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32分钟
播放:
150
发布:
6个月前
主播...
简介...
在35岁生日这天,一场关于疾病与无常的对话,探讨我们如何面对终将到来的终点。 这期节目不仅记录了我的转变,更是一个邀请:让我们不再避讳,好好聊聊死亡这件事——因为死亡 生命才显的可贵,才让我们更珍惜当下 更有意义的活着。
00:27
在April生日当天讨论「生死」话题的仪式感
00:51
- 医生建议做活检(穿刺检查),引发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03:03
- 活检的定义与流程(提取细胞/组织化验,判断癌变风险)
04:41 April的日记摘录:
- 4月7日(活检当天):在医院等待时 第一次思考葬礼、遗嘱
- 4月10日(等待结果):对「自我同情」的理解转变,从抗拒到接纳脆弱
- 4月11日(结果公布):虚惊一场的解脱感,“活着真好”
09:44 疾病带来的启示:
- 健康成为人生第一优先级
- 调整饮食、缩短工作时间、不再拖延想做的事
- 关注当下体验
13:34 对死亡的思考反向推动更认真地活着
- April:通过疗愈意识到使命与「大地」相关,创业方向与之契合
- 播客成为「被记住」的一种方式,希望持续录制到老年
17:01死亡教育
- 从回避到直面讨论(受《最好的告别》一书启发)
- 朋友意外离世和自身经历带来的无常感
- 提前规划身后事(法律授权、遗嘱等)的务实行动
23:01临终关怀的观察
- 讨论“人是否真的不恐惧死亡”
- 分享朋友奶奶离世前的童话隐喻(格林童话《寿命》)
25:07 Ruby35岁生日选题
- 接纳生命周期性(中医“7年一轮回”理论)
- 像植物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新阶段主题定为「绽放」
节目录制时间:2025年4月21日
开场音乐:Bobby Coxx And The Righteous - Way Back Inna Day
结尾音乐:Bob Hart - Greensleeves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汤姆汤姆汤姆
6个月前
德国
2
35岁快乐!
堙灭虚粒子
6个月前
河北
0
今天是5月1日,来一起聊聊生命和死亡.
从生物学基因进化的角度讲,生物为什么会死亡?简单来说DNA复制会有一定概率突变,突变对于生命体来说呢,大部分是有害的,随着生物体越来越大,突变积累的很多,而生下来的后代可能会携带这个突变.那么这个有害突变可能延续下来,可能会给整个物种带来伤害.解决方法就是:让岁数大的个体不要生孩子,就是让岁数大的个子死亡.
从这个方面讲,自然的死亡它是伟大的,为什么?因为自然的死亡对整个物种是有益处的.
对于不自然的死亡,生物体的求生欲很强,面临死亡,它们往往会爆发出很大很大的潜能,生物体对于死亡有很大的恐惧.它们对于生命有很大的敬畏,比如大象会对死亡的同伴尸体进行埋葬.相反的,因为腐烂的尸体往往会带来霍乱疾病病毒,所以生物体往往会躲避尸体.人类的恐怖谷效应就是一个例子(对于十分像人的事物,人类会本能的觉得恐惧,因为这很像死去的尸体).大象埋葬同伴,恐怖谷效应,对于刻在基因里面的.
人类的大脑进化这么发达,有丰富的情绪,他们会产生更多元的情绪.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来讲,人类的生活是很富有意思和韵味的.不用愁吃不用愁喝.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曾看过很多很多很多的解说类似于:“人活着本身就没有意义,它不需要意义”“人活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意义”我问过我的同学她的回答是“活着是为了比讨厌的人活的更久”……而我觉得,这个问题就不需要答案.但是如果非要给出答案:接纳自己的所有,尽可能改变一切,足以.
我从小就有一些抑郁倾向(可能是因为我是家里的老二,上面下面两个人欺负我).前段时间和前女友分手的时候这个负面情绪达到了顶峰,割腕喝药喝洗头膏,甚至一瓶碘伏差点喝下去.如果真的那么做了会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现在的我和前些时间的我压根不一样.每天,我会花费半个小时运动,知道学习,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比如太过粗心,自制力不够之类的,但也不会为了这些而过于自责…
接受自己的所有,尽可能的改变,其他的不用管,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足以,因为生物学的角度上你是独一无二的.完全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和你长的一样.就选是同卵双胞胎也会有危险的差异.
根据熵增定律,人会死,并且最后“死”的只剩下灰尘.而你和我,不要为了那未来的“死”焦虑,接纳自己的所有,好好爱自己,活在当下比什么都好.
最后,35岁快乐!