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我和《短歌是我,悲伤的玩具》的译者韩钊聊了一场“从书店开始”的翻译出道。
韩钊是杭州「普通读者」书店的店主,也是不久前刚刚出版石川啄木新译的译者。他说,所有奇妙的连接都是书店带来的:从方便跟顾客们线上共读开始翻译,到后来受晴总邀请翻译石川啄木,再到现在即将有四五本译作上市。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的他,不仅对短歌、对石川啄木如数家珍,也谈到了“最佳译本是幻觉”以及线下读书会为何能聊到后半夜仍意犹未尽。
自然,对于至今仍在出版业的我们来讲,答案依然是——因为喜欢与热爱。

03:28 《短歌是我,悲伤的玩具》的翻译契机
在书店为太宰迷办“樱桃祭”
跟晴总的相识也是书店
与读者线上共读《雪国》
11:36正经聊聊啄木的短歌
近代短歌以石川啄木这代人为分水岭
新译本收录全部诗作
还没决定翻译就被好几首短歌戳中
上野16号站台
短歌和古诗的区别
书名是怎么选定的
27:44啄木是个一直被人喜爱的潦倒男文青
30:28诗歌今后会更受欢迎吗
39:57会如何向书店顾客推荐公版书译本
44:10“上头”都是线下活动带来的,深度交流令人沉迷
49:09译者要尽可能多出来讲,提供信息增量
53:26短歌和小说的翻译有何不同
注释的取舍
标点符号的苦心
诗人之所以是诗人,在于可以无意识捕捉一些无意义的事的“活人感”
64:14对文库本的看法
67:23最理想的书的样子
石川啄木(1886年2月20日岩守县日野户—1912年4月13日东京都)
诗人,开创了现代口语创作短歌的新时代。他用简单质朴的三行文字,写母亲、写朋友、写自己,写贫穷、长胖、悔恨,写春夏秋冬和映在毛玻璃上的鸟影,那些私密而丰沛的悲伤,只需要两个逗号。
有人说,看了他的歌,以为自己也能写,试过才知道,看似毫无理由的短小轻盈,远比洋洋洒洒更消耗才华。在啄木的作品中,日常生活的苦闷和激情,同时磋磨和滋养着自由的灵魂,变化的时代又令人惶恐而隐隐愤怒——这正是我们所感受而无法言说的复杂滋味,是我们在如石块般滚落的人生里,来不及唱出的歌。
📚几首摘录
199.
怀念乡音
就到火车站的人群中
去听
3.
离家出走了
打算独自面对大海
一连哭上七八天
160.
说来可悲,也确实可悲
万物的味道
我尝得太早
261.
入秋,像水一样
洗净了
连心事也焕然一新
🙋🏻♀️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让你想“面向大海哭个七八天”的那一首,我们继续一起享受文字之美。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