲剧而叹息。
但是老人家去世前的最后时期确实是回到猎民点了,也算是落叶归根了,希望她和她的故人都能相见吧。

月岛雯20
2年前
湖南
19
1:15:16想到妮浩就好悲伤

听到了什么
2年前
青海
23
期待了一周,终于等来了三位老师熟悉的分享
(隔空给大老师击一掌)
也是今年最让我惊艳,我最喜爱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
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第一次了解了另一经纬的鄂温克族
感觉奇妙又温情
远方真的是神秘又让人向往
HD184281z
2年前
河南
24
终于赶了躺早~之前大学的时候,一群迟老师的粉丝组织手抄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当时我羞于自己爬叉的字体,但是群里的大哥大姐一直鼓励,也抄了一部分,回忆起来,真是难忘的经历。

一勺甜甜酱
2年前
北京
25
读大一的时候不允许用笔记本电脑,在图书馆借阅书籍是有限的消遣。我记得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下课我借阅了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六鹅毛大雪我缩在宿舍里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茅盾文学奖作品。浮躁的我很少有那种阅读体验,内心随着文字澎湃而激昂,几次落泪。13年过去了,我再鲜有那种体验。

欢喜不愁
2年前
天津
38
迟子建一个经常出现在高中语文阅读题的名字
杨大壹
2年前
北京
41
🏞️欢迎朋友们留言说说听完这集节目的感受,或者你心目中的远方是哪里,为什么向往?
🎁我们会在评论区选出5位朋友,送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纸质书一本,截止到11月20日。
🐸下周二,我们会一起聊聊林棹《潮汐图》,这是本非常有南方特色的小说,希望你也拥有美好的一周!
Luffy_
2年前
广东
41
我当然知道人间不圆满,知道行路难。
知道理想坠入泥潭,而现实浮在云端。
却仍愿顶着世俗的冷眼,
跨过千重水万重山,去看一看塞北与江南。
就祝他们平静吧,祝我起波澜!

扯会闲篇_大婉
2年前
辽宁
45
额尔古纳河右岸
首先对书名就有很强烈的求知欲,为何是右岸不是左岸?原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山岭森林。因中国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而形成一道国家分界线,也就在下部中提到日本侵略中国同时想通过此地穿越偷袭俄国,后日本战败撤退后,俄国人又以部落中有一张写有反动的地图要抓。
那么这本书到底是讲了什么呢?
一个古老的鄂温克名族的历史发展,鄂温克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是一群与驯鹿相依为命,信奉萨满,享受大自然恩赐与森林中野兽袭击鄂温克人。不晓得现在他们拥有多少属于自己名族的字,以及还有多少人居住在森林里。
读到最后挺感动的,一个民族的兴衰就在一本小书中囊括,是说他的伟大还是应该说这个名族太短暂了呢?
如今发展的火车或者自驾都可以到达想去的位置,回溯他们当时交通工具只有驯鹿、马匹,连一辆机动车都没有,就连看一场电影可能都是某些人一辈子都没有尝试过的新鲜事,但我很开心的是他们崇尚自由,崇尚生育权,可以有自由相爱的权利,也热爱生命。
萨满这个古老的职业,不得不说确实很神奇,书中表达萨满跳完后就可以驱除邪灵,保佑平安。只是我们谁也没有见证过奇迹。
很开心能读完这本很有意义的书,也是因为文化有限下周二就要讲这本了,偷偷做个作业。2022.11.13
薯片儿o
2年前
广东
53
刚看完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描述了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被内蒙人民的爱和内蒙的景色深深打动了,后面还知道了内蒙的一些传统文化觉得他们对大自然和动物都很敬畏,所以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民族的故事。对我来说,远方就是一切我不熟悉的人和环境,然后我去了解它接触它的过程。所以十分怀念那些一个人到处旅游的日子了。
孤鸿影
2年前
广东
54
鄂温克人认为万物有灵,所以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处处表现出自己的敬畏之心。比如他们只会砍伐那些枯死的树枝来烧,那些活着的树,他们是不动的。他们在吃黑熊肉的时候,会集体学乌鸦叫,希望熊祖母认为不是人在吃它的肉。
所以在文章的开篇,“我”说不能睡在看不见星星的屋子里,在晚年族人纷纷下山奔向所谓的现代文明之时,“我”要把自己的身体归还给神灵。
在小说中,处处可以看见他们与神灵的对话。鄂温克人信奉萨满教,萨满主要负责为族人占卜、治病、驱邪,甚至挽救族人的生命。不过,到了“我”这一代,萨满是“我”的弟媳妮浩,她常常为了救别人孩子的命而常常必须舍弃自己的孩子,后来,她常年带着麝香。
死亡,是小说中常见的场景。在寒凉的生活环境中,有掉进冰窟窿被冻死的;有从桦树上摔下来致死的;有人被黑熊偷袭致死;有人上吊而死。死亡的形态千奇百怪,带给族人们的伤痛也是致命的。但是,每一次死亡我们都能看到族人用不舍得心和古老的礼仪送走亡人,此后,某座山,某条河就成了胸口的痛。
小说展现的,还是鄂温克人壮美的命运。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在时代的阴影之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民族,他们有那么古老的信仰,有那么精彩的神话,有随口唱出的歌谣,有天然的质朴和纯真。
范子田
2年前
北京
57
今年最惊艳的书还不确定,但今年发现最惊艳的读书博客一定是《文化有限》!👻👻👻

张不知
2年前
上海
90
59:10 我心里的远方是冰岛,源于高中的时候,读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在里面刘瑜说到她最想要去的地方是冰岛,她想要的不过是一种“不飘浮他人眼光的洁净”。而已。从此冰岛在我心里就是纯粹的、洁净的、远离世俗的远方。多年以后,在英国读书,元旦假期真的去了冰岛,去看冰川、雪山、瀑布、极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可能我无法准确表达那种感受,一种“我终于来到了这里”的欣喜与不真实感。离开时我给自己写了一张明信片,其实是想写给十几岁在南方小县城默默做题的那个自己,“你知道吗?现在的你已经在冰岛了。”

阿vain
2年前
湖南
132
17:45 推荐大家去看顾桃的纪录片,鄂温克三部曲!女酋长也在里面!

欢喜不愁
2年前
天津
202
这世界总有人爱说话,你只管做事就好了
TT杨乐多
2年前
上海
213
38:14 我是达斡尔族,算是鄂温克的邻居,我们也信萨满。我爸爸的姥爷就是萨满法师,他去世之前把自己萨满服胸前的两颗扣子摘下来,一颗给了我爸爸,一颗给了我姑姑。虽然我从小生活在城市,但感觉属于我们少数民族的这些事情真的神秘而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