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9分钟
播放:
1,811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自2022年ChatGPT掀起人工智能革命的浪潮以来,AI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中。文心一言、豆包、元宝、Deepseek等各种AI产品接踵而来,我们已然进入一个与AI共存的时代。
然而,AI能力的迅速跃升,引发了人类的集体焦虑。“文科无用论”甚嚣尘上,人文社科的价值遭遇空前质疑。AI与文科就只能彼此取代的关系吗?一方的强盛就会加速另一方的死亡?AI时代文科究竟还有没有用?文科生该怎样面对AI大潮?
2025年9月13日刘擎、许纪霖、林峰和吴晨在上海ZIWU书局有一场精彩的对话
刘擎: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许纪霖:人文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林峰:双体实验室播客主理人
吴晨(主持人):财经作家,《2049》作者
其实,AI时代,人类比以前更需要人文研究和艺术创造。当算法接管重复劳动,文科的价值愈发凸显:批判性思维、伦理追问、文化共情与创造力,恰是AI难以复制的“活人感”。
应对AI时代的集体焦虑,人文社科绝非旁观者,而是破局的关键力量。在AI重构认知范式的当下,我们亟需探讨:人文社科应该如何主动作为?不仅守住这份珍贵的“活人感”,更将其转化为应对焦虑、引领未来的核心优势。
然而,AI能力的迅速跃升,引发了人类的集体焦虑。“文科无用论”甚嚣尘上,人文社科的价值遭遇空前质疑。AI与文科就只能彼此取代的关系吗?一方的强盛就会加速另一方的死亡?AI时代文科究竟还有没有用?文科生该怎样面对AI大潮?
2025年9月13日刘擎、许纪霖、林峰和吴晨在上海ZIWU书局有一场精彩的对话
刘擎: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许纪霖:人文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林峰:双体实验室播客主理人
吴晨(主持人):财经作家,《2049》作者
其实,AI时代,人类比以前更需要人文研究和艺术创造。当算法接管重复劳动,文科的价值愈发凸显:批判性思维、伦理追问、文化共情与创造力,恰是AI难以复制的“活人感”。
应对AI时代的集体焦虑,人文社科绝非旁观者,而是破局的关键力量。在AI重构认知范式的当下,我们亟需探讨:人文社科应该如何主动作为?不仅守住这份珍贵的“活人感”,更将其转化为应对焦虑、引领未来的核心优势。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青眼旁观
1个月前
加拿大
1
必须大胆承认,AI对于人类文明造成的包括失业及心智污染的负外部性,就如同传统工业造成的环境破坏一样,应该有专门的整治政策。在一个理想环境下,政府应该有一套可靠的对本国企业的AI化程度的评估系统并根据其AI化程度的高低进行相应的整治乃至额外罚金,用于转移支付于由于AI技术而利益损失的群体。但是由于国别竞争依然激烈,AI作为如同太空竞赛般的核心竞争领域,对AI的监管乃至惩罚无异于“自废武功”,更会被时政雄竞爱好者们嗤笑,所以各国政府自身都缺乏足够的激励去进行这种在短期内绝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人们会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然后签订类似于巴黎协定或者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之类的国际合作框架,但是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不仅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会有这样的勇气和担当去提出类似的议程,甚至讨论这个话题,同样也会被嗤笑为幼稚、圣母、虚伪。
北境巡航
1个月前
北京
1
做人有“活人感”, 如同 做菜有“锅气”
阿梁Leon
1个月前
云南
1
按照现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不出几十年,就是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生机勃勃的机器人
2075秋日午后
1个月前
山东
0
00:00 来了来了
小括号腰
1个月前
浙江
0
感恩许老师给大伙缓解焦虑😐
neverness
1个月前
山东
0
1:28:12 人文学科目前也被AI污染的不轻,未来相关领域的人类是否还能自由表达人类主体意识也是未知
TartarusRid
1个月前
上海
0
前面的“废话”部分感觉就很缺少活人感,像复读机……
suchanidiot
1个月前
浙江
0
在理性和感性的同时缺失方面感同身受,一方面对网上的事情极度的情绪化一方面对于现实生活又特别的麻木。
家宜Joy
1个月前
上海
0
这么好的内容应该被广泛传播,帮助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